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仲淹在大饥荒时让米商抬高价格,饥民们竟然对他千恩万谢

范仲淹在大饥荒时让米商抬高价格,饥民们竟然对他千恩万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1/3 1:28:50

而那些上层官员贵族们只顾自己享乐,他们的府内歌舞升平,老婆妾室们个个衣着光鲜亮丽,穿金戴银。说句不好听的话就连他们养的狗都比百姓们生活好。而这些有钱的主个个抱紧自己的小金库,根本不愿拿出钱财救济百姓。

范仲淹此时正在在杭州为官,按人的正思维,一个为民的好清官应该在这时候开仓赈粮、降低物价,最起码要控制住物价。而范仲淹此时做出了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举措。

一、面对各路奸商的哄抬米价,范仲淹不但不制止反而找到米商粮贩们令他们继续涨价。范仲淹还贴出榜以每斗180文的价格收购。米商们一看涨价还能得到官府人员的支持,更加大胆地涨米价,有些百姓开始叫骂。很快,杭州米价高的消息传遍神州大地,全国各地的粮商纷纷往杭州运粮。不久杭州的粮食多的已经超过百姓的需求量,因物流不便,粮商们不得不降低价格销售,很快这里的粮食价格跌到全国最低点。

二、开发旅游。范仲淹对严重灾情好像熟视无睹的样子,尽情享乐,他举办庙会、发起赛船等各种活动,他日日游湖,吟诗作对,那些有钱人以为范仲淹和他们是一个圈子里的人,纷纷加入其中,大把的银子造起来,范仲淹有了资助灾民的资本。

三、范仲淹鼓励达官贵人们大兴土木,以工代赈。他让士兵建军营、建粮仓等等。范仲淹观察到“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不但鼓励赛船而且发动各处主持修建寺庙。

自然能修建这些的都是有钱的主,范仲淹给他们的理由是饥荒年是工钱最低的时候,抓住机会找工人动工。他们一听非常有道理,立即招工人。很快数以万计的百姓便加入建设的行列,虽然工资微薄,但买那些低价的粮食还是绰绰有的。因此灾民们在饥荒年维持了生计,避免了背井离乡,饿死荒野的惨剧,灾民们开始对范仲淹的举措赞不绝口。

范仲淹把“物多则贱,少则贵”的市场经济原理运用的如此巧妙,又利用凯恩斯手段刺激经济,这种智慧让人叹服。范仲淹高贵的人品和超凡的能力得到朝廷的表彰,他成为文臣们公认的标杆楷模,后人直到今天仍对他的举措赞叹,并分析研究,还列入考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涨价赈灾”。

那么有些人就说了,在荒年不是要开仓赈灾吗,为什么不开仓呢?因为此时的北已经没有了赈灾的能力,浮华奢靡的背后早就积贫积弱。尽管宋仁宗曾经“命天下立义仓”,然而不久“复罢”,义仓置废。北宋困于冗官、冗兵、冗费的状态,管理粮仓的官员腐败,对于常平仓贪占成风甚至监守自盗。“诸处官司常借用常平等钱,习以为常”。当真正临到灾难时,苍中无粮是常事。范仲淹也是心系百姓情急之下开动脑筋,在历史上留下让人赞叹的又一笔。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超群。在宋夏大战中,宋处于下风,他亲自率领6千士兵前去救援,使西夏军队撤出边塞。在任地方官时他为百姓弹尽竭虑,鞠躬尽瘁,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参考史料《咸淳临安志》和《梦溪笔谈》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改革派一夜之间再次得到重用!就是因为这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哪个皇帝最出色,北宋皇帝赵恒,北宋皇帝赵曙的皇后

    元祐九年(绍圣元年,1094年)初,兵部尚书邓“润甫首陈武王能广文王之声,成王能嗣文、武之道,以开绍述”之渐,而户部尚书李清臣此前已创“绍述”之议,正合哲宗之意。同年二月,任李清臣、邓润甫为执政,新政遂逐渐开始。三月,投靠高太后的左相吕大防,在连任宰相之后,首先被罢相出任地方官。随后在殿试进土时,执

  • 他被诬为明朝四罪臣之一,被折磨五天五夜而死,后世才洗刷他冤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古今历史上,有着很多的能臣名士,他们身前在所处时代遭遇种种不公,但历史总会还他们以公道,后人会在史实上还他们以正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人物,虽然他能力平平但也未曾祸国殃民,明朝却将亡国罪臣的名头套到了他的身上。01在《明史》上记载着这样一句话“传庭死,而

  • 闯王李自成:4个女人,两个染绿,一个摆设,一个真爱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闯王李自成个人简介,闯王李自成的未解之谜,闯王李自成去哪了

    从政治上来说,李自成只是个农民起义领袖,目光短浅,他建立的大顺王朝,仅是昙花一现。但从个人生活上来说,笔者只服李自成。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后来当了皇帝,仍然坚持一夫一妻制。妥妥的一枚真爱男。不像后来的太平天国洪秀全,天王一做,嫔妃无数,骄奢淫逸。但对普通士兵,却男女分开,接触者军法从事。李自成一生

  • 朱元璋一大憾事竟是得不到“奇男子”王保保,这人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打王保保,王保保后人有多厉害,朱棣娶了王保保的女儿了么

    王保保是蒙古族贵族家庭中的一员武将,从小就跟随父族和母祖久居中原,受到很深的汉文化影响。这个历史片段和倚天屠龙记演说雷同。王保保这个名字有着浓厚的汉族气息,但他确确实实是蒙古人,“王保保”可能蒙古语的音译。他真正的的名字叫扩廓帖木儿,为元顺帝所赐,王保保的名号在当时不但震动蒙古各族,更是响彻中原。少

  • 南京缘何让朱元璋如此神往?并最终成为朱元璋势力的大本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为何定都南京,朱元璋女儿福清公主墓在南京哪里,朱元璋老乡找朱元璋是哪一集

    中国从前从未被以南京地区为基础的力量所征服过,但是,朱元璋在1356年却没有什么理由要把问题看得这么远。元王朝的前江南御史台变成了他作为江两行中书省首脑的官邸。他开始以他自己的权力来任命和提升文武官员,班爵禄,赐官印,但他在1367年以前还是月的红巾军正朔。7月23日,他又建立了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

  • 大明王朝的百年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于大明王朝的历史资料,大明百年三巨变,大明王朝历史简介

    我们将会看到人口有稳步的增长(虽然统计数字偏低字的人数大量增加,社会的整个精英以下各层次的学识有了增长,同时精英的和精英以下的文化形式也繁荣了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水陆交通体系的逐渐充实起来,这表明生产和交换已在扩展。东南沿海诸省日益变得重要,离心力促使该地区许多艰苦的居民向海外求生,这些都早于欧洲

  • 司马光官拜宰相后,做第一件事就是杀掉一个女人,为此等了17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光担任过什么大臣,司马光的历史记载,司马光一生的成就

    阿云本是一普通农户家的女儿,父亲早丧的她一直与母亲相伴度日。在她十三岁生日那年,相伴多年的母亲也因身患重病而亡故。无奈的阿云,只能到唯一的叔叔家生活。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叔叔十分贪财,为了多挣两个钱叔叔便将她,强行许配给了村里面的老单身汉韦大宝。韦大宝因长相丑陋而闻名于村中,阿云又如何会甘心,嫁给又

  • 明朝对女真族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有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女真怎么兴起的,明朝收留女真难民,女真现在是什么族

    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向南迁徙后,更加接近汉族地区,吸收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使得本部经济加快发展,军事实力也不断壮大。这对明朝自然是一种威胁。因此,明朝政府除了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加以控制外,同时采用分而治之、互相牵制、互相削弱力量的办法:“分其枝”,“离其势,互令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

  • 庆历新政注定就是一场失败的改革,因为它服务的本质就是错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庆历新政简介,北宋庆历三年谁推行了新政,雍正改革新政成功了吗

    新政前的北宋政局为了防止君权旁落,宋朝削弱武将实权,同时以科举制度向社会开放仕途,培养庞大的文人官僚集团以实现对全国之统治。为了稳定文人官僚集团对赵宋王朝的忠心,宋廷给予高级文人官僚优厚的待遇,允许他们在皇帝的生日、重大的祭祀日、大臣退休或去世时,向朝廷推荐自己的子弟、亲属或门客做官,这称为“恩荫”

  • 元末最厚道的邻居,帮助朱元璋埋葬父母,明朝建立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秦升冤死朱元璋悔过,朱元璋最惨的一段纪实,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皇帝当中最为自力更生的一位,他出身贫寒,要过饭,进过寺,挨过打,偷过牛,然而他有着一股不向出身屈服的劲头,从小就立志要做皇帝,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明王朝。十六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对于朱元璋,这却是一段最为痛苦的记忆。这一年的春天开始,朱元璋的家乡遭受了罕见的大灾难,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