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河月明第11集:朱棣为张武出头被抓秦王晋王出面保朱棣

山河月明第11集:朱棣为张武出头被抓秦王晋王出面保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4/2/7 7:57:54

[var1]

张武被绑在柱子上,官差上门要户银,还调戏了张武的娘子,并且打了张武的母亲,得到消息的朱棣带人干过去,将官差给打了一顿,还要带着张武去县衙告状。张玉慌忙将情况去禀报了徐妙云,徐妙云忙跑去阻拦,责怪朱棣太冲动,现在他打了那些官差就是打了县令的脸,如今都是官官相护,他去了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如果县令真的处置了那些官差,到时候就会导致县令损失惨重,而现在的朱棣只是一个百户,恐怕是要被处置的。但是朱棣却不相信县令在人证物证的前提下还敢不处置,朱棣带人闹去了县衙,而徐妙云慌忙让张玉去找铁玄过来。

苏县令听到击鼓的声音上堂,二话不说先将朱四郎抓起来,还责怪朱四郎是寻衅滋事殴打官差。苏县令还故意引诱朱四郎属下指认朱四郎,可以免除他们的罪行,已经有人开始指证朱四郎了。此时铁玄赶来找苏县令说情,但没想到知府就在苏县令的后院,责怪铁玄不该来此,并且让苏县令继续去处置朱四郎。

[var1]

正当要处置的时候,秦王和晋王赶到了,谎称朱四郎是秦王的护卫亲戚,要求范知府放人,范知府虽然不愿意放人,但是面对着秦王和晋王也不敢不放。当离开的时候,秦王和晋王同时出来,可晋王抢先一步要上马,却被铁玄阻止,铁玄提醒晋王按照礼法应该是兄长秦王先上马,晋王虽然让了秦王,可这件事也让晋王对铁玄不满。

秦王帮着朱棣擦拭伤口,责怪朱棣应该说一下是秦王府的人,这样就不会受皮肉之苦了,晋王此时进来,说出了朱棣其实并非马踏青苗被罚到此,一切都是一场戏,是故意马踏青苗被罚到这里,其实就是要惩治奸佞。秦王将王府令牌给了朱棣,提醒朱棣今天开始就是秦王府的百户了,这样就没人欺负了。苏县令也得知了朱四郎就是朱棣的事情。

[var1]

当朱棣回去的时候,张玉向朱棣解释那些人之所以指认朱棣是因为不得已,毕竟他们的家在这里,亲人在这里,朱棣可以离开,但是他们能去哪里?朱棣也逐渐想明白了,此时徐妙云赶过来,徐妙云告诉朱棣有些事不能自己去说,必须是别人代为去说,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朱棣也说起了当初听闻徐妙云处置公侯送礼的事情,当时就觉得徐妙云心机很深,如果娶了这样的女人他一定是对付不了的。现在朱棣对徐妙云也是心服口服,表示以后对徐妙云言听计从,并且感觉很幸运能娶到如此的女人。

[var1]

铁玄找到了朱棣,说起了苏彬县令的各种罪行,这次也幸亏是遇到了朱棣,要不然还不知道会如何呢。朱棣感慨朱元璋已经下了命令,但苏彬竟然还能如此胆大妄为,此时朱标也和胡惟庸说起了朱斌,这些年朱斌的政绩卓异,但没想到竟然是贪官。

胡惟庸却并没有继续接着话题说下去,而是说起了粮草的事情,现在粮草基本已经筹备完毕,一年半载之后北线必然会大捷。胡惟庸话题一转声称政务和军事一样,现在是想要整顿,但是却时间有限,而且水至清则无鱼,胡惟庸自称为大明谋划的是长治久安之策。朱标看向了胡惟庸,却什么也没说。

胡惟庸离开之后就去了韩国公府中,随后又来向朱标写了长治久安的方法,提出天子应该和百姓共建天下,朱标想起了刘伯温的话,刘伯温认为天子应该和有学之事共建天下。朱标向朱元璋提起了开科,但是朱元璋却表示文教未兴之前他不会开科取士。

[var1]

魏国公徐达传回大捷的消息,朱元璋率领文武百官祭天,亲身躬耕以示天下,回去的车马上,朱标认为这次胜利应该是徐达首功,但是朱元璋却认为筹集粮食的胡惟庸更是难得应该首功,朱标建议要让胡惟庸晋升为左相,右相可以再选贤能,但是朱元璋却只要求独相。朱标看出朱元璋并不相信胡惟庸,朱元璋也承认自己想要继续考核胡惟庸,看他究竟能如何。

胡惟庸升职之后,自然引来满朝文武前来恭贺,但却被胡惟庸拒之门外,朱标乘坐马车完全听到了管家的话,管家传达胡惟庸的话,他只想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

朱亮祖来给胡惟庸送礼,也表示都会记着胡惟庸的好,胡惟庸却提醒朱亮祖小心隔墙有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别被诸葛亮骗了?北伐只是一个幌子,此三点才是他真正想要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智慧让当时称雄天下的曹操和孙权都为之颤抖,赤壁的大火之后诸葛亮更是大发神威,夺得南郡、三气周公瑾,这等的智慧让人看了自惭形秽,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是如此。然而,诸葛亮的志得意满中年之时便宣告结束,因为刘备的一意孤行使得蜀国的家底几乎断送在了夷陵,为了维系这得来不易的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敢

  • 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明了原因,年轻人要记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迁陈胜,陈胜和吴广近况,吴广是陈胜后人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无论什么时代都亘古不变的定律。正是因为受到压迫,才有那么多有志之士的挺身而出,才有那么多起义军的出现,才有旧朝代的灭亡,新朝代的出现。若是谈比较早的农民起义,就不得不提及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了。陈胜吴广因不满秦二世的暴政,遂决定发起反抗,他们先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鼓舞士气

  •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却杀了汉人、重赏匈奴,事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对匈奴的最终结局,匈奴铁器,大汉与匈奴恩怨

    历史上有不少的边境少数民族侵扰中原王朝,意图争夺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地,为此双方也爆发过不少的领土争夺,而要说起让人记忆深刻的强大少数民族,那匈奴肯定是排在榜首,相信很多人对匈奴并不陌生,经常在一些武侠小说或影视剧中看到他们的存在,作为雄据的北方的势力,延续了数百年之久,也让中原王朝头疼了数百年。一直到

  • 晋国卿大夫智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自己的死亡划分了春秋和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光将“三家分晋”放在《资治通鉴》的开篇,足见司马光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是四卿把持朝政,其中智氏(智伯为族长)一家独大,已经具备兼并韩、赵、魏三家独代晋宗的实力,但最终智氏的族长智伯没能成为一统江山的英主,反而成了“三家分晋”的垫脚石。智伯是谁?曾经强大的智伯为什么最终会失败?智伯

  • 锥刺股的苏秦,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忽悠”六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东周洛阳人苏秦,早年在东边的齐国求学,拜鬼谷先生为师。这位鬼谷先生以所居之地 “鬼谷”作为称号,传授一套在各国之间进行权谋游说的〝纵横之学”。后来,苏秦在外闯荡多年,没有半点成绩,潦倒而归。他的亲族都在背地里讥笑他:“依照我们洛阳人的习惯,应当治理田产,努力经营生意,以求取十分之二的利润。而他放着该

  • 如果赵武灵王在世,指挥决定秦赵命运的“长平之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遗址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军队,仅放回240名年幼赵国士兵。这次大战距离“胡服骑射”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去世时间还不到50年,当时的赵王正是他的孙子赵孝成王赵丹,指挥的“长平之战”一败涂地。如果决定秦赵命运的“长平之战”由赵武灵王指挥,那么结果如何呢?胡服骑射赵武灵

  • 齐桓公以盟主身份会合诸侯,开春秋霸主之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侯争霸齐桓公,齐桓公九合诸侯读后感,齐桓公为什么充当盟主

    君子报仇,不分早晚。虽然自己当了国君,可潜在的竞争对手还在鲁国,何况鲁国还曾发兵伤过自己,于是齐桓公光明正大的兵发鲁国。两国军队在一个叫乾时的地方激战一场。[var1]双方这么一交战,高下立判,鲁军不是齐军的对手。齐军先是大败鲁军,而后截断了鲁军的退路,这个打击可不小,那是精神、肉体双重的,消息传来

  • 夷陵之战失去的人才,他是诸葛亮义弟,前途无量,能改写蜀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夷陵之战预测,替代刘备参加夷陵之战的小说,火烧夷陵

    马良,字季常,出生于襄阳宜城郡,马氏在当时是有名的名门望族,马良在五兄弟中位居行四,但此人却是兄弟中最为杰出的一位。因为马良的眉毛中有白毛,所以在当地留下“白眉马良”的称呼。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后,于209年自任荆州牧,时年仅22岁的马良,被刘备征召为荆州从事。刘备为了夺取蜀地入川的时候

  • 项羽权位继承到刘邦以后,被楚国统一可能性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且项羽此时不杀刘邦,绝对也会削弱楚国人,就算在楚国灭了刘邦也不能算是彻底灭了刘邦,那么在楚国灭了刘邦之后,楚国灭了刘邦的诸侯,楚国的大王权又该如何继承给刘邦呢?项羽权位继承到刘邦以后,被楚国统一可能性大不大?有人说过,项羽的继承权不大,项羽灭了刘邦后楚国的大王权自然还有公孙衍继承,项羽

  • 他是曹操手下真正第一谋士,却被曹操逼死,他儿子杀尽曹操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在古代历史的地位十分重要,三国小说的精彩以及三国历史本身的魅力所在让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是积极的去讨论有关于三国的桥段。而最常被提到的自然是几位武将了,在战场上,这些人厮杀来回,可是,一个优秀谋士的地位还是要远远超过武将的,毕竟,武将决定的是一场战斗的胜利,而谋士却是决定的大方向的胜利,比如说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