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大唐继往开来,蒸蒸日上。可晚年的一些不合理举动,也引发了朝野的动荡。其中包括武则天称帝后召集大量男宠;扶持太平公主等人把持朝政;打算改立自己侄子为继承人,建立全新的“武周”等等。前面的还好说,迫于武则天的绝对权威,大家敢怒不敢言。可最后一点,忠于李唐的重臣们就不答应了,甚至武则天的儿子、女儿们也很不满,改立武氏,这不是坑子女吗?
许多大唐忠臣,开始了私下走动,宰相张柬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说起来张柬之和武则天有很深的渊源,就是狄仁杰多次举荐的张柬之,武则天一手提拔张柬之到宰相的。可张柬之这个人特别有气节、有毅力、有志向,这就是后来李唐江山受到威胁时,他向武则天出手的个人原因——这个名臣记挂的江山社稷远比个人私利重要的多。
张柬之这个人大器晚成,晚成到什么地步,七十多岁时才真正开始被重用。在一次朝廷考察贤良的比试中,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高居榜首,赢得了人们的赞叹。狄仁杰两次向武则天举荐他是宰相之材,武则天次次提拔,狄仁杰都觉得力度不够。后来名臣姚崇再次举荐,张柬之在武则天的提拔下成为了宰相。可以说张柬之不仅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还是武则天时期的臣子。
可晚年武则天的举措太荒诞了,自己躺在病床上,不重用子女,反而让面首张易之、张昌宗把控朝纲。这两个家伙,不仅没有任何才干,反而飞扬跋扈、坏事做尽。部下欺压长安百姓,自己攻击朝廷重臣。甚至武则天的孙女和驸马武延基,都因为非议“二张”不法之举,而被陷害致死。可想而知,这二人在武则天心中地位之高,李家人、武家人都不敢得罪。
张柬之对于这种乱象,深恶痛绝,举荐了许多忠于李唐的人统领羽林军。在一个夜晚,张柬之、薛思行、恒彦范、崔玄韪五人,发起了大名鼎鼎的“神龙政变”。张柬之等人以铲除张易之、张宗昌等奸佞小人为名,邀请武则天的儿子李显主持大局,率领羽林军冲向了武则天的寝宫,诛杀了这两个罪大恶极的面首。
武则天看着李显为首的众人,感到了深深地无力,不久宣布退位。李显即位,张柬之这个八十一岁的老翁,成就了推翻八十二岁女皇武则天的伟业。可病床上的武则天,运用自己的智慧给张柬之上了最后一课,展现了一代女皇最后的风采。
晚年的武则天十分喜欢打扮,利用粉黛遮掩自己的年迈。可是退位后的武则天不再梳妆,一次李显看到母亲苍老的面容,十分伤心。武则天趁机施展影帝级演技,诉说自己原本就是打算立李显即位的,可是他却带着张柬之做出了“神龙政变”这样的糊涂事,自己对李显这个儿子很失望。声泪俱下,好不感人。李显也是个奇葩,居然真的相信了,不仅饶恕了武三思这些人,而且还跑回去找张柬之算账去了。
正好武三思利用李显格外宠爱妻子韦后的特点,诬陷张柬之弹劾韦后乱政。唯唯诺诺的李显唯独在妻子的事上永不退让,直接就暴怒了。“神龙政变”中提着脑袋挽回李唐江山的张柬之被罢官了,赶回了老家襄阳。
已经八十一岁的张柬之,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身心打击,很快就生病了。可就是这样,张柬之还对大唐忠心耿耿,面对襄阳水患,积极组织家乡军民,抗洪救灾。国士的风采,在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一览无余。
不久后,张柬之还上书朝廷,要辞掉自己被封的“汉阳郡王”的王爵。就是这样的忠臣良士,第二年又被朝中权贵流放岭南。八十二岁的张柬之彻底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抑郁而终。奇妙的是八十一岁的张柬之逼迫八十二岁的武则天退位,第二年自己也在八十二岁的高龄辞世。
李唐的江山因这场“神龙政变”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八十多岁的张柬之和武则天,这两个垂垂老者,进行了一场旷世之争。武则天临终前,展现的女帝风采与智慧,惊艳了世人,也送走了八十二岁的张柬之。前后两年,两个足以影响一个王朝兴衰的老人,先后都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开人世。
参考资料:
《新唐书》、《旧唐书》、《中国通史纲要》、《剑桥中国隋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