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朝声名狼藉除篡位外还有五胡乱华、鲜卑南下、傀儡迭出等原因

晋朝声名狼藉除篡位外还有五胡乱华、鲜卑南下、傀儡迭出等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4/1/18 22:36:56

西晋王朝52年,东晋王朝104年,不谈有什么荣耀可言,简直写满了屈辱与无耻。我们可以简单列举一下。

司马懿屠辽东,导致鲜卑南下

鲜卑人过去在更北边的草原上生存,那地方冰天雪地,很不适合生存。因此他们多次尝试过南下,可惜有曹操和他的子孙在,这事儿压根办不到。

可到了魏明帝曹叡病重的时候,辽东公孙渊起兵反抗曹魏。这下曹叡不答应了,二话不说,就派司马懿前去平定内乱。

司马懿到了以后,三下五除二,就把公孙渊给灭了。但是这个时候司马懿没立马回去复命,而是干了一堆惨绝人寰的事情。

首先,司马懿将辽东地区所有超过15岁的男子都给宰了。这么一来辽东地区就没有成年男子了。

司马懿

其次,司马懿将辽东所有官员都给宰了,他们是支持公孙渊独立的,因此被宰了似乎也不可惜,关键是,司马懿也不派遣新的官员来这儿。

再者,司马懿没有留下镇守辽东的兵马,就带着主力大军班师回朝了!留下偌大的辽东谁来镇守?

这么一搞,辽东地区没有成年男子,没有管事的官员,更没有保家卫国的军队,俨然成了一片荒地。

鲜卑人南下放羊的时候,一眼就瞅见了辽东地区空旷的场景,二话不说就带着族人南下取暖了。这为后来鲜卑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司马懿只顾着自己回去抢班夺权,咋不考虑一下辽东的未来呢?

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

这事儿就更糟心了。司马昭灭了蜀汉,为儿子司马炎扫清了登基的障碍。司马炎则灭了东吴,完成了天下大一统。

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儿,可大一统才不过20年而已,西晋王朝就彻底乱套了。原因比较长:司马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司马衷智力低下,所以一直都是皇后贾南风在主政。而贾南风过分霸道,胡作非为,再加上毒杀了太子司马遹,直接导致司马家的各路王爷一个个起兵发飙。

司马遹

其实这帮司马家的王爷们,倒不是真心为了给司马遹报仇,主要就是想要掌权。先后参与起兵的司马家的王爷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

还有一堆司马家的王爷跟着他们起来闹事,直接导致天下大乱。西晋这个时候才统一了20年而已,结果就再次分崩离析了。这就是著名的西晋八王之乱。

西晋乱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北方的各路胡族们虎视眈眈已久,早就在等机会了。这下好了,机会直接送上门,人家会傻站着不来吗?

五胡乱华示意图

因此,趁着八王之乱把天下打了个稀巴烂的当口,匈奴、羌、鲜卑、氐、羯等多个胡族先后进入中原,直接把中原给搅得天翻地覆了!这就是著名的五胡乱华,当然了现在似乎改口了,称之为五胡入华了。

五胡入华对中原人士有多大影响呢?过去北方至少有2000万左右的汉人,可是五胡入华以后,这些汉人也就最多剩下100万。你说司马家该不该骂?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把中原的有生力量都给打没了,再也无力阻止五胡南下了。

东晋104年,11个皇帝基本全是傀儡

见过一整个王朝的皇帝,全都是傀儡的吗?看看东晋你就能明白,这事儿还真能看得到。

东晋开国之君晋元帝司马睿,是王导和王敦等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扶植起来的,因此他必须要给老王家面子。结果王敦还不满意,带兵攻入建康,把47岁的司马睿给气死了。

晋明帝司马绍虽然平定了王敦之乱,但那是熬死了人家,并不是自己带兵平定的。而且他还必须要给王导面子,这就有点儿恶心了。结果他做了2年皇帝就病

了。

晋成帝司马衍,5岁登基,22岁驾崩,在位17年,大权长期由太后庾文君和外戚庾亮、庾冰等人把持。

司马岳

晋康帝司马岳,在位2年多时间,23岁就

驾崩

了。政权长期由外戚庾冰把持,没有任何作为,而且他的身体也不算健康。

晋穆帝司马聃,2岁登基,19岁

驾崩

,在位17年之久,可大权先后落在太后褚蒜子和权臣桓温的手里,他只能干瞪眼。

晋哀帝司马丕,22岁登基,25岁

驾崩

,在位3年而已。期间长期躲在后宫嗑药,大权一直由桓温把持着。

晋废帝司马奕,这谥号一听就不吉利,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以后,觉得有点丢人,所以把锅甩给了在位6年的司马奕,将其废黜为东海王。

晋简文帝司马昱,52岁登基,这么大岁数,按道理不会做傀儡了吧?可在位8个月的时间,就被桓温给活活气死了。

晋孝武帝司马曜,11岁即位,先后由桓温、褚蒜子、谢安等人执掌大权。好不容易稍微有点儿权力以后,他居然被自己的后妃用被子给捂死了。

司马德宗

晋安帝司马德宗,他是个哑巴,在位期间成为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桓玄、刘裕等人手里的棋子,被绑架着四处流浪,最终被刘裕给勒死了。

晋恭帝司马德文,刘裕所立的傀儡皇帝,主要是为了方便禅让大业,要不然他还真上不了台。禅让结束后,刘裕就找人把他给做掉了。

11个皇帝,没几个是有骨气的。这对整个东晋来说,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对华夏来说,也是非常悲哀的。因为领头人都这么怂,你觉得当时的士气能好到哪儿去呢?

祖孙三代接力篡位,曹家那帮忠臣孝子们不要面子?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可司马家把人家老曹家以及老曹家那帮忠臣孝子的脸,都给打得干干净净了!

为啥?你肯定见过篡位的,但是你见过祖孙三代人接力篡位的吗?这恐怕是头一遭吧?

司马懿抢班夺权,诛灭曹爽全族。司马师、司马昭牢牢操控军政大权,还灭了曹家一个皇帝。司马炎这才最后捡漏,建立了西晋帝国。

三国鼎立示意图

司马家三代人都能牢牢掌握住曹魏大权,这对曹魏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讽刺。曹操的那帮子孙后代里,难道就没有一个有血性的吗?

曹魏王朝历经3代英主,难道他们手底下就没有一个忠臣吗?如果有的话,为何还会被司马家三代人接力搞掉呢?

司马懿是元老,他掌权谁也没话说。可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曹魏有啥根基?他们掌权,为啥还是没多少人反对?最恶心的人就是司马炎这么一个嫩头青,居然也能顺理成章地接管权力。实在是太讽刺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后,最后9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儿?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一个在历史上屹立了二百多年的大王朝,大清的朝廷有着很多官职,他们与大清的兴衰荣辱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其中,拥有最大实权之一的莫过于封疆大吏。但在大清朝覆灭后,这些风光无限的封疆大吏们都去哪儿了?他们的下场是怎样的……01 什么是封疆大吏?在看清宫剧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响亮的名号,比如封疆大

  • 唐代时期,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主要从事哪些女工作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安史之乱(755-763)以后,藩镇割据,战事频繁,兵役繁重,成年男性不免背井离乡,参与防秋,甚至客死异乡。维持家庭诸口生计的责任即落到主妇身上,这就使得不少底层女性,不得不“昼则力田,夜则纺缉”,相当辛苦。基于此,所要梳理的就是唐代女性家庭生活中的女红之责。

  • 清朝吴三桂临死留下一封密信,陈圆圆照做,结果后代幸存3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吴三桂临死前留下密信,妓女陈圆圆照做了,非但没有性命之忧,还让他的后代延续了近三百年。这位失败的藩王有何独到的眼光?这封密信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帮助清军入关,封王却欲反叛三桂的父亲是锦州总兵吴襄,而他的舅舅是祖大寿,可见吴三桂的家庭背景本就非常优渥。作为手握兵权的父亲,自然会注重培

  • 唐代中晚期以后,灶具在墓葬中出现的概率很低,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虽然画面简单,但诸多例子为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的厨事活动和庖所布局。至于墓葬中经常发现的陶瓷材质家居模型则有灶、磨、井、碓等多样组合,其中灶的出土数量当属第一。这些模型灶是古代家用灶具的缩影,为我们了解古代家庭灶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江西新干金鸡岭南朝6号墓出土

  • 李治的八个儿子有五个被武则天害死,但李弘之死史学界尚有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的八个儿子中,武则天生了其中四个,分别是:五子李弘、六子李贤、七子李显、八子李旦。萧淑妃生了一个,四子李素节。其他三个儿子都是宫人所生,也就是宫女的儿子。他们分别是:宫人刘氏所生的长子李忠,宫人郑氏所生的次子李孝,宫人杨氏所生的三子李上金。宫人生的这三个娃虽然年长,可惜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萧淑妃生

  • 回纥与突厥为世仇,唐朝击败突厥后扶持建立回纥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回纥汗国的建立与唐朝的扶持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回纥最终没有成为那个“吃水忘了挖井人”的主要原因。但是回纥也不单纯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角色,特别是在助唐朝灭亡东突厥的战争中发挥了不替代的作用。东突厥灭亡后,回纥承担起了为唐朝守护边境的责任、全力围剿后突厥残余。因此,对于这个忠心耿耿的藩属,唐朝自然要

  • 清朝外交部很忙:77年签订709个不平等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南京条约从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起,西方列强在1842~1919年间共迫使中国签定了709个不平等条约,其中英国163个,日本153个,沙俄104个,法国73个,德国47个,美国41个,比利时26个,葡萄牙13个,意大利7个,荷兰5个,奥匈帝国5个,西班牙4个,其他国家

  • 大隋二世而亡的悲哀:为废掉太子杨勇,隋文帝竟使用栽赃陷害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高颎被清除出朝廷之后,他一直力挺的皇太子杨勇就惨了,因为此时的朝廷里面,再也没有可以保护他的政治力量了。在此之后,代替高颎第一宰相之位的人,无疑就是和隋文帝夫妇一样,力挺晋王杨广的大臣杨素。由此,废长立幼也就势在必行了! 杨广收买太子宫属官,命其诬告太子谋反 关键节点,晋王杨广事先收买的一个小人物姬

  • 清朝土崩瓦解后,权势显赫的封疆大吏们,命运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驻防将军和提督是武职高官。清朝在各省险要之地派驻八旗兵,设将军、都统等官,统率所属旗兵。全国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其官阶为正一品,后改为从一品。提督,通常为各省绿营最高武官,统辖一省的陆路或水路官兵。官阶为从一品。总督和巡抚是文职高官,合称为“督抚”。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的政务、军事及经济等事务。清朝

  • 清朝最后一个格格,临终之前含泪说出皇室丑闻,川岛芳子是她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912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后,皇族除了爱新觉罗溥仪一脉之外,都纷纷被赶出了紫禁城,为了生活下去,很多爱新觉罗的后代都改了姓氏,其中大多都为金。于是,二十一世纪之后,就有很多自称爱新觉罗的后代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自然,一群群的格格们都说自己是皇族,肯定遭到人们的质疑。但是,有那么一位清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