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祁县下王庄出土的战国布币

祁县下王庄出土的战国布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60 更新时间:2024/1/16 19:52:51

物》 1972年04期

傅淑敏

1961年冬,祁县子洪镇下庄村西修公路刨土时发现一个绳纹陶罐,罐内装满了战国货币,共重24.5公斤。这批货币都是平首方足布,保存完好,铭文清晰。它对于研究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了解当时社会的历史、地理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一、出土布币的型式和国别

下王庄出土布币型式全部为平首、平肩、梯形裆、方足。长4.4——4.6厘米,宽2.2——2.7厘米,一般重6克左右,最轻的4.8克,最重的7.5克。周围有郭。面部中间从首至裆有一道竖纹,文字在两侧,但也有在竖纹中间的,如露布。背面中间竖纹和面部相同,腹部两侧各有一道斜出的竖纹直通足部,个别的腹部两侧有成八字形短竖纹,如邬布。另有一枚平阳布背面有两道竖纹。铭文表示布币铸造的地名。发现的这批布币中,有赵、韩,魏、燕以及一时无法肯定国属的共二十九种,列表于后。

二、几枚布币文字的考释

布币文字中,有几个前人没有解释或释的不够妥当的,现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圣成,《钱汇》释畿城,《钱略》释隰邮。按照成就是隰成,古代土阜相通,如疆、,陛、埕,堰、隰,墀、麝通用;圣为隰的省文,隰成《汉书·地理志》属西河郡,《水经注》∶“离石水又南出西转迳隰城县故城南。”《大清一统志》∶“隰成废县在今汾州府永宁州西。”永宁州,今离石县。

郄,许多人释梁邑二字,其实是一个字,应释为梁。大梁司寇鼎梁字作碍,上乐床鼎梁字作辣,都可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国名或城邑名往往加邑旁,如畿作邾,楚作影,齐作祁。布币中所谓彘邑、盟邑、朱邑等,都应当是娜、酆、邪。邳,就是魏都大梁,现在河南开封市,邵币应是魏惠王九年(前362年)迁都大梁以后所铸。

齐贝,《癖谈》释贝丘,也有释文贝的,都不确。个是稀的省文,玺印中郁字齐旁作令,丁福保《释冬》中曾列举了五例证明是齐字。但他又认为“古以员为货币,齐贝者即齐邑之货币也。”此说不妥。布币文字都是铸币的地名,齐贝似不应例外。是否当时三晋有地名齐贝,可以继续研究。

酆,《钱汇》释邓或酆,《文字考》释卢邑,都缺少根据。盟就是金文中的铸字,如楚铸客盘作盟,因素作婴,舍肯鼎作瓮。春秋时有铸国,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但迄未发现过山东出的布币,布币上的铸可能是三晋地名。

TT阳,TT字不识,是否就是《古钱大辞典》图八著录的丌阳,尚待继续探讨。

平阳,在今山西临汾,曾为韩的都城,据《史记·韩世家》“(韩)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平阳。”另据《史记·始皇本纪》“十三年(前234年)桓髓攻赵平阳。”《正义》“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相州临漳县西二十五里’,又云‘平阳,战国时属韩,后属赵’。”但一般认为平阳布应是韩的平阳布。这是从魏都安邑、大梁,赵都晋阳、邯郸都出有布币来推测,韩都平阳也应有铸币。平阳属赵后,是否也有铸币尚难肯定。平阳和祁相距较近,商业来往较多,所以祁县出土平阳布数量最多。

祁县出土的布币中,平阳、中都、同是、北屈、蠲、文阳、邾等七种布币背面均有文字,如一、二、三、五、六、九、十、十六等字。这七种布币的重量、大小基本一致,因此,这些数字不可能是表示币值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尚待探讨。

三、布币埋藏的年代

祁县,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后被秦占领。祁县下王庄出土的布币全部是方足布,形制较晚,应是赵国的埋藏,时间不会迟至秦占祁之后,否则,应该有秦币同出。

如永济薛家崖出土的战国铜器中有安阳、平阳、晋阳、彩等方足布与秦半两同出,说明其时代在秦占领永济(蒲坂)之后。祁县出土的这几十斤布币中,没有一枚秦币,由此可以判断它的埋藏时间应在秦占领祁县之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祁县下王庄出土的布币中没有一枚安阳布,这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安阳即汉代的西安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在打败林胡、楼烦以后,攻占了这块地方。但赵国究竟什么时候起开始在安阳铸币,未见确切记载。从目前所知,安阳布的流通范围很广,山西的阳高、永济,内蒙古的包头、凉城,河北的水,石家庄、易县,辽宁的朝阳、义县,河南郑州,吉林辑安等地都有安阳布出土,数量也很多。而祁县下王庄发现的这批布币中恰恰没有安阳布,这决不是个偶然的问题。由此,可以推断它的埋藏时间不会晚于赵国占领安阳和在安阳开始铸币之后,即约公元前300年或稍后一些。

[var1]

[var1]

[var1]

[var1]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宁可西征秦国,也不东渡日本:春秋越国的争霸模式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吴越争霸实在是太著名了。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不知出现在多少中学生的作文中。但今天,我们要讲讲卧薪尝胆之后的故事。01吴越两国的语言与中原和楚地都不相同,吴越之间也有差别。吴称姬姓,攀附西周时代的分封到江南的虞国旁支夨(cè)国,以交好晋国制楚;越称芈姓,攀附越章王之国,交好楚国怼吴国。所以吴越

  •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85年,燕国王宫,燕昭王单独召见乐毅。“寡人改革已经十年,如今我国已经兵强马壮,我想伐齐,爱卿可有对策?”“齐国原本就有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如果以我一国之力不可能单独打败齐国。”“爱卿可有对策?”“如果大王一定要攻打它,我们可以联合赵国、楚国、魏国以及秦国一起。”“甚好,爱卿可否

  • 大年初一,春秋战国国君们开始了“审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滑县审计局)[var1]

  • 战国戎人马车:它自两千多年的秦人牧马之地驶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如果说文化名山关山是一座散发着唐宋味道的显性文化血脉,那么深藏在大地之下现已揭开神秘面纱的马家塬战国墓葬,则代表着西戎文化的隐形血脉。墓葬中出土的戎人马车,似乎让我们听到戎人血脉里奔腾着马蹄的声音……“让文物活起来”,2022年9月14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严格依照

  • 春秋末期,楚国为何差点被灭国?后世史官:这对楚国其实是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位客人名叫申包胥,他是楚国的一个大臣。就在申包胥来到秦国之前,楚国那边刚刚发生了一场剧变:以兵圣孙武为首的吴国,五战五胜,从吴楚两国边境,一口气攻入楚国腹地,最后更是攻占了楚国王都。此时的楚国,显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如果继续打下去,楚国铁定会被灭国。要是那样的话,后来也就没有什么

  • 战国时期的燕国,巅峰时期到底有多强盛?差点把齐国打到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刚刚登基的燕国国君燕昭王,向国内著名的大贤者郭隗求教,如何才能为燕国招揽优秀的人才,让燕国强大起来。对于燕昭王的这个问题,郭隗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这个故事大致就是说,以前有位国王想买千里马,但是又不知道去哪里买。后来,有个人主动跑来,说自己有路子,然后

  • 三国第一纵横家,最早预见三国鼎立,孙权说他比苏秦张仪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在汉津与关羽水军会和了。我们都知道,战船的速度比步兵要快很多,又时为秋天,秋水上涨,船速更快,顺水而下,船速能达到120里到140里,比刘备步兵带着老百姓一起走的蜗牛速度要快上十倍,而从襄阳到汉津的水路,最多只比陆路远一倍,为何两支部队能在汉津汇合呢?[var1]刘备

  • 刺客荆轲之谜:他没打算杀掉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荆轲刺秦的故事妇孺皆知。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委托,企图暗杀秦王,但以失败告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和卷八十六《刺客列传》分别从秦王和刺客荆轲的角度记述了这一事件。特别是在《刺客列传》中,荆轲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著名刺客之一被列在最后。此外,《战国策·燕策》有一段与

  • 吴国夫差矛、越国勾践剑,怎么会出现在楚国墓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夫差矛和勾践剑,分别是吴越两国的神兵利器。有意思的是,这两件兵器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山和望山的楚墓,两墓相距不过两千米。曾经在历史叱咤风云的两件顶级兵器,最终出现在楚国,着实令人费解。1965年冬天,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

  • 秦王要吃公鸡蛋,下令大臣三天找到,大臣7岁孙子: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皇帝有时候也会出幺蛾子,提一些不合逻辑、根本做不到的事,故意为难大臣,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大臣们的应变能力了。比如,秦王就曾提过一个极其无理的要求:他要吃公鸡蛋,给三天时间让大臣给他找到。否则,杀头、满门抄斩都是意料中的事。[var1] 摆明找茬 很明显,这是秦王在故意找茬,想处罚某个臣子,不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