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给唐僧1本通关文牒,上面写6字,110个国王没人敢刁难

唐太宗给唐僧1本通关文牒,上面写6字,110个国王没人敢刁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27 更新时间:2024/2/20 12:45:20

当时的大唐是世界强国,而世民更是被尊为天可汗,威震四夷,所以周边的这些国家见到李世民亲笔书写的通关牒自然绝不怠慢。而且西梁女儿国国还体贴的把唐僧的三个徒弟的名字都写了上去,盖上印玺交给了唐僧。通关文牒上真真切切九国三地的印,算是真正的功德圆满了。

先是“大唐陛下御赐”几个大字,就说明了,这是皇帝本人赐下。也是让其他国家知道,唐僧我我大唐之人。而后又是“亲封御弟圣僧”几个 大字,这代表什么,见到唐三藏,就代表是见到我唐太宗本人

唐朝是当时那个时代的霸主,不管是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军事等等,均是周边小国学习的榜样,纷纷遣使团来学习,定居,经商,开创了万邦来朝的盛景,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来来往往,一起见证了大唐强悍的实力,那么,在此基础上,一本通关文牒的含金量便非常的高,也造就了唐僧路经110多国时受到了厚待,既没人敢刁难

当然根据西游记记载的话,里面唯一一个没有那么快的让唐玄奘走的,那就是女儿国的国王了,但是女儿国我估计这个国家也应该完全是虚构出来的,所以真正的唐玄奘在出使天竺西天取经的时候,一路上肯定是顺风顺水。

更多文章

  • 南宋的保命技巧是什么?收复北方失地就能抵御蒙古骑兵的冲击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234年“端平入洛”战役的惨败已经说明:即使南宋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也根本无法抵挡蒙古的冲击!我们先看下什么是“端平入洛”?1234年,宋蒙联军攻陷金国最后一个据点蔡州,金哀宗完颜守绪自杀,金末帝完颜承麟被砍死,金国彻底灭亡。金国灭亡后,宋理宗派全子才发动收复北宋三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

  • 司马睿建立东晋,为何会形成王与马共治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司马睿所建立的东晋王朝,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朝代,东晋政权虽然名义上司马家的天下,可东晋一百余年间真正掌权的皇帝并没几个,反而世人对于东晋政局还有着这样一句谚语,“王与马,共天下”。要知道古代君王对于自己的权利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也说过: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那么这东晋为何会形成“

  • 元朝十大行省中名称最怪的一个,“河南江北行省”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十个行省是哪十个呢?分别是: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再加上中书省直管的“腹里”地区(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和宣政院下辖地区(青藏高原),基本就是元朝的疆域了。元朝这些行省基本上名称大家也都听过,岭北和辽阳大家也能猜出来

  • 司马懿子孙建立的西晋王朝为何会迅速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君无远略,沉湎美色。一个王朝能否保持的久,跟开国帝王的计划策略有很大联系。都说新朝新气象,但是咱们在晋武帝司马炎身上却看不到锐意进取的情绪,反而是死气沉沉,毫无远略。宰相何尝经常参与宫殿宴会,有一次回来后对儿子们大发慨叹,说:“我每次参与宴会,从未听到皇帝议论治国理政的计划与策略,只是讲一些平时

  • 包拯的后代现在如何?35代后人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拯后人现状图解,包拯的后代都有哪些,包拯后代现在怎样

    在《包青天》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忠臣包拯,包拯在这么长的岁月当中都是清廉忠诚的代表人物,包拯在百姓的心中就是为民请命的好官,对待案件也是公正严谨,不因为任何的权势而屈服。在朝廷的百官当中,包拯是一位在自己的职位上尽职尽责的好官,也是百官的榜样,带领百官尽职尽责。悲惨童年‍包拯是生活在富庶的宋朝,古书上说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干了什么荒唐事,被废了太子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知道后勃然大怒,送这个乐童去了极乐世界。李承乾被骂得狗血淋头,太子位差点不保。就这他还不思悔改,反而在东宫为称心建了一座灵堂,还为他塑像,让宫人日夜焚香祭奠,追赠官爵,常常为失去称心而泪流满面,还装病几个月都不上班。《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太常乐人年十余岁,美姿容,善歌舞,承乾特加宠幸,号

  • 元世祖忽必烈,四方无虞,民康物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民康物阜的意思,物阜民康最新消息,民康物阜下联是什么

    郝经在中统元年(1260年)农历十一月给南宋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书信《再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中对元世祖忽必烈的评价是:“今主上应期开运,资赋英明,喜衣冠,崇礼乐,乐贤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为诸王推戴。稽诸气数,观其德度,汉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 (“汉高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高祖”为庙号,“

  •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天自觉回来,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太宗放走390名死囚,唐太宗去世各国的情况,唐太宗放400死囚回家过年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自古以来,宽厚待人的统治者比起独裁残暴的统治者更能得民心。唐太宗曾经放了390名死囚回家探亲,放行的时候唐太宗与死囚们约定次年的秋天那些死囚会自觉地回来,这种宽大的政策换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抢来的皇位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是个颇有政绩的皇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唐朝迎来了

  • 只做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看看他在北京42天都干了哪些愚蠢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1644年的春天,李自成终于打到了北京城,当时的政府也是太腐败了,还不得人心,所以当李自成率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入城时居然还受到了京城人们的欢迎,这待遇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李自成打江山容易,却守不住,他一共坐了42天皇帝,就被赶走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从当初受人爱戴到逃跑的过程中,下面这些事使他很快就落

  • 唐朝后期为什么无法彻底解决河北几个藩镇割据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河北藩镇割据,河北藩镇,唐朝的藩镇割据怎么形成的

    天宝十四年年安史之乱,唐朝的统治由盛转衰,虽然经过八年战乱后被平定,但仍有大部分安史余党盘踞于河朔一带,也就是现今的河北一带,发展壮大,割据一方,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河北地区的藩镇割据直到唐朝灭亡一直难以被解决。一、唐朝藩镇问题形成的背景 首先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虽然是藩镇问题的直接原因,但藩镇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