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西域驻军2万,比宋朝西北驻军几十万都管用,凭借的是什么?

唐朝西域驻军2万,比宋朝西北驻军几十万都管用,凭借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47 更新时间:2024/3/10 4:17:02

虽然唐并称,但是在军事建设上宋朝远远不如唐朝,军队所体现出来的战斗力也有天壤之别。说实话,唐朝在西域的2万驻军如果和宋军相遇,基本上可以将宋军几十万大军打的屁滚尿流。

肯定有些人读到这里有点不服气。

想想吧,女真人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的时候,他们可是一群处于比较原始的社会状态的渔猎民族,除了有马骑,装备铁制武器之外,和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人数也很少,在造反的初期只有几千人。就是这群人数少、装备落后的女真民族士兵,竟然获得了“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称号。

唐朝2万西域驻军的战斗力,怎么着也得比白山黑水间崛起的上万女真士兵战斗力要强的多的多了。

也让唐朝有能力仅靠2万人就可以控制1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域,同时还能够代表唐朝周边扩张,压制那些不服的国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盛唐时期西域地区也有科举考试,考试卷子也是长安出的题,考得好的也能到长安当官!

唐朝军队之所以战斗力强,是因为在早期奉行了完备的府兵制度,到了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度破产的时候又执行了比较严格的募兵制度,又继续让唐朝军队保持着比较强大的战斗力。

先说一下府兵制度。

府兵制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根据《后魏书》的记载:“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府兵。(大统十六年)”

也就是说,在大统16年政府就把当时国内中产阶级以上的老百姓统计了一下作为主要的兵源。平时他们种地,到了战争的时候,他们就在朝廷的征召之下自己准备武器装备去打仗。

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辞》讲的就是一位家里没有青壮年男丁的府兵家庭的成年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那么,从《木兰辞》这首北朝民歌中也不难发现,府兵家庭不仅男子要练习武艺,就算是女子也会接受军事训练。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人再结合比较优越的家庭条件,使他们单兵战斗能力极强,人人都是熟练掌握杀人技的功夫高手!

这一点到了唐朝的时候,随着府兵制的制度得到完善,体现的就更明显了。

唐朝的府兵制得益于改朝换代之后大唐政府掌握了巨量的土地资源,然后实行均田制,从而产生了一个数量非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这个群体每个家庭平均5口人左右,可以分得100亩地。

在当时,一亩地大约是产200斤粮食,100亩地每年正常情况下可以产2万斤粮食,平均每人大约能够得到4000斤的口粮。所以,除去自己吃之外,这些口粮还可以用来养马、牛、鸡、猪、狗等牲畜,从而得到一个比较丰富的蛋白质来源,使他们保证强壮的体格。

而他们在得到土地之后要行使保卫大唐朝廷甚至对外用兵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这些人虽然战时为兵平时为民,也继承了从北朝时期就形成的尚武之风。以至于世民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军队:今中华强强夷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敌蛮骑数万!

意思是,他手底下的这帮府兵,只要拿出一千人就能够打败几万名草原士兵,一个打几十个。

当然了,这个一个打几十个肯定是团队作战,通过唐军之间的互相配合冲垮草原军队疏散的阵型。然后,在依靠个人极强的武功秒杀落单的敌人,从而实现一千人打败几万人的战场奇迹。

募兵制。

府兵制执行的好有一个前提,不能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会导致贫富差距大,作为府兵的中产阶级家庭迅速贫困化。而与此同时府兵制不仅需要军人有丰富的粮食和肉类保证身体的强壮,同时他们在战争的时候也需要自己准备马匹、武器装备,当这些人由于土地兼并贫困化之后,显然也没有能力保持唐朝初年时期的战斗力了,物质条件已经不允许。

所以,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废除了府兵制,转而执行募兵制。

募兵制的好处是,唐朝政府出钱武装招募的士兵,而这些士兵可以常年在军中服役,理论上有更多的时间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也许在单兵格斗能力上比不上唐朝初年的府兵制,但是士兵之间的互相配合会更胜一筹,一个执行的比较彻底的募兵制能够继续保持唐军的战斗。

所以,在唐玄宗时期驻扎在安西地区的2万唐军依然能够对周边国家形成一定的军事优势。

这个时候,唐朝的士兵只要参军就能够得到比较丰厚的军饷。而且,越接近边疆军饷越高,在《长安12个时辰》这部电视剧中就曾经给大家科普一名在陇右当兵的唐军士兵,他的工资能够达到长安城守军的好几倍。

这还仅仅是军饷,不要忘了大唐对外开边战争所获得战利品也是士兵们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安西地区的大唐军队经常在高仙芝的领导之下去敲打那些不服气的小国,所获的战利品就分给了参战的将士们,所以安西军的战斗意愿特别强。

而这种时常进行的战争只要不玩脱了,反而会加强安西军唐朝军队在西域地区的威望和周边各小国对唐朝的畏惧,进一步提高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控制能力。

同时,也树立了唐朝军队强大的民族自豪感。

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带来的战斗力加成。

安史之乱之后,虽然唐朝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但是仍然有唐军在和朝廷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镇守在这里。

这个时候已经和军饷没什么关系了,他们的坚守是因为大唐的荣耀。

总结:

唐朝军队之所以仅靠2万就能控制西域地区,除了府兵制和募兵制,保了唐军的战斗力之外,还有就是当时的唐朝军队拥有对大唐的向心力。

再说宋朝。

宋朝虽然在西北地区驻军几十万,但是在面对西夏的时候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战略优势。

也许在进行堡垒推进战术的时候,宋军能够获得一定的优势和主动权,但是在跨区域远征或者野地浪战的时候,宋军面对总人口只不过几十万的西夏,还经常会被打败。所以,当西夏崛起之后宋朝不得不像当年的澶渊之盟给辽国保护费那样,每年也要给西夏保护费,换取边境上的和平。

对宋朝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几十万军队看上去不少,能起到作用的却不多,因为宋军缺少唐军的两样东西,丰厚的收入和精气神。

宋军的收入。

在当时宋军的最高收入能达到1000钱。

这是什么概念呢?

如果去给大户人家做仆人或者以打柴为生,每天的收入大约是100文,一个月就是3000文钱,可以达到宋朝普通士兵最高收入的三倍。

所以,相对于唐朝那种以府兵制让参加府兵制的家庭达到中等人家收入,或者依靠当职业军人获得体面收入,宋朝的士兵过的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绝大多数士兵是挣不上每个月1000文钱的。

宋朝的时候有个规定,个子越高给的工资越高,要想挣到1000文钱身高必须得达到5尺8寸以上。如果身高在五尺七寸到五尺八寸之间,月收入就降低到了700文钱。五尺六寸到五尺七寸之间月收入下降到了500文钱,如果身高在5尺2寸以下,只包吃包住一文钱都没有。

宋朝的时候一尺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1.68厘米,5尺8寸大约相当于1米84,超过了今天世界上最高的国家荷兰人的平均身高。

也就是,如果以这个身高来招兵的话,就算是去荷兰招兵也能刷下去一大半人。

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拿不到1000文钱的月收入,大部分人每个月的收入应该在300-500文左右。

相比之下,普通劳动者的月收入相当于普通宋朝士兵的6~10倍。但是这些士兵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因为宋朝招兵主要招的就是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说白了就是给他们一个能够解决一定的温饱问题的归宿罢了。

显然,这种招聘方式也让宋军整体的素质非常低,体格远远比不上唐朝军队,武功就更差了。

曾经西北地区驻扎的军队在接受检阅的时候,大部分人连长矛都举不起来,能举着长矛往前戳个五六下就算合格了。这样的军队就算有几百万,在战场的作用也比不上得到严格军事训练的1万唐军。

精气神不足。

大唐的军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同时社会对于唐朝军人也是比较尊敬的,读书人都想上战场跟敌人打一仗。

所谓,“宁为百户长,胜做一书生。”

但是,宋朝的军队就麻烦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丁“。当兵就是为了吃饱饭,别的就甭扯了。士兵在作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大局观,曾经发生过宋军弓弩手在战场上向将领讨赏的奇葩事情。

这种军队打顺风战还行,一旦遇到苦战,或者发现对方不好惹,就会做鸟兽散,遥想唐朝安史之乱之后西域地区的唐军在和朝廷失去联系的几十年内仍然坚守,真是有天壤之别。

所以,宋朝西北地区的几十万军队,还真是远远比不上驻扎在西域的2万唐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代诞生的史上首家“足球俱乐部”,却让蹴鞠运动淡出了大众视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存在,伴随着文人政府的高度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成为了中国封建时代市民文化的巅峰时期。市民阶级的形成也带来了旺盛的娱乐需求,许多如今的曲艺形式都起源于宋朝。除了曲艺艺术之外,宋代还成为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巅峰,在小说《水浒传》中,北宋市民俨然将蹴鞠、摔跤等体育

  •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唐诗,仅仅四句,却写出了孤独的至高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每天分享传统文化精华。关注不迷路。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从此之后,藩镇成为了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块心病,却始终无法根除。很多人将安史之乱的缘由归结为唐玄宗的昏庸无能,选择安禄山镇边。这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因为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安禄山是最佳人选。安禄山狡猾归狡猾,却也实实在在有能力。他至少会六

  • 岳飞后人霖33代岳挺,秉承先祖遗志,豪气冲天,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画像因为南宋时期,岳飛遇难后,子女及亲属情况,想必大家也是都很清楚,后续历经多个不太平的时代,祖上许多是移民到不同地区定居。家谱民國时期,时逢,徐州有户农家的孩子,名叫.岳徳功,是岳飛三子岳霖嫡系后代31代,后来改名为“岳天”,年轻气盛,志存高远,先后参加1939年昆仑关,1942年中國远征,于

  • 朱元璋的数十万子孙,终于把明朝吃的国破家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除了太子朱标之外的23个儿子都封为亲王,十几个女儿都封为公主。亲王世袭,不降爵位,亲王的世子将来承袭亲王爵位,其他儿子降一等封为郡王,郡王的世子世袭郡王,其他的儿子全部封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最低的第八等是奉国中尉。亲王一开始年俸禄是5万石粮食,5万石是什么概念?约等于2.5万两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沈万三回了三字,保全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都传说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其实他的聚宝盆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字:勤劳。一分的胆量加上九分的勤劳,才使得沈万三成为乱世中富可敌国的巨商。然而改朝换代的时候,富商往往是最容易被继任王朝盯上的。朱元璋建国后,便盯上这个大财主。据说,朱元璋修筑南京城墙,资金不够,希望沈万三能够割肉放血。沈万三十分豪爽的拿

  • 史上最冤枉!宋太宗:“看到你名字就来气,流放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这位倒霉的仁兄之前,我们得先从一个官二代诈骗犯聊起。北宋宋太宗时期,有个叫李飞雄的人,名字挺洒脱霸气,可从小干的事儿却没有半点对得起这个名字。虽说是个官二代,可从小就不学好,偷鸡摸狗那是常事。比如第一次去见岳父,换别的人,那肯定是规规矩矩、毕恭毕敬,但这家伙从头到尾吊儿郎当不说,走的时候还“顺手”

  • 太子朱标有何实力?为何25个兄弟没人和他争皇位,连朱棣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建文帝登基后。由于害怕各地藩王的叔叔们反对自己。听信于他人,开始强力削藩,这才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最终建文帝朱允炆丢了皇位,而朱棣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造反成为帝王的藩王。朱棣能征善战,他能夺取建文帝的江山,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他太过于强大了。其实,朱棣夺取皇位还要感谢朱元璋。因

  • 朱元璋留下的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害惨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代人看来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进步,但在历史长河中,封建制度能存在这么长时间是有一定道理的。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它的中央集权性愈发强烈,封建君主是封建制度的顶点,是所有人民应该服从的共主

  • 朱元璋发问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答4字多年后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刘伯温的话语,往往准确的让人不得不说服,甚至连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有礼貌的第三,对他而言,更是深信不疑。有一天朱元璋正在吃饼干,只是咬一口,就听到到刘伯温闻门外,朱元璋便将倒装的饼干装进碗里。朱元璋试探性地问刘伯温,看看碗里有什么。刘伯温捏了一下,说道:“回到皇上,这个碗是一块饼干,但是不完整,刚

  • 宋仁宗将安抚使文阶官职换为武官,范仲淹为何拒绝接受这一任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十月,为了方便应对西夏的威胁,宋廷分陕西为四路,派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四位文臣出任安抚使,掌管各路的军、民事务,再由四位武官担任安抚副使。半年以后,庆历二年(1042年)四月,在宰相吕夷简的极力主张下,宋仁宗下诏将这四位安抚使换为观察使,而观察使为武阶官职。吕夷简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