在他的帮助下,刘备杀了吕旷吕翔、打败了曹仁李典,拿下了樊州,这才算是有了立足之地。
没想到曹操也看中了徐庶的能耐,巧施奸计将他诓骗到了自己的地盘。
曹操原本以为徐庶能给自己出谋划策,没想到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连一条计谋都不给曹操出。
徐庶一眼看穿,却没有告诉曹操,反而以西凉马腾叛乱为借口,早早离开,结果曹军大败。
但是,曹操却没有杀掉徐庶,而是恭恭敬敬地将其奉为座上宾,享受荣华富贵。
甚至在曹操死后,曹家后人也没怎么为难徐庶。太和年间,徐庶病逝,曹氏家族还厚葬了他。
作为谋士,却不曾献上一计,像徐庶这样的“闲人”为何还能够一直得到曹操的厚待?
第一,曹操缺少人才。
世人皆食汉禄,奉汉王为天子。
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令他成为了“反贼”,世人都不愿意接近曹操,唯恐担上了叛国的骂名。
很多能人异士不愿意投奔曹操麾下,这就使得曹操对人才十分渴望。
曹操在位期间,曾经数次对天下颁布诏书,要广收天下贤才。
只要是有真才实学,不管出身如何,都能在曹操这里谋得一官半职。
袁绍手下有个叫陈琳的,曾经写文章骂曹操,把曹家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曹操看中了陈琳的才华,打败袁绍后也没杀他,而是将其收为己用。
曹操曾抓获了关羽,又是送钱又是送马,就为了将关羽纳入自己麾下。
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之时,相持不下,军粮已经见底。
这时候,名扬天下的许攸前来投靠曹操。曹操当时正准备入睡,听说许攸来了,兴奋的连鞋子都没有穿,赤着脚就跑了出来迎接许攸。
可见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求。
第二,曹操觉得愧对于徐庶。
曹操设计谋掳了徐庶的母亲,目的是为了逼徐庶就范,希望他能够辅助自己。
但是徐庶的母亲性格刚烈,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能够辅佐反贼,应该辅佐像刘备那样的仁君。
为了不让儿子因自己而被胁迫,徐庶母亲竟然选择了自杀。
曹操也没想到自己竟然间接的害死了徐庶的母亲,所以他的内心深处便觉得深深的愧疚。
因此,他选择善待徐庶。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徐庶就是榜样。
曹操没有杀死徐庶有着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做给天下的贤人看。
大家会想“像徐庶这样的“闲人”都能在曹操的手下享受荣华富贵,那我去了岂不是混的比他还要好?”
留下一个徐庶做诱饵,吸引来更多有才华的人,这个买卖,太值了。
而且,不杀徐庶也能为曹操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
综上所述,虽说徐庶本身并未给曹操出谋划策,但是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待在曹营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大计谋。
徐庶厉害,但最厉害的还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