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武则天都酷爱名家书法,可武则天这一做法比李世民厚道!

李世民、武则天都酷爱名家书法,可武则天这一做法比李世民厚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4/1/22 10:22:51

不光是文臣儒士,甚至一些皇帝也深谙此好,并且,他们的书法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唐代书法评论家窦臮(jì 音,同“暨”,字灵长,生卒年不详。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书法师张、王,草隶精深)著有《述书赋》一文,对从上古至南北朝到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以前)的历代书家及其作品进行了评述。

他在文中提到的喜爱书法,并有一定成就的皇帝们就有多个,如晋代的元帝、成帝、康帝、孝武帝,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梁武帝、梁简文帝、梁孝元帝,陈武帝、陈文帝、陈炀帝,唐代则有唐高祖、唐太宗、则天武后、唐睿宗、唐玄宗。

唐太宗李世民对书法非常痴迷,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作品。他在亲自撰写的《晋书·王羲之传》赞辞中评论道:钟繇“论其尽善,或有所疑”,王献之有“翰墨之病”,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等人都“誉过其实”,只有王右军王羲之“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可见,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推崇之高。

他为了搜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不惜以皇帝权威在国内各地苦苦搜求,甚至为取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派监察御史萧翼设法从辩才和尚手中骗了来,虽然赏给了辩才和尚许多财物作为补偿,但辩才和尚还是因此愁闷致死。

得到《兰亭集序》后,李世民命人临摹了多幅复制品分赠皇子及近臣。并且在他临去世前,他还拉着太子的手说,想要《兰亭集序》作为随葬品。因此,他去世后,唐高宗李治遵从他的遗愿,将《兰亭集序》的真迹作为随葬,埋入了昭陵。

虽然,李世民对书法爱好和追求值得称道,但是,他为求得《兰亭集序》,逼死辩才和尚,又将这一稀世作品带入陵寝,今天看来,确实有些不地道。为他一代贤圣皇帝的英名,添上了一个污点。

而反观常被后人贬斥的也酷爱书法的女皇则天武后,在同类事情的做法上,却比他好得多。

武则天登基后,酷爱书法的她得知凤阁侍郎王方庆,是晋朝丞相王导(也是一位书家,和王羲之同一家族,基本上处于同一时代)的第十世孙,家中保存有累代祖父二十八人的书法真迹,缉成了十一卷。

武则天就向王方庆索阅,王方庆也无话可说,把这些真迹都拿了出来,献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把这些真迹拿来后,也命人全都临摹了下来。而后,她把临摹本留在宫内,把这些真迹又重新装饰了一遍,装饰得更加精美,然后,又全部归还给了王方庆。这可是王方庆没有想到的。

虽然,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多有微词,但“君子不夺人之爱”,从这一点上看,武则天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要比李世民厚道多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大唐继往开来,蒸蒸日上。可晚年的一些不合理举动,也引发了朝野的动荡。其中包括武则天称帝后召集大量男宠;扶持太平公主等人把持朝政;打算改立自己侄子为继承人,建立全新的“武周”等等。前面的还好说,迫于武则天的绝对权威,大家敢怒不敢言。可最后一点,忠于李唐的重臣们就不答应了,甚至武则天的

  • 为什么没人提李白的婚姻和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光靠写诗就成了“仙”。唐玄宗见了他,下辇相迎,杨贵妃为他研墨。 百姓仰望,崇拜他,就像天上的月亮。他是李白。以一己之力,照耀了半个盛唐。电影《妖猫传》剧照可你知道吗,这样一个世人眼中的天才、狂生,临死前却说: 天下无人知我心。15岁年少轻狂,他写出《明堂赋》,那时真是心比天高。20岁离乡远走,想靠

  • 李晓伟:找李白喝酒|中原作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汝州作家(官微)一总在想,如果生在唐代,找李白喝酒,应该不是难事。他可以跟山喝、跟水喝、跟月喝、跟树喝,不喝他还不乐意。所以,他当然也很乐意跟人喝。如果李白生在现代,找他喝酒,肯定很不容易。毕竟,人家的身份、知名度摆在那儿,一般人想找他老人家喝酒,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够不够。李白是诗仙,同时

  • 为何隋朝死磕高句丽?都说要怪这一民族,果然此族让唐朝尝尽苦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高句丽这一王朝的起止时间,是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到公元七世纪为止。据学者考证,在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立起了一个政权,因为地处高句丽县,因此史称“高句丽”。作为高句丽建国的扶余人,是中国古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极盛时期的高句丽

  • 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为何一定要杀李元吉,原来两人曾有一段旧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他早年原本跟着刘武周,后来败在李世民麾下,投降之后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差点被单雄信俘虏,幸亏尉迟恭在千钧一发中救了他一命,尉迟恭还有一次大功于李世民,就是玄武门之变时杀了李元吉。尉迟恭跟秦叔宝不同,秦叔宝虽然也曾经是降将,但他更多的是审时度势,明哲保身

  • 对话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敦煌研究专家刘进宝 樊锦诗的莫高窟之恋:从相聚到相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刘进宝教授做客长江讲坛□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谢宁 杨思 余嫚雪 李茜■人物档案刘进宝,甘肃兰州人,生于1961年9月。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民委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路文明》主编。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

  • 唐朝男子是如何戴帽穿衣的?从幞头到袴褶,简约而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文化本身有着开放包容的气质,所以,唐代的男装既继承了传统汉服的灵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风等异国风情,最终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下面,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头饰、上衣、下衣三个方面,说一说唐代男装的基本款式,用另一种方式重温大唐盛世。孔子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这里的冠是

  • 安史之乱后,杨贵妃是死在屠刀之下还是被乱军带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影响是巨大的,这8年的战争让唐朝由开元盛世的极盛转向衰败,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发生这场战争的原因很多,如诗人口中说的,是杨贵妃的美貌,让唐玄宗从此君王不早朝,陷入杨贵妃的温柔乡无法自拔;如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不顾及国家的利益,打压异己;如唐玄宗的昏庸,任用佞臣,

  • 李世民厚待功臣人才,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像和十八学士图可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和“过河即拆桥,利用完就杀人”而被后世诟病的一些帝王们相比较,唐朝的李世民算是一个善待功臣的皇帝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元勋们,都被他封以高官厚禄,功臣们以功勋为自己和家族带来荣耀。图片摘自网络而且,李世民还是一个“不忘本”的皇帝。为了表彰、纪念这些功臣们的贡献,李世民下令在皇宫内的三清殿旁修建了一

  • 李治这个皇帝,当的真的那么窝囊么?武则天真的权势滔天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我们只以武则天称帝后武则天的表现,也许可以看出其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或者说此人不是善茬。但是问题在于,李治前前后后当皇帝也有好多年,如果真如上面所说没啥能力,真的不太能相信。而且,单从李治从寺庙中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其实就能看出此人的能力。其实,李治并不是事事都听从武的意见,李治在位时曾“平定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