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和秦国经历六次河西之战,最终魏武卒被全歼,秦锐士永载史册

魏国和秦国经历六次河西之战,最终魏武卒被全歼,秦锐士永载史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2/14 21:52:34

这里原来居住的是白狄,公元前550年左右,白狄部落东迁至河东(黄河以东,今山西、河北省一带),河西之地自此落入秦国手中,成为秦人永远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var1]

河西之地

战国来临后,魏国经过李悝变法,一下子崛起为超级强国,不仅国力强大,一代军神吴起更是亲手锻造了名扬天下的“魏武卒”。

魏国强大后,开始四处扩张,“河西”之地成为了魏国扩张的首选之地,在这里秦国和魏国先后爆发六次大战,史称河西之战。

公元前413年,魏国的精锐重装步兵——魏武卒正式开赴河西,第一次河西之战正式爆发。在吴起的带领下,魏武卒将士一心,同力用命,冲破秦军防线,陆续占领了王城(今陕西大荔)、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等地,把五百里的河西收入囊中。

[var1]

吴起

以防备魏军进攻,秦简公不得不组织军民在东部边境修筑长城,这是就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之一,又称秦东长城。

随后,吴起被任命为河西郡守,在此镇守近三十年,将秦国长期压缩在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三十年来,秦简公、秦惠公两代多次组织军队反扑,想要收回失地,皆被魏武卒所败,秦、魏之间经历七十二战,魏武卒创下了全胜六十四,其余八战不分胜负的奇绩。

在魏武卒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秦国随时都有被灭亡的危险。

从此,魏武卒名扬天下。

[var1]

魏武卒

公元前389年,趁着魏国攻打楚国之际,秦惠公起50万大军开进河西,想要夺回失去的土地,两军在阴晋(今陕西华阴)相遇。

这一战,吴起带领5万没有上过战场、立过战功的魏武卒出征。虽然是一群初出茅庐的新兵蛋,但却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个个能够以一当十。

而且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如此强烈,以至于一进入战场就像老虎进了羊群,他们不知疲倦地反复冲击,一次次击穿秦人的战阵,放肆地收割者秦人的脑袋。

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以英勇顽强著称的老秦人也抵挡不住,很快失去斗志,像潮水一样败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阴晋之战,也即第二次河西之战。

这一战,吴起封神,让他和兵家至圣孙武并列,被后世一起尊称为“孙吴”。

[var1]

阴晋之战

第三次河西之战,由秦献公嬴师隰亲自发起。秦献公在魏国作了三十年质子,回国后,把受到的中原文明熏陶带回了家乡,着手改变了不合时宜的秦国老传统,当然也从魏武卒身上借鉴了很多。

秦献公带领老秦人攻打河西,经过数次大战,在公元前362年,秦军终于在少梁(今陕西韩城附近)取得艰难又辉煌的胜利,不止击败魏武卒,更是俘虏了魏武卒的统帅,魏国国相公叔座。

但此战秦国赢得非常艰难,秦献公也深受重伤,不久离世。

[var1]

秦献公

第四次河西之战很快来临,一代名将庞涓横空出世,趁秦国尚未在河西站稳,庞涓带领魏武卒以摧枯拉朽之势,再次收复河西,并且一度攻取秦国新都栎阳(今西安阎良),秦人不得不收缩战线,再次被压制在关中一带。

不过,此时的魏国已经战略东移,将都城由西边的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迁到了东边的大梁,和同样强大的齐、赵、楚混战一团。

魏武卒也南征北战,将热血洒在这片河山。

[var1]

庞涓

很快,第五次河西之战来临。

公元前354年,秦人趁东方“围魏救赵”愈演愈烈,魏国桂陵之战大败的时机,趁势出兵攻占整个河西地区。

庞涓临危受命,带领魏武卒再次踏上河西之地。

而秦国出征河西的主将叫公孙鞅,也就后世名扬天下的商鞅,此时,正是他在秦国进行变法的第五年。

庞涓和他的魏武卒再次扫荡河西,将秦军打的落花流水,魏武卒用铁和血再次谱写不败神话。

商鞅迎来他开秦国变法以来的第一次痛击,望着潮水般退却的秦军,他孤独的身影长久伫立在黄河西岸,虽然面目刚毅、气定神闲,然而内心却翻江倒海。

也正是这一战,让他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锻造另一支天下劲旅“秦锐士”。

由此,秦国开始了变法的又一段历程。

[var1]

商鞅

商鞅将秦国的变法推向纵深,借鉴魏武卒的军功制度,在秦国设立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

士兵们每斩获一个敌人的首级(人头),就可以赏爵一级,并得到相应的土地、宅邸,还有一个佣人为他服役。

没有军功的,即使是宗室贵族,也不得拥有爵位、不得超越规定标准占有田宅、臣妾。

由此,全国上下乐战的风气浓郁,老百姓听说要打仗,人头就磨刀霍霍、争先恐后。人们互相道贺,恭喜又要封爵受赏了,日常起居饮食所唱的也是战歌。

秦国就此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公元前340年,商鞅带着暗中训练了三年的三万新军度过黄河,很快兵临魏国的故都安邑。

魏国派公子卬带领十万魏武卒出战。

这就是魏国和秦国之间的第六次河西之战,这一战,要为这场延续百年的秦魏河西之争画上句号。

两军对峙,商鞅对公子卬说:“人们都说魏武卒天下无敌,我愿用三万秦锐士对战十万魏武卒,与公子来一场光明正大的决战。这一战不用阴谋不用诡计,只凭实力说话!”

公子卬怒喝道:“好一个狂妄无知的公孙鞅!”

在一片广阔的平原上,战鼓咚咚响起,杀气腾腾的两军渐渐靠拢。

[var1]

商鞅和公子卬在战场外潇洒地饮酒观战。

公子卬举杯邀酒:“鞅,这一战后你会知道猖狂的代价。”

商鞅哈哈笑道:“公子请,鞅拭目以待!”

公子卬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还不等他细细回味那舌根甘甜的美味,就大惊失色,手中的空杯也失手坠地而碎。

眼前战场形势突变,那黑压压的秦锐士竟敢冒着满天箭雨勇往直前,像一片黑云压向魏武卒阵地。

刚一接触,霎时红云漫天,血肉纷飞,迎面的魏武卒阵地轻易地就凹陷了下去。

那黑云旋即化作一支乌黑发亮的利矛,瞬间刺穿魏武卒方阵,魏军眨眼间就被分割成了两块。

[var1]

秦锐士

战场上杀声震天,公子卬已经不再淡定,止不住地浑身发抖。忽然他再也无法忍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完了,一切都完了。”他泪流满面,呆呆地说起了胡话:“不可能,怎么会这样?魏武卒天下无敌,这一定是阴谋!”

公孙鞅来到公子卬的面前,不忍看他彷徨受惊的模样,但又不得不残忍地将他从幻梦中打醒:“公子啊,是不是阴谋你心里最清楚。你眼前看到的这一切都是真的,这正是变法后的秦人真正的战力!”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和以往历次不同,这次河西之战,秦人胜得潇洒又自信。

三万秦锐士身着精良战衣,饱餐丰盛战饭,用宁死不退的意志,以摧枯拉朽之势杀光天下无敌的十万魏武卒,尽复河西失地。

这一战,让全天下为之震动,也让秦锐士这个光荣的名字永载史册。

#中国历史人物#

#历史#

#军事历史全触达#

#历史头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山河月明第11集:朱棣为张武出头被抓秦王晋王出面保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张武被绑在柱子上,官差上门要户银,还调戏了张武的娘子,并且打了张武的母亲,得到消息的朱棣带人干过去,将官差给打了一顿,还要带着张武去县衙告状。张玉慌忙将情况去禀报了徐妙云,徐妙云忙跑去阻拦,责怪朱棣太冲动,现在他打了那些官差就是打了县令的脸,如今都是官官相护,他去了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如果

  • 别被诸葛亮骗了?北伐只是一个幌子,此三点才是他真正想要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智慧让当时称雄天下的曹操和孙权都为之颤抖,赤壁的大火之后诸葛亮更是大发神威,夺得南郡、三气周公瑾,这等的智慧让人看了自惭形秽,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是如此。然而,诸葛亮的志得意满中年之时便宣告结束,因为刘备的一意孤行使得蜀国的家底几乎断送在了夷陵,为了维系这得来不易的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敢

  • 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明了原因,年轻人要记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迁陈胜,陈胜和吴广近况,吴广是陈胜后人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无论什么时代都亘古不变的定律。正是因为受到压迫,才有那么多有志之士的挺身而出,才有那么多起义军的出现,才有旧朝代的灭亡,新朝代的出现。若是谈比较早的农民起义,就不得不提及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了。陈胜吴广因不满秦二世的暴政,遂决定发起反抗,他们先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鼓舞士气

  •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却杀了汉人、重赏匈奴,事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对匈奴的最终结局,匈奴铁器,大汉与匈奴恩怨

    历史上有不少的边境少数民族侵扰中原王朝,意图争夺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地,为此双方也爆发过不少的领土争夺,而要说起让人记忆深刻的强大少数民族,那匈奴肯定是排在榜首,相信很多人对匈奴并不陌生,经常在一些武侠小说或影视剧中看到他们的存在,作为雄据的北方的势力,延续了数百年之久,也让中原王朝头疼了数百年。一直到

  • 晋国卿大夫智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自己的死亡划分了春秋和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光将“三家分晋”放在《资治通鉴》的开篇,足见司马光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是四卿把持朝政,其中智氏(智伯为族长)一家独大,已经具备兼并韩、赵、魏三家独代晋宗的实力,但最终智氏的族长智伯没能成为一统江山的英主,反而成了“三家分晋”的垫脚石。智伯是谁?曾经强大的智伯为什么最终会失败?智伯

  • 锥刺股的苏秦,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忽悠”六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东周洛阳人苏秦,早年在东边的齐国求学,拜鬼谷先生为师。这位鬼谷先生以所居之地 “鬼谷”作为称号,传授一套在各国之间进行权谋游说的〝纵横之学”。后来,苏秦在外闯荡多年,没有半点成绩,潦倒而归。他的亲族都在背地里讥笑他:“依照我们洛阳人的习惯,应当治理田产,努力经营生意,以求取十分之二的利润。而他放着该

  • 如果赵武灵王在世,指挥决定秦赵命运的“长平之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遗址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军队,仅放回240名年幼赵国士兵。这次大战距离“胡服骑射”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去世时间还不到50年,当时的赵王正是他的孙子赵孝成王赵丹,指挥的“长平之战”一败涂地。如果决定秦赵命运的“长平之战”由赵武灵王指挥,那么结果如何呢?胡服骑射赵武灵

  • 齐桓公以盟主身份会合诸侯,开春秋霸主之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侯争霸齐桓公,齐桓公九合诸侯读后感,齐桓公为什么充当盟主

    君子报仇,不分早晚。虽然自己当了国君,可潜在的竞争对手还在鲁国,何况鲁国还曾发兵伤过自己,于是齐桓公光明正大的兵发鲁国。两国军队在一个叫乾时的地方激战一场。[var1]双方这么一交战,高下立判,鲁军不是齐军的对手。齐军先是大败鲁军,而后截断了鲁军的退路,这个打击可不小,那是精神、肉体双重的,消息传来

  • 夷陵之战失去的人才,他是诸葛亮义弟,前途无量,能改写蜀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夷陵之战预测,替代刘备参加夷陵之战的小说,火烧夷陵

    马良,字季常,出生于襄阳宜城郡,马氏在当时是有名的名门望族,马良在五兄弟中位居行四,但此人却是兄弟中最为杰出的一位。因为马良的眉毛中有白毛,所以在当地留下“白眉马良”的称呼。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后,于209年自任荆州牧,时年仅22岁的马良,被刘备征召为荆州从事。刘备为了夺取蜀地入川的时候

  • 项羽权位继承到刘邦以后,被楚国统一可能性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且项羽此时不杀刘邦,绝对也会削弱楚国人,就算在楚国灭了刘邦也不能算是彻底灭了刘邦,那么在楚国灭了刘邦之后,楚国灭了刘邦的诸侯,楚国的大王权又该如何继承给刘邦呢?项羽权位继承到刘邦以后,被楚国统一可能性大不大?有人说过,项羽的继承权不大,项羽灭了刘邦后楚国的大王权自然还有公孙衍继承,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