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怎样的?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20 更新时间:2024/1/23 16:53:28

马相如出生贫寒,但文才出众,而卓文君出生富户,多才多艺,但却是个寡妇。按理两个人是不可能有交集的。但命运让他们有缘相遇。

卓文君是个敢于追求真爱的奇女子,她喜欢上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也爱上了卓文君,并为她奏一曲《凤求凰》。二人互相爱慕之事被卓文君之父卓王孙知道后,卓王孙感觉丢人,限制了卓文君自由。卓文君逃走,与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

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司马相如变卖家当开了一个酒坊,卓文君抛头露面亲自当垆沽酒。

卓王孙在别人劝说下,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接回去,给了很多钱给他们,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后来,司马相如因为赋写的好,受到汉武帝赏识,平步青云。卓王孙和卓文君都感觉到很荣耀。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历史的美谈。

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

好的,今晚,我来回答;“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这个问题。一说到故事,总是第一个想起庄子,在头条上,我其实写过好多次庄子了,不过,没关系,庄子也像一座宝藏,怎么深挖,总是有矿有料的,而且他幽默、诙谐,通透、智慧,简直是天生的段子手,下面我们就一起或重温或全新看一看庄子身上有趣的小故事吧。

一、曳尾涂中的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是这样的:一天,庄子在一条小河流上一心一意地在钓鱼。这时两位楚王派出的两位大臣在一旁毕恭毕敬地等侯,他们对庄子说:“大王恳请您出山”庄子气定神闲地回答说:“先听我讲个故事,然后做道题,再做决定吧。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愿意死去留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愿意摇着尾巴活在烂泥里呢?”这两个大臣不笨,都说:“当然情愿在烂泥摇尾巴活着”庄子说:“那你们请回吧。我也是这么选择的,我不要高官厚禄,功名利禄,我只要活着,哪怕只在烂泥是摇尾巴”

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淡泊名利,放弃荣华富贵,我们才可能活命。

二、庄子和骷髅对话的小故事这个故事之前我有讲过,其实这个小故事和庄子击盆而歌有几分相似,都是讲看透生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过,这个更大胆,更有趣。故事是这样的:庄子外出,途中遇见一具骷髅头,庄子用鞭子抽打骷髅骂道:“你是怎么死在这里的呢?”总之,种种猜测,种种质问。骂累了,打累了,庄子顺手把骷髅拿过来,枕着骷髅睡着了。夜里,骷髅入梦,和庄子对话起来。骷髅告诉庄子,他现在的生活自由自在,没有四季操劳。庄子问他:“如果给你再活一次,你愿意吗?”骷髅面露难色地说:“”我怎愿舍弃南面为王的乐趣而再到人间去受苦呢?”

这个有趣小故事告诉我们,生命是有维度的,穿越维度,你就会看透生死,从而智慧而通透。

三、庄子和葫芦的故事惠子种葫芦收获了一个超大葫芦,这个葫芦大到可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而无法提举;把它当瓜瓢,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它大是大,但却很没有用。于是,把它砸了。庄子摇了摇头说:“你是不会用它啊,葫芦不一定只可以用来做容器,做水瓢的,你其实还可以把它系在身上作为游泳圈而浮游在江河湖海的”看,多么有趣的庄子,把大葫芦当游泳圈,没有想不到,只有你不敢想。

这个有趣小故事告诉我们:思想有多开阔,世界有多辽阔,有时我们需要脑洞大开,奇思异想。

四、庄子借粮的故事庄子由于淡泊名利,其实很穷。有一天,家里没米下锅了,于是向监河侯借些米粮。监河侯打着官腔对庄子说:“行啊,不过,要等到收得封地赋税的时候,到时我借给你300两黄金……”听了这话,庄子很生气,心里就知道这监河侯在敷衍他,于是,庄子对监河候说:“昨天走在路上,我听见有大呼救命的声音,我一看是车辙里有一条快要干死的鱼……我就问:你喊什么啊?”那条鱼讲:“我是东海的大臣,你给我一升水救救我吧”我说:“可以啊,我要到南边去拜吴越的大王,请他发西江的大水来迎接你,好不好?”那条鱼悲愤地说:“我失去了水,以至落魄到一种地步,我只求得到一升水活命,你却在这里夸夸其谈,给我画饼充饥,说这种不着边际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卖鱼干的市场找我吧”

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帮人要诚心,不要夸夸其谈。话说得再漂亮,没有实际帮助都是空谈,扯谈,无济于事。

除此之外,庄子有趣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梦蝶的故事;秋水的故事;逍遥游的故事。

总而言之,喜欢庄子的故事。小故事,大智慧,寓庄于谐,富有浪漫主义气质,每每读起,总那么妙趣横生,趣味无穷,智慧无限,收获满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实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敢这么说,又能做到的确不少,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比常人更有耐心、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甚至不择手段。一、范睢:睚眦必报秦昭襄王时期的丞相范睢,原本是魏国人,家境不好只能给魏国中大夫须贾做下人。后来随须贾出使齐国回来,被丞相魏齐被痛打一顿,又仍在厕所里,理由是范睢接受齐王的金银、泄露魏

  •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些皇帝善于用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善于用人的皇帝有这两位第一位刘邦,第二位刘备。首先来说一下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只不过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多年以后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汉高祖,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就和刘邦的善于用人有关,刘邦用了张良,韩信,萧何等几位重要人物成就了他的皇图霸业。张良,刘邦的军师,基本上所有的计策张良都有参与,而且张

  • 有关诚信的著名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

  • 臣子进谏,君王纳谏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国时代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邹忌和淳于髡,纳谏如流的君王有齐威王。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有非凡的性格和奇特的经历。在齐国历史上,如果说齐桓公以任用贤才而著名,那么齐威王则以善于纳谏而著称。战国初年,齐国的新兴力量田氏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齐康公直到海边,给了他“一城”之地,后来索性连这块地方也夺了过来。公元前

  • 能不能介绍一些古代历史上默默无闻但是实际上却很厉害的文臣,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有“伴君如伴虎”之说,某些开国勋臣,他们打天下时建有奇功伟业,一旦天下坐定,皇帝担心其威高盖主,彼此关系日后难处,对方又不是反敌,不忍心就此开杀戒,便设法令其交权让位。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也识趣,找个理由让出权力,达到君臣之间的某种默契,从而避免身陷囹圄或人头落地的悲剧结局。汉初韩信死前喊出

  • “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打王鞭,在古代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小时候,听评书,每当听到奸臣大BOSS陷害忠良,皇上还不明情理,帮着奸臣使劲儿。说书人讲得又绘声绘色,让人若在境中,于是便会恨得牙根痒痒。危急之下,忠良的一方便会出现一位王炸,不是什么八贤王就是一位三朝元老级重臣,手持先王御赐金锏或是打王鞭,指向皇上,严声辩白是非曲直,皇上便颤颤抖抖,收了偏心。听到

  •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

  • 有关唐太宗善于纳谏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后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后来,唐高祖的二儿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年轻而敏锐的李

  • 中国历史上用人不计前嫌的名人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魏征,当然这里主要说是管仲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曾经在齐桓公还没有即位之时射伤了他,但齐桓公最后还是邀请管仲来辅佐他成就了霸业,对他们来说,能成大者都有博大的胸怀,知人善用,对待有才之人能够不计前嫌。而管仲作为臣子,即使去辅佐之前的敌人,在其位谋其事,也尽心尽力,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管仲年幼时丧父

  • 找历史上诚信故事十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的诚信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其实早在汉朝撰写的《礼记祭统》中提到: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历史上关于反映个人诚信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关曾参跟韩信的。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不但博学多才,还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