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晋朝-拓跋珪与北魏的壮大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拓跋珪与北魏的壮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4/1/20 1:36:19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

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也乘机恢复了拓跋族的独立。

386年,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内蒙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

鲜卑族所居的地区,原是匈奴故地。

匈奴族大部分西迁和南移,但不是所有的匈奴人都西迁和南移了,还有一部分留在原地,鲜卑族来了以后,就与这一部分没有迁移的匈奴人融合起来,建立起部落联盟关系,把匈奴部落编入鲜卑部落联盟内,并以婚姻为纽带加强两族的关系。

在氏族部落时代,通过征服是仍然可以建立部落联盟关系的。

自然在这个联盟中,征服族和被征服族的地位不一定是完全平等的。

苻坚进攻什翼犍时,铁弗部首长刘卫辰曾与苻坚合作,向什翼犍进攻。

什翼犍失败后,刘卫辰和另一铁弗族首长刘库仁两部强大起来。

苻坚使他们以河为界,分别占有拓跋氏的故地,刘卫辰部居西,刘库仁部居东。

刘卫辰、刘库仁都出自南匈奴。

因汉与匈奴和亲,以宗女嫁匈奴单于,故匈奴人多冒姓刘。

这两部匈奴又都与拓跋鲜卑联姻。刘库仁母是拓跋郁律(平文帝)之女。

什翼犍以宗女嫁给刘库仁,把女儿嫁给刘卫辰。

《魏书•铁弗刘虎传》称:“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因以为号。”

《晋书•秃发乌孤载记》也称:“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源。八世祖匹孤卒,子寿阗立。初寿阗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而氏焉。”秃发是拓跋的异译。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称产于被中之说不可信,但这说明鲜卑父胡母的混血种得称为拓跋。

这些材料反映鲜卑拓跋部落联盟中,匈奴族和鲜卑族的婚姻关系。

拓跋珪要复兴拓跋氏,首先就要与匈奴族的刘库仁、刘卫辰两个部落争夺部落联盟的领导权。

刘库仁接受了拓跋珪的领导,刘卫辰则和拓跋珪展开了斗争。

最后卫辰失败被杀,他的儿子勃勃率残部南逃依附后秦姚兴。

拓跋珪恢复了鲜卑拓跋氏的部落联盟领导地位后,开始向南北发展。

这时期,在拓跋氏北面的是文化上更为落后的高车族和柔然族,在南面的是鲜卑慕容垂所建立的后燕。

拓跋珪击败了高车族。

高车是游牧部落,是善战的骑兵。

对高车族的征服,增强了拓跋氏的战斗能力。

但拓跋氏与柔然的战争却一直不断。

拓跋氏和后燕的关系原来是好的。

拓跋珪复国活动的早期,多得慕容垂的支持和援助。

公元386年,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派兵护送什翼犍的少子窟咄和拓跋珪争国。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习俗,窟咄之来,对拓跋珪构成很大威胁。诸部落都有动摇,引起骚动。拓跋珪的左右也阴谋执珪以应窟咄。拓跋珪惧,北踰阴山,依于贺兰部,派人向慕容垂求救。慕容垂派慕容麟领兵救珪,大败窟咄。

公元391年,拓跋珪大破刘卫辰,卫辰死,子屈丐亡奔薛于部,自河以南,诸部皆平,虏获畜产名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拓跋珪强大起来了,与后燕的关系也开始由好转坏。拓跋珪对慕容垂渐渐不那么恭顺。

公元394年,慕容垂出兵灭西燕。西燕未败前,曾求救于拓跋珪,珪派兵救西燕。

拓跋珪与后燕的矛盾,逐步扩大。

公元395年,拓跋珪与后燕公开决裂。这年五月,慕容垂令太子宝等领兵伐魏。拓跋珪把部众和牲畜都迁到河西躲避。

燕军到了五原,只得到拓跋主力以外的一些部落三万余家,收■篻田百余万斛,却见不到拓跋珪的主力来决战。

十月,塞外严寒,出师五月之久的慕容宝军只得撤兵。

十一月间,拓跋珪率领精骑二万余,在叁合陂(今内蒙和林格尔东南杀虎口附近),追上燕军,大败燕军。

公元39环形山年,拓跋珪大军伐燕,步骑四十多万,旌旗二千余里鼓行而进。

先攻取了并州然后自井陉趋中山,一战攻下常山,常山以东守宰或逃或降,诸郡县皆附于珪,所不降者唯中山、邺、信都三城。

拓跋珪围攻信都。公元397年正月,信都降。经过多次大战,两军都死伤惨重。

最后北魏攻克中山和邺。至是,后燕的名城重镇都落入北魏之手。

公元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

晋隆安二年十二月(399年),拓跋珪称帝。

在拓跋珪时期,拓跋氏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制向国家和阶级社会的转化。

拓跋氏在什翼犍时期,已经开始有俘虏生口的记载。

据《魏书•序记》称:公元363年,什翼犍“讨高车,大破之。获生口、马牛羊百余万头。”

公元367年,征卫辰,“收其部落而还”,“俘获生口及马牛羊数十万头”。生口,就是奴隶。他们是人,但是和马牛羊放在一起,按头数计算了。

对外征服的胜利,更刺激起奴隶制的发展、在拓跋珪复国以后,文献记载中关于拓跋族掠夺奴隶的事例,就显著地增加起来。

俘虏的奴隶,国主保有大部分,一部分赐给从征将帅和留守的人员。

无论从征还是留守的部落大人和扈从们,通过掳掠和赐与都占有奴隶而成为奴隶主。拓跋族贵族奴隶主,各设有“典师”来管理他们的奴隶。

《魏书•官氏志》:“诏始赐王公侯子国臣吏,大郡王二百人,次郡王、上郡公百人,次郡公五十人,侯二十五人,子十二人。皆立典师,职比家丞,总统群隶。”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疆域的扩大和人口增加,拓跋氏旧的氏族部落联盟组织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国主的权力渐而扩大和强化,原未的氏族制的机关逐渐转化为国家权力机关。

原为氏族部落联盟军事领袖的拓跋珪和一班氏族贵族也转化成为奴隶主国家的国王和贵族阶级了。

公元399年,拓跋珪伐高车,大破高车三十余部,俘获七万余口,马三十余万匹,牛羊百四十余万头。卫王仪别将三万骑绝漠千余里,破高车七部,俘获二万余口,马五万余匹,牛羊二万余头。这是一次对高车的大的战争。

公元402年,魏与后秦的关系开始恶化。后秦姚平等将步骑四万攻取魏乾壁(今山西襄陵东南)。拓跋珪发骑六万反击。姚平退守柴壁。姚兴亲率大军来援,但屯驻汾水西岸,不敢渡水而东。姚平粮尽援绝,渡汾水不得,将校四十余人及兵士二万余人皆束手就擒。姚兴隔水坐视不敢救。因为听说柔然有侵魏的打算,拓跋珪引兵还。

公元409年冬十月,拓跋珪死,拓跋绍立。绍是珪的庶子。在这以前,太子拓跋嗣因得罪拓跋珪,逃匿在外。这时,拓跋嗣自外还,得群臣的支持,杀绍,即帝位。

拓跋嗣在位十四年(409—423),死,子拓跋焘即位。从拓跋珪到拓跋焘,祖孙三代,是北魏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拓跋族由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先有奴隶制的发展但却急速转入封建社会的时期。

拓跋氏是游牧民族,入塞以前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拓跋力微开始,逐步向南扩张,到猗卢时已占有内蒙南部和山西北部一大片汉人居住的地区,境内包括一些农业人口,拓跋氏区域年开始有了农业生产。

什翼犍时曾讨论定居问题,这反映农业生产对拓跋氏生活的影响。虽然由于反对者力量大,未能商定,但这说明农业生产在拓跋族经济生活中已占有一定地位了。

拓跋珪以后,农业生产在拓跋地区的经济生活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公元394年,拓跋珪“使东平公元仪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秵阳塞(今年蒙古自治区河套北)外”(《魏书•太祖纪》)。

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遣子宝攻拓跋珪。“燕军至五原,降魏别部三万余家,收■田百余万斛。”(《资治通鉴》卷108)这反映拓跋珪时,河套地区已是一大片农业区。

拓跋珪击破后燕的战争中,曾迁徙今河北一带的人民到北魏京师附近去从事农业,当时是按人口“计口授田”的。拓跋嗣时期也有过一次“计口授田”。

《魏书•太宗纪》载:“永兴五年(公元413年)七月,奚斤等破越勒倍尼部落于跋那山西,获马五万匹,牛二十万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屯田,可能是集体农庄形式的,计口授田则是个体农户了。

这些被迁徙的人口,可能已和奴隶有别,他们被称作“新民”,而且还保留着他们的家庭组织,加以他们是计口授田的,他们的身分可能已接近农奴。

推动拓跋氏族奴隶制快速向封建社会转化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其对外征服中所遇到的是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汉族。

拓跋氏无法打散汉人的封建社会组织,而以奴隶劳动的方式把汉人组织到自己的社会体内。

《魏书•食货志》有一段记载:拓跋焘在开拓领土中,“以五方之民,各有其性,故修其教不改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纳其方贡以充仓廪,收其货物以实库藏”。

所谓各族“各有其性”,因而“不改其俗”,“不易其宜”,就是不改变被征服者的社会组织。

公元420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北魏作为南北对抗两大力量中的强者出现,与南朝宋相抗争。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拓跋什翼犍与代国的兴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魏拓跋是什么朝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介绍,拓跋族

    从猗卢七传到什翼犍(338—376)。什翼犍曾为质于石赵,住在邺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什翼犍时期,拓跋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有了更大的发展。什翼犍即代王位,称建国元年(338),这是拓跋氏有年号之始。什翼犍建立了百官,分掌众职。《魏书•官氏志》称:“昭成(什翼犍)之即王位,已命燕凤为右长史,许谦为郎

  •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后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秦的重大历史事件,后秦姚苌墓,姚兴如果晚死刘裕能灭后秦吗

    后秦为羌族姚苌所建立。羌族和氏族是关陇地区的两个民族。后赵时期,两族同被迁徒到关东。氏族在苻坚的祖父苻洪率领下住在枋头:羌族在姚苌的父亲姚弋仲的率领下,住在清河。后赵未年内乱,姚弋仲降晋。戈仲死,其子姚襄和殷浩不和,反晋,北据洛阳,拟以洛阳为基地,开建王业。后为桓温所败,遂西入关。但这时关中已为苻秦

  •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后燕的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的后燕,后燕成武帝,后燕皇帝慕容垂

    后燕灭西燕后,乘东晋的衰乱,渡黄河而东,略地青、兖,把后燕疆域向南扩展到今山东临沂、枣庄一带。慕容垂还想征服北魏。但他对北魏用兵的结果,是遭到很大的失败。这时,鲜卑拓跋氏的势力已经在长城以北发展起来。公元326年,拓跋珪建立了北魏,都盛乐(今年蒙古和林格尔)。后燕和北魏的关系本来是友好的,后因后燕求

  •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后凉和南凉,北凉和西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前凉后凉北凉南凉,南凉和西凉,后凉历史简介

    后凉和南凉为氐人吕光和鲜卑人秃发乌孤先后建立。吕光是略阳(郡治在今甘肃天水东北)人。前秦统一中原后,苻坚命吕光率兵七万、骑五千征西域。吕光到达龟兹(今新疆库车),西域三十余国陆续归附。苻坚任命吕光为使持节、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淝水战后,吕光以长安危急,全师东归。前秦凉州刺史梁熙发

  •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北方前燕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前燕慕容氏,是鲜卑族的一支。曹魏初年,入居辽西。魏晋之际,迁居辽东北。晋惠帝元康四年(公元294年),部落首长慕容皝率部徙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对部众“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晋书•慕容皝载记》),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逐渐接受汉文化。西晋未年,中原大乱,北方一些地方的人民多向辽西一带流亡。

  •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东晋的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晋历次北伐,东晋士族对北伐的态度,东晋北伐成功案例

    在后赵混乱,燕、秦乘机崛起,分割中原形成东西对峙的时候,东晋也企图乘机收复北方失地。这时的东晋朝廷,是由桓温主政。东晋的初期,过江而南的北方世族大家,都还有故乡之思。过江不久,即有祖逖的北伐。元帝以祖逖为镇西将军、豫州刺史,驻军雍丘(今河南杞县)。祖逖联系黄河南岸坞堡主,共同抗御石勒,“黄河以南,尽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高欢、宇文泰在东、西魏的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高欢宇文泰邙山之战,宇文泰和高欢的小说,高欢和宇文泰谁更强

    他们乘机起来,分据关东、关中,各拥一主,彼此之间争战不休。他们就是高欢和宇文泰。高欢是汉人,因累世在北方边镇生活,“故习其俗,遂同鲜卑”(《北齐书•神武纪上》)。这是一个鲜卑化了的汉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边军镇地位一落千丈,加上高家系犯罪的徒户,地位更是低贱。高欢家贫,娶妻之后,因妻家财富较丰,才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陈的衰腐,隋灭陈统一南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的演变过程,隋陈对垒,陈隋是复姓吗

    隋朝建立的同时,南朝却处于日暮途穷之中,自梁末侯景之乱后,始终没有恢复元气。陈朝因循守旧,各种矛盾趋于激化,终于成了杨坚的俎上食。陈霸先建立陈朝后,梁朝的残余势力及在梁末大乱中趁机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地方豪强,不断起来反抗。陈霸先几乎没有一刻安宁。两年后,他死去时,陈的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陈文帝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西魏转弱为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时期的西魏,西魏李远,西魏万川郡故城

    宇文泰操纵下的西魏,本是当时南北鼎立的三方中所辖之地最小、势力也最弱的一个政权。然而,它最终却由弱变强,灭了北齐。在宇文泰控制西魏的初期,民穷兵弱,处境十分艰难。魏孝武帝西奔,随从不过左右微臣。北魏朝廷得力之臣多为高欢所用。为了建立巩因的统治集团,宇文泰不得不面对现实,一方面竭力争取关西世族的支持,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瓜步战后南北朝的战与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瓜步之战,瓜步之战宋魏兵力对比,南北朝十大历史事件

    瓜步战后,南朝与北魏之间仍不断有战事,军事上的南弱北强之势越来越显著。刘裕死后不久,北魏攻取了宋的滑台、虎牢、洛阳等地。宋明帝刘彧时,魏又夺去淮水以北青、冀、徐、兖四州及豫州淮水以西九郡,宋的防线逐步南移。虽然南北战争不断,但南北朝之间的聘问并没有断绝。瓜步战后的数十年间,南北朝廷礼尚往来。国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