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这三句诗太过狂妄,连孔子都不放在眼里,将全天下人都得罪了

李白这三句诗太过狂妄,连孔子都不放在眼里,将全天下人都得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59 更新时间:2024/1/17 10:23:19

旧时长安,无数文人在那繁华的街头打马而过,挥笔洒墨,诉尽春秋,看遍繁华。唐朝是个传奇的时代,产生了许多传奇的诗人,李白是唐代文坛上,一颗最为耀眼的星星。

他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深受老庄风格影响,所写诗句飘逸潇洒、豪迈奔放,尽显潇洒本色。他的无数诗句流芳千古,极其耐人寻味,其中有三句诗,可以说将全天下的人都得罪了。

蹉跎岁月

要谈李白的诗,不如先来讲讲其生平。

李白出生地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是四川,有人说是甘肃,至今无定论。他生长于武则天时代,少年时已能做许多诗赋,并且得到社会名流赏识,显现其过人天赋,是个天才。

除作诗外,他还通剑术,喜欢侠道。这一点,从他那气势逼人的《侠客行》就可以看出来。二十岁左右时,李白开始在全国各地游玩,结识许多名士,增长了不少阅历和见识。

早年间的李白还没有那般洒脱,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是有的,功名利禄他也是求的,但因为家庭的缘故,他无法参加科举,只好去通过各种途径结识权贵,以接近长安,谋求官职。他的婚姻,都是为自己的仕途服务的。

李白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到达长安,拿着自己所写的文章面见唐玄宗,玄宗却不甚看重他,不过还是令李白供奉翰林,在身边当侍从。

我们说,理想丰满,但现实往往很骨感。李白怀着远大的理想,想要在仕途上有一番大作为,但他入官场后,发现现实和他所想的大相径庭。

官场多的是黑暗和不公,种种都让李白所厌恶,而以他骄傲、叛逆、追求自由的个性,也不适合在官场生存。李白最终受人诽谤污蔑,唐玄宗听信谗言,渐渐疏远了他,最后赐给他一点盘缠,让他离开长安。

受此挫折,也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和世态的炎凉,李白从此远离世俗,游荡在山水间,赋诗抒发情怀。他素来爱酒,许多诗篇都是醉时所作,笔法多端,摇曳生姿。

晚年的李白颠沛流离,生活一度过得相当窘迫,但他一向以潇洒姿态行走于世间,无多少牵挂。平生与酒结缘,最后竟也因酒而死,因为醉酒而投入水中想要捞那月亮的影子,最终溺死,年华定格于六十一岁,一颗文坛的巨星,就此陨落。

李白的生命不算长,但他留下的诗篇,他傲人的成就,是普通人活几辈子都无法比拟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也借记述梦里所见来批判黑暗的现实,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此诗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气势磅礴,不可一世的千古名句。

李白有其傲骨,不愿与一些权贵同流合污,他在长安只停留了一年多,政治抱负的梦想就幻灭成碎片。

李白始终认为自己的才华当居宰相之位,但他的前头始终有处处不如他,但依傍家族权势就可爬上高位高枕无忧的贵族子弟。想要更上一层,就要掐媚权贵,李白不愿这样做,他宁可不要高官厚禄,也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让自己不得开心。

而他所说的权贵,不是那些有高文化的人,而是指在皇帝身边靠着阿谀奉承就能一手遮天的宦官,这是李白最厌恶的。

李白不肯为世俗所屈服,离开长安后,以愤懑写下此荡气回肠的诗篇,抒发不平之气,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赤裸裸地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蔑视,更表示了权贵们所要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态度决绝,更表明了时间和他一样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这倒是把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世家贵族甚至皇帝都给得罪了。敢于这样说的人不多,这才是李白这位大诗人的潇洒不羁所在。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一句出自《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也是一首想象瑰丽奇特的诗,以磅礴的语句描写庐山的景色,是赞颂庐山好景的千古绝唱。

这句话用了孔子的典故。孔子曾去楚国,想要游说楚,途中遇见楚国的狂人陆通,陆通唱着歌从孔子身边经过,歌里的意思是劝阻孔子不要做官。孔子想要与其交谈,但陆通此狂人丝毫不理睬孔子,根本不愿下车。

陆通是不满朝政,放荡不羁之人,李白与陆通相比,表示了自己对政治场的失望,也表达了自己要像楚国狂人一样在山水间过隐居生活的理想。

但他这一诗句,讽刺了孔子一心沉迷做官,在许多人看来,这可是对圣人孔子的不尊重。中国古代一向以儒学为主导思想,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更是被万千人尊为圣人,尊为信仰,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李白偏向道家,算不上是儒生,对于孔子虽然尊敬,但是没有一般人那样敬畏,所以敢于拿孔子来调侃。

李白本身并没有恶意,但一些儒生看了这句诗总不免多想。在唐朝后期以及宋朝时,因为儒学进一步被推崇,还一度出现尊杜贬李的思潮(杜甫是儒生)。因此,李白这句诗虽只是调侃,但是也得罪了当时占大多数的儒生。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则出自《上李邕》。李白二十四岁时曾被李邕邀请至宴席,在宴席上,李白不拘小节,言辞张扬,不被李邕所喜,李邕于是以委婉的说法训斥了李白这个年少轻狂的才子一顿。

李白自然察觉得到,临别时写了著名的《上李邕》一诗赠送,其中首句就高调地以大鹏开篇自比,句句犀利,毫不客气,大概意思就是说,不要轻视我年少啊。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就是说人们听见自己的豪言壮语都冷笑不已,“时人”用来暗讽李邕也是个凡夫俗子,可谓是骂人不带脏字。而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而李邕就是大鹏乘借的风,李白表明,即使没有李邕这“风”,自己在政坛也能大放异彩,其狂傲之情不可一世。

这句诗表面上虽然只是讽刺李邕,但“时人”一词已表现了李白对天下世俗之人都不屑一顾,这已经得罪天下人了。

潇洒奔放如李白,正直孤傲如李白,诗人余光中用这样的句子评价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确,他的诗可以说占了唐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代表的,是中国故事的最高境界。

更多文章

  • 宋朝与唐朝在军事部署上的截然相反,反映出统治者心境上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与宋朝只隔了53年,司马光评价唐朝和宋朝,宋朝建筑和唐朝建筑

    唐朝名义上亡于藩镇军事内乱,实则亡于中央权威丧失殆尽,宦官、外戚、节度使都是左右唐朝政治格局的重要势力。不过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之后,中原王朝对于中央集权的向往与日俱增,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北宋整体呈现出内重外轻的军事格局,藩镇节度使逐渐被历史淘汰,而宋代积弱的局面也开始形成。所谓的守内虚外,无

  • 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开创盛世,为何51岁突然暴毙?受伤太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李世民30岁死过一次吗,历史上的李世民多大年龄死的,史上记载李世民多少岁登基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时他只有51岁,按道理来说这个年龄在古代封建时期已经不算小,但是对于长命的唐朝来说并不算大,李世民突然驾崩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李世民能力突出,对建立唐朝贡献巨大。在李世民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第二年就辅助父亲李渊反抗隋朝统治。在李渊的儿子中,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是最为突出

  • 诗仙李白的妻子都有谁,为何他一生最爱的人是第四任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诗仙帖,历史上李白的老婆是谁,李白是渣男还是诗仙

    公元727年在湖北襄阳经过朋友孟浩然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郁闷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

  • “漏泄军事,斩之”——探析唐代保密工作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军事,军事保密概论论文,军事秘密载体保密管理

    唐代政治保密制度1.机要部门的保密中书与门下二省是唐代的中枢部门,中书令“掌军国之政令”,侍中“掌出纳帝命”,二省长官相互配合共同“佐天子而统大政”。尚书省则执行决策,“但听命受事而已”。朝廷机密在三省流转,如果内部官员不密,非常容易发生泄密事件。为了防止泄密的发生,三省长官不仅要保密,三省中下层官

  • 隋朝为什么能搞定突厥,却搞不定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对突厥战争,突厥和高句丽哪个厉害,高句丽为什么让隋唐灭亡

    突厥的势力在隋朝相当强大,即使是隋朝隋朝军力最盛时也不敢轻启战端。对付突厥,隋朝是敬畏的,主要用分化瓦解的办法。而对高句丽,由于这个国家以前是汉朝的郡县,虽然后来不服管了,但隋朝总有一种宗主国的心理优势存在,所以对付高句丽,采取的就是强硬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执行效果其实都不太理想,突厥前期被打服,

  • 李世民的“白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李世民十大猛将排名,秦王李世民全传73集

    『唐制,天子衣服,有大裘之冕、衮冕、鷩(bì)冕、毳(cuì)冕、绣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凡十二等。…太宗又制翼善冠,朔、望视朝,以常服及帛练裙襦通着之。』其中『白帢,临大臣丧则服之。』,那么白纱帽是个什么东东呢?白纱帽,是南北朝时南朝的一种特有的冠帽,尤为天子的首服

  • 李世民对嫂子、弟妹差别对待,目的只有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和嫂子是什么关系,大唐情史李世民嫂子视频,贞观长歌李世民和嫂子

    郑观音背后的家族势力非常强,被称为是北朝望族荥阳郑氏。郑观音的名字也非常奇特,只因为她的父亲郑继伯笃信佛教,所以就给女儿取名为“观音”。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为重要或者说核心的是门当户对,婚姻往往是联系双方及家族的纽带,成就彼此,让彼此更强大。隋炀帝在位时,郑观音嫁给了李渊长子李建成,当时

  • 中国的白种人民族,受益于丝绸之路,出过三位皇帝,其中有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后代,安禄山为什么阉掉李猪儿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圣火未曾断绝,从远古的华夏民族到如今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万众一心,少数民族和“众数民族”之间,无不想要傲然独立,但本质上却盘结交错,现实中有白种人的崛起。此白种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欧美国家的白种人,而是栗特人。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的人,他们是古老民族

  • 三千宠爱在一身,杨贵妃为何没有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贵妃为什么能得宠爱,杨贵妃秘史皇后娘娘,杨贵妃为什么没被立为皇后之谜

    文/古今文化馆说起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笔者以为,这位绝世美人可是为盛唐的衰落背了好大一口锅。因为她的美貌,“从此君王不早朝”,更是因为她,让自己的亲戚们一飞升天,却暗地里使坏,坑惨了杨玉环。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不过,

  • 退休最早出现在唐朝,生活在哪个王朝,官员的养老最有保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允许官员有私人参军吗,唐朝一品官员墓,唐朝长安官员一般住哪

    要知道在以前根本就没有退休这样优厚的制度,即便是后来出现了,也没有任何的工资和福利,现代人之所以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好待遇,完全是历史不断演化而来的。一、几千年前就有退休1、完全不同的叫法其实类似于退休这样的事情,在几千年前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叫法不同罢了,在一本书籍里面就明确的记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