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最惊艳的一首唐诗,仅仅四句,却写出了孤独的至高境界!

史上最惊艳的一首唐诗,仅仅四句,却写出了孤独的至高境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43 更新时间:2024/2/7 16:46:29

每天分享传统文化精华。

关注不迷路。

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

从此之后,藩镇成为了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块心病,却始终无法根除。

很多人将安史之乱的缘由归结为唐玄宗的昏庸无能,选择安禄山镇边。

这不过是事后诸葛亮

因为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安禄山是最佳人选。

安禄山狡猾归狡猾,却也实实在在有能力。

他至少会六种语言,而且能够安定当地的少数民族。

实际上,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前几年,就在怛罗斯与阿拉伯帝国进行了战斗,结果不分胜负。

这一场战斗直接将唐朝的国内矛盾激化,而安禄山乘势而起。

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中央对地方采取的是安抚政策,只要表面上服从就可以。

即便如此,仍有有识之士,想要实现抱负,实现真正的统一。

就在唐顺宗继位之后,有一个叫王叔文的人,动了变法,想要削弱藩镇实力,将兵权收归中央。

兵权是藩镇的命根子。

王叔文的提议一下子捅了马蜂窝。

于是藩镇开始向唐朝中央施压,而王叔文的变法建议也没有得到朝中人士的赞同,结果失败了。

原本支持变法的唐顺宗只好禅位给儿子宪宗。

唐宪宗为了安抚内外大臣,就将支持王叔文的大臣们全部贬谪,其中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人——

他就是柳宗元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员外司马,这是一个闲职。

柳宗元到任之后,由于是贬谪到此,自然不受待见,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无奈之下,柳宗元只好借住在佛寺,勉强度日。

有那么两句诗写得好: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柳宗元官场失意,只好用诗歌来抒发内心的苦闷。

诗歌是痛苦的产物,柳宗元现存的五百多篇诗文中有一半以上创作于永州。

有了这个背景,就会对他的诗歌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在柳宗元所有的诗歌里面,最著名就是这首诗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表面意思是说:

大雪之后,天地白茫茫一片,既没有鸟的影子,也没有人的踪迹,只有一个老人穿着斗笠在垂钓。

这境界高吗?

当然高。

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前两句铺陈得非常成功,大雪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再飞翔,人也不再外出。

这给人的感觉就是静的可怕。

这个时候环境越安静,不论看到什么,都会十分扎眼。

于是乎,一个垂钓的老者出现了。

这个老者到底怎么样呢?

实际上,整个环境就是老者内心情感的外化:

孤独、寂寥。

那么问题来了,老者是谁呢?

老者,其实就是柳宗元自己。

来到永州的柳宗元孤苦无依,但是仍旧坚定自己的信念,哪怕外面的风暴这样冷酷无情。

这首诗结合诗人的遭遇,诗中透露着侵入骨髓的孤独。说是写出孤独的至高境界,一点都不为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岳飞后人霖33代岳挺,秉承先祖遗志,豪气冲天,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画像因为南宋时期,岳飛遇难后,子女及亲属情况,想必大家也是都很清楚,后续历经多个不太平的时代,祖上许多是移民到不同地区定居。家谱民國时期,时逢,徐州有户农家的孩子,名叫.岳徳功,是岳飛三子岳霖嫡系后代31代,后来改名为“岳天”,年轻气盛,志存高远,先后参加1939年昆仑关,1942年中國远征,于

  • 朱元璋的数十万子孙,终于把明朝吃的国破家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除了太子朱标之外的23个儿子都封为亲王,十几个女儿都封为公主。亲王世袭,不降爵位,亲王的世子将来承袭亲王爵位,其他儿子降一等封为郡王,郡王的世子世袭郡王,其他的儿子全部封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最低的第八等是奉国中尉。亲王一开始年俸禄是5万石粮食,5万石是什么概念?约等于2.5万两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沈万三回了三字,保全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都传说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其实他的聚宝盆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字:勤劳。一分的胆量加上九分的勤劳,才使得沈万三成为乱世中富可敌国的巨商。然而改朝换代的时候,富商往往是最容易被继任王朝盯上的。朱元璋建国后,便盯上这个大财主。据说,朱元璋修筑南京城墙,资金不够,希望沈万三能够割肉放血。沈万三十分豪爽的拿

  • 史上最冤枉!宋太宗:“看到你名字就来气,流放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这位倒霉的仁兄之前,我们得先从一个官二代诈骗犯聊起。北宋宋太宗时期,有个叫李飞雄的人,名字挺洒脱霸气,可从小干的事儿却没有半点对得起这个名字。虽说是个官二代,可从小就不学好,偷鸡摸狗那是常事。比如第一次去见岳父,换别的人,那肯定是规规矩矩、毕恭毕敬,但这家伙从头到尾吊儿郎当不说,走的时候还“顺手”

  • 太子朱标有何实力?为何25个兄弟没人和他争皇位,连朱棣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建文帝登基后。由于害怕各地藩王的叔叔们反对自己。听信于他人,开始强力削藩,这才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最终建文帝朱允炆丢了皇位,而朱棣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造反成为帝王的藩王。朱棣能征善战,他能夺取建文帝的江山,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他太过于强大了。其实,朱棣夺取皇位还要感谢朱元璋。因

  • 朱元璋留下的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害惨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代人看来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进步,但在历史长河中,封建制度能存在这么长时间是有一定道理的。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它的中央集权性愈发强烈,封建君主是封建制度的顶点,是所有人民应该服从的共主

  • 朱元璋发问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答4字多年后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刘伯温的话语,往往准确的让人不得不说服,甚至连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有礼貌的第三,对他而言,更是深信不疑。有一天朱元璋正在吃饼干,只是咬一口,就听到到刘伯温闻门外,朱元璋便将倒装的饼干装进碗里。朱元璋试探性地问刘伯温,看看碗里有什么。刘伯温捏了一下,说道:“回到皇上,这个碗是一块饼干,但是不完整,刚

  • 宋仁宗将安抚使文阶官职换为武官,范仲淹为何拒绝接受这一任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十月,为了方便应对西夏的威胁,宋廷分陕西为四路,派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四位文臣出任安抚使,掌管各路的军、民事务,再由四位武官担任安抚副使。半年以后,庆历二年(1042年)四月,在宰相吕夷简的极力主张下,宋仁宗下诏将这四位安抚使换为观察使,而观察使为武阶官职。吕夷简为什么

  • 宋元时期的泉州富商蒲寿庚家族,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贬为奴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蒲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在泉州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成为泉州一城的霸主,与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蒲寿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蒲寿庚祖上原为西域阿拉伯人,他自幼跟随家父生活在中国广州,他的父亲蒲开宗因贸易有功,还担任过南宋朝廷授予他的承节郎一职。公元1271年,蒲氏家族举家迁至泉州。泉州在宋代是中国第一大港口,不

  • 宋朝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在古代养活一支骑兵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战马不是想养就能养的。古代的骑兵通常是一个人配备2匹或者3匹战马,即使对轻骑兵来说,只配备2匹马也是很穷酸的配置。因为马的耐力和负重能力并不突出,而骑兵本人,加上武器盔甲和粮草的负重是非常大的,所以往往还需要第3匹战马来负责装载物资。不然你的骑兵部队就只能步行牵着两匹马行军了,骑兵部队也就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