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中,康熙听到太子对于四阿哥的评论,为何转移了话题

《雍正王朝》中,康熙听到太子对于四阿哥的评论,为何转移了话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36 更新时间:2024/1/21 22:10:08

雍正王朝》开篇,黄河流域遭灾,四阿哥胤禛在清查国库后揭露了国库空虚,无钱赈灾的现状,并且经由太子胤礽推荐,主动承担起了赶赴江南进行赈灾与筹款的重任。在扬州,面对冥顽不化的九阿哥门人——江南巡盐道任伯安,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代理扬州知府田文镜以及杭州参将年羹相互配合,先是借由田文镜之手鼓动扬州灾民前往当地富户家中乞讨,引发盐商和富户们的慌乱,又在截获九阿哥给任伯安的书信后以此相威胁,筹得赈灾款项,解了朝廷燃眉之急。但是四阿哥的所作所为因为触及了许多地方官员以及朝中大臣,甚至是皇子们的利益,特别是“八爷党”的几位阿哥,损失相当惨重,所以四阿哥胤禛遭到了参奏。

康熙专门召集了上书房的三位大臣,佟国维、马齐张廷玉商议此事,并且还是让太子胤礽先谈谈自己的想法,但是太子的回答让康熙失望至极。

太子胤礽的回答是:“儿臣以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办事也肯尽心尽力,这次筹到了款也购到了粮,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功不可没。但是。”太子停顿了一下,随后话锋一转“皇阿玛经常开导儿臣们,要以德为本,以仁导行,激烈激诈的手段并非立身之本、治国之道,要说在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点。”

听到这里,康熙脸沉了下来,随即也就不再谈论此事,而是将话题转移:“那个天津桂顺斋新进上来的萨琪玛,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样。李德全,给大人们各上一份尝一尝。”之后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家里的情况:“这老四老十三家里怎么样了?”太子却沉默不知如何作答,康熙接着说:“他们奔波在外,你这当兄长的该多关心着点才是。”

当康熙听到太子胤礽对于四阿哥胤禛的评论时,为什么突然转移了话题?为什么说到了桂顺斋的萨琪玛和老四、老十三的家人?还有康熙对于太子的回答究竟有着怎样的不满之处?

首先,太子忘记了四阿哥是自己的人,并且是经由自己举荐才前往江南的。

四阿哥胤禛去江南筹款赈灾,是谁举荐的,是太子;此时的四阿哥胤禛,唯谁的马首是瞻,是太子;四阿哥是谁的人,是谁的党羽,还是太子。太子和四阿哥,既有兄弟之情,又有君臣之礼,而四阿哥也对太子非常的敬重,即便是四阿哥真的犯了错误,作为上级领导和举荐之人的太子胤礽,都应该主动把责任揽过来,为自己的下级四阿哥胤禛开脱,这才能树立太子在皇子中的威信,才能赢得这些普通皇子的尊敬和支持,才能让自己的位置更加稳固,也才能让这些皇子们踏踏实实为太子办事效命。而太子的回答,并没有看出他对于这位支持自己的阿哥有任何的偏袒,更像是对于四阿哥的责怪,这是推卸责任的一种的表现,完全没有一点作为领头人的魄力和责任感,况且本身这一次四阿哥与十三阿哥江南办差,是明显有功于国家和社稷的,这一点让康熙非常的失望。

其次,太子人云亦云的回答,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康熙和太子胤礽从房间出来之前,马齐正在说着民间的歌谣:“官员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康熙出来之后随即对上“老百姓说: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并且说三位上书房大臣的对话他们都是听到的。而太子的回答波澜不惊的将三位大臣的意见中和了起来,既对四阿哥的行为有所认同,但是也对其得罪盐商富户和各级官吏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既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同时也没有对三位大臣意见的反驳,选择了中庸的回答,双方都不得罪,这也体现了太子性格上的软弱和行动上的瞻前顾后,这一点也是让康熙非常的失望。

再次,康熙用到了天津桂顺斋的萨琪玛同御膳房的萨琪玛做比较,实际上就是对于太子的教育和批评。

御膳房的萨琪玛是按照宫里的传统,用的经过加工过的奶子和蜂蜜,为的就是符合皇上和后宫妃嫔们的口味;而桂顺斋的萨琪玛,用的材料和宫里的不同,制作工艺也不相同,所以做出来的味道也同御膳房的不一样,但是这个味道更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所以能够成为老字号流传下来,就连吃惯了宫廷萨琪玛的康熙及皇亲贵胄,也对这个味道非常的喜欢。

康熙用两种萨琪玛作比较其实是有三重的含义:

第一,桂顺斋的萨琪玛是老字号,不能因为他的用料和味道和宫里的不同就否定它的美味,就像四阿哥去江南办差一样,有人批评他不按照圣人的礼法行事,但是他并没有造成负面的影响,只是得罪了一些贪官末吏,却完成了任务,缓解了国家危难,至于方式方法可以事后再议,对于朝廷当务之急的赈灾筹款的成果,要予以积极的肯定。

第二,老百姓都喜欢,这个名号是老百姓给的,名声也是从宫外进来的,不能因为它是宫外出品,在宫里就受到歧视,只要味道好,名声好,一样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康熙对此就非常喜欢,这也说明康熙认为老百姓的声音非常重要,是帝王评价臣子是非功过的重要标准,国家就是要以国计民生为本,做的事情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这样朝廷才能长治久安。

第三,宫里的萨琪玛按照宫里的规矩来,有着严格的标准,适合宫里但不一适合民间,民间的萨琪玛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口味更适合民间,不会像宫里一样一成不变,人云亦云,同时也没有宫里出品的萨琪玛对于皇帝口味的奉承。所以太子就不应该老是看别人怎么说,自己就随声附和,而是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标准,也不应该管大臣们有什么意见,符不符合标准,而是要看对于国家、对于朝廷、对于百姓有没有好处,这才是关键。

最后,康熙询问太子有没有关心过在外办差的四阿哥、十三阿哥家里的情况。

这也是对太子的一种教导,作为兄长,也是作为两位阿哥的领导和上级,关心下属的家里,不仅能让在外的兄弟放下顾虑全心办差,把朝廷的事情办好,更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方式,让兄弟感到暖心,这样日后才会继续死心塌地的跟着太子你办事情,你的太子之位乃至日后的皇位才会更加稳固,因为你有着能为你办事、对你忠心耿耿的肱股之臣。而另康熙非常失望的是,这个细节,也被太子错过了。

康熙召集三位上书房大臣前来商议参奏四阿哥一事,希望太子在上书房三位重臣面前,能够夸赞四阿哥的所作所为,对于四阿哥所奏的参劾灾区贪官末吏之事予以积极赞同,严加惩办,并且向康熙保举自己的两位阿哥弟弟。这样,既能树立太子的威望,稳固太子党队伍的内部团结,同时,康熙又可借此机会,将整顿吏治、追比欠款的工作放心的交给太子,并由四阿哥、十三阿哥协同,完成一次权利交接。

但是,太子的一番回答却彻底打乱了康熙的计划,也让康熙彻底的寒心,所以只能转移话题,不愿继续,此时的康熙,内心中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吧。

更多文章

  • 乾隆时期为何那么多大型宴会?是真的盛世,还是徒有其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宗室宴:在乾隆朝以前,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历朝都发生过室诸王之间的激烈斗争。康熙、雍正两朝,这一斗争显得更加激烈。乾隆朝宗室之间虽也有矛盾,但没有发生过争夺皇位的激烈斗争。世宗共有十子,其中长子弘晖、次子弘盼、三子弘昀、七孑福宜、八子福惠、九子福沛均早殇。四子弘时也于雍正五年(1727年)去世。世宗逝

  • 一场酣畅淋漓的战役,可以说为太平天国巩固政权起到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平天国十大战役,太平天国战争经典战役,太平 天国女状元

    1854年秋,琦善病死于扬州军中,清廷以江宁将军托明阿继任钦差大臣,而以陈金绶、雷以諴帮办军务。清军为防止瓜洲太平军北进,西自仪征的新城,东至运河边的施家桥,筑长墙一道。后为了进攻瓜洲,又在长墙以南,从八里铺向东西两侧延伸,加筑土墙一道,绵亘四十余里。土墙筑成后,江北大营也前移至八里铺,并沿土墙修筑

  •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为何削发出家?生辰办错事,都怪江南那一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祭拜孝贤皇后期间,乾隆更是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诗句,由此可见乾隆帝对自己的发妻是用情至深的。后来因为永琰被乾隆立为太子,其母魏佳氏也水涨船高,被乾隆立为了皇后。魏佳氏和孝贤皇后死后,都被葬入了乾隆帝的陵寝中。除她们二人以外,乾隆帝还曾立过一位皇后:出身镶黄旗的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皇后的遭遇则没有那

  • 乾隆和大臣打赌:大清盛世不可能有饥民!为了不输,皇上公开作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与九千岁打赌全集,乾隆的统治手段,乾隆微服私访与九千岁打赌

    乾隆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古稀说》,文章里说,他是大清国开国以来第一个活到70岁的君主,他是清代寿命最高的皇帝。他还说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能活到70岁的皇帝也不过6人。分别是汉武帝、梁武帝、唐玄宗,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但是这6个人的统治都不完美,比如宋高宗是偏安之地,唐玄宗晚年出了安史之乱,而只有他乾

  • 太平天国末期,为何会册立2千多名“王”?专家:你看他们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天国时期为什么死了2亿人,太平天国历史事件顺序,太平天国历史的变化

    《清史稿》中记载,洪秀全告诉大家:“上帝召我,有大劫,惟拜上帝可免。”于是召集众人,发起了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政权后,起义军称为太平军,五军主将都封为王,除了自封为天王,还有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位列诸王。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的“王”是真正掌握实权的领导者,并且只有他们几个。自从清文宗

  • 粮食不但可以拿来吃,也可以用来做衡量标准,衡量清朝的鼎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一年收多少粮食,清朝鼎盛地图,清朝管粮食的官

    考察康、雍、乾三朝时,便发现这一历史时期耕地与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已经展现出盛世的繁荣景象。在具体考察前,首先应解决对粮食总产量的估算方法。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按每个历史时期的人口乘以人均每年占有的粮食来估算这一时期的粮食总产量;一种是把估算的亩产量乘以当时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这种估算方法可

  • 清朝的一品大员,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薪酬折算成人民币合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一品大员年俸多少,清朝二品大员邢家良,清朝一品大员名单吴琠

    通过查阅史料得知,按照清朝的官吏制度,清朝官品主要分为“九品十八级”,这是由汉朝就一直延续下来的,九品为官吏中的最低一级,一品为最高等级,在每个等级官品中又分为正职与副职。虽说一品官员之上还有王爷、贝勒、君王……此类爵位,可是这些都属于皇室宗族,因此不在今日的薪酬讨论范围之内。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听到

  • 清朝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提督相当于如今的哪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学政提督,学政相当于什么官,清朝提督学政几品

    在听到这些事迹时,也同样好奇,所谓尚书,所谓太守是何等官衔呢?首先,我们从最高统治领导来看,内阁和军机处一定是核心。史书记载,雍正七年以前,内阁拥有绝大部分的决策权。大学士则是梁柱般的存在,就像我国国务院层面的职位,当然,大学士也有等级之分,首席大学士就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好景不长,军机处的设立,迅速

  • 清朝妃嫔穿的“花盆底”,不单单只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妃嫔为什么穿花盆底鞋,清朝长颈花盆,清朝的花盆底鞋穿着舒服吗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男人们是可以三妻四妾的,尤其是站在权力巅峰地位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让人很是羡慕。现如今我们也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面,后宫妃子们为了争宠那可真是耍尽心机,用尽手段,可以说后宫女人们的战场无异于真实的战场,这里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真的

  • 从海禁到闭关锁国,明清统治者怎样走入绝境,导致国家落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闭关锁国怎么回事,康熙闭关锁国,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时期关闭自我,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根据国家要求,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这样一来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从明朝时期开始,就已经实行了海禁政策,并于中国北方修建了明长城,这便是明朝锁国的一大表现。后来到了清朝时期,由于与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