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往前一追溯,就要从嬴政建立大秦帝国的公元前221年往前“快进“517年,一下子就到了平王东迁了。看到这您内心是不是有些“诧异”了,有些恍惚了,这么多年呢?是呀,秦国嬴政之前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var1]
平王东迁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对历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秦国的祖先其实在西周时代就一直在现今甘肃礼县附近养马,名为“非子”,因为养马养得好,时任周朝“一把手”周孝王对非子甚是满意,就想把当时非子的驻地分封给非子,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把现今甘肃清水县一带分封给非子了。
但是您注意,这个分封不是将非子封为诸侯,而是让他保有那块的土地,养马兼职抵抗当时西北少数民族“西戎”的入侵,官职是为“大夫”。
秦国正式成为真正的诸侯要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和周平王的“平王东迁”说起了。
那会儿秦国嬴氏已经在甘肃辛苦耕耘了100多年。周幽王被西戎和申国联手“做掉”,周朝都城镐京几乎变为了一座废城。周平王看到这种情况没办法,决定东迁到洛阳,以躲避西戎的骚扰。
当时护送周平王东迁的就是咱们之前经常提及的郑庄公的老爹郑武公,还有谁呢?秦国当时的大夫秦襄公。
[var1]
秦国经过500年征战,终于脱颖而出
这个秦襄公能够接替父亲秦庄公继位也有些偶然,本来秦庄公应该传位给长子也就是秦襄公的大哥世父,可是世父就想干一件事,跟西戎打仗(这是他们嬴氏一族的本职工作之一),就把这个位子给了秦襄公。
秦襄公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大夫了。他当了秦国嬴氏的领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妹妹嫁给了西戎一个王(西戎丰王)为妻,这样缓解了秦国当时周边环境。然后又做了一件事,将秦国都城迁到了汧(陕西省陇县南边),以此躲避西戎的骚扰,能够发展生息。
周幽王在被西戎和申国联手“做掉”时,曾经召集各路诸侯前来救援,但是大家都当没看见。人家秦襄公可不这么想,马上发兵前来救援,虽然“赶了个晚集”,但是毕竟来了,也算是有功之臣。
[var1]
周平王对秦襄公的“殷切嘱托”影响了历史走向
周平王决定东迁,秦襄公又派兵护送,让周平王内心温暖了很多,心想这些诸侯都是“见人下菜碟”,没想到这西垂之地的一个管马的大夫确实中心耿耿。这心里一激动,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周平王叫来秦襄公,指着身后广袤的黄土高坡说:“西戎不是东西,把咱们岐山一带都占据了,秦国要是能把这些土地都抢回来,那么这些土地就都归你们秦国所有。”
估计呀周平王也就是这么一说,他觉得秦襄公也没那么大本事把这些土地都收回了。可是秦襄公知此,终于成为与其他各路诸侯平起平坐的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诸侯了(尽管是当时最弱小的)。
秦襄公接受了这份“赏赐”,开始了嬴氏在西北地区的苦心经营。他们俯首农桑,西征讨伐,经过了500年艰苦努力,终于迎来的嬴政六合一统。
我们现代人一说便是秦始皇如何如何,但是往往忽略了嬴政之前秦国诸王对秦国的贡献。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个逐渐积累、厚积而薄发的过程的。
[var1]
秦国自秦襄公之后,终于开始参与“权力的游戏”
我想,对于个人也好,国家也罢,都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经过辛苦的“原始”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成就。咱们当今社会过于浮躁,大家都想今天晚上买彩票,明天就中500万,达到致富的目的。但是这种想法终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
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抓铁有痕,秦国的发展也会给大家一些启示。咱们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见今,看历史要是能学到一些知识,有一些新的启示,也不枉历史那斑驳的“书页”一页页的在眼前划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