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相似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历史上相似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1/17 6:50:11

人类死都不长记性一公元208年,横扫北方的曹孟德同志终于南下了,荆州晚报以《谯县的怪物在许都出兵》为题进行专题报道。若干天后题目变成了《屠城恶魔进军宛城》,之后是《擅权者到达叶城》,然后变成《曹操占领新野》,而后又变成《孟德公已逼近襄阳》,最后当然是《丞相大人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襄阳》。

轻取荆州的曹操当然志得意满,要和江东边那个儿子辈的孙仲谋“会猎于吴”。在几番折腾之后,不习水战的他决定用铁索连船,以密集阵型将孙刘联军彻底碾压。直到他看见几艘燃烧的小船飘过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把燃烧赤壁的大火中断了这个拿脏话当名字的狠人所有野心。

人类死都不长记性二公元1360年,恶的丧心病狂、坏到正大光明的陈友谅同志以数百巨舰顺长江而下,誓要讲那个传说中长得像外星人的朱元璋鞭尸一万遍啊一万遍。他在鄱阳湖西南的康郎山找到了朱元璋的主力,仗着船大炮坚,他让那个要饭的混蛋吃足了亏。

时间到了7月22日,再次准备吃饭睡觉打朱八八的陈友谅登上了甲板,直到他看见二十条着火的小船顺风飘过来.....貌似陈友谅和罗贯中私交不错的,好歹给点面子看看朋友的稿子也不至于死这么惨吧?

人类死都不长记性三公元1519年,被朱棣子孙欺负了100多年的宁王一系终于发飙了,朱宸濠造反!他聚众10万起兵,顺着长江向南京进攻,一路克九江破南康,百年积郁一扫而空。当年7月进兵鄱阳湖,在那里他遇到了整个明朝最不能惹的因果律战士王阳明。

7月26日,起个大早的朱宸濠登上了甲板,直到看见远处飘来了几条着火的小船......我已经无力吐槽,出版好久的《三国演义》你不看也就罢了,自己家祖宗怎么拿的天下也不知道?

人类死都不长记性四公元1588年,史上最恐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了北上的征途。西多尼亚公爵卓立于甲板之上,他要让英格兰知道背离天主会有怎样的惩罚,1588年必将是英格兰的审判之年,这群二货必须在烈火中忏悔自己的罪行!

130艘战舰、三万多战士、57868吨的总吨位、3000门各式火炮,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恐怖存在!7月28日,当舰队驶入英吉利海峡,西多尼亚公爵扬天狂呼“忏悔吧!英格兰人”!然后他看见8条着火的小船顺风飘了过来......好吧,西班牙人不看《三国》是情有可原的.....

吐槽机吐槽真没啥总结的,历史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在历史中吸取教训。一招小船放火烧大船用了1000多年,要不是后来船体换成金属的,估计还能再用个1000年。就这样吧,坚决不上996,资本家了解下五一劳动节咋来的,这也是个死都不长记性的故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近现代君王的用人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字仲谋(182年~252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孙权能在藩镇割据的东汉末年,秉承其父兄开创的基业,不断开拓进取,最终成就霸主之业,诚如其兄孙策临死前所言:“举江东之众,与天下争霸,在战阵之间决机取胜,你不如我。但在举贤任能,使其尽心尽力,以保江东方面,我不如你……”应该说,孙策对其弟的看

  • 君王以人为本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武王灭纣,非常之快.联军子月(周历正月)底出发,丑月(周历二月)底就攻进了殷都朝歌,殷纣王就自杀了.一个原本十分强大的政权,怎么说亡就亡了呢?直接的原因,是殷纣王派出去的部队,一到前线就掉转矛头,变成了周武王的先锋.纣王的军队为什么反戈一击?根本的原因,是殷商政权太不把人当人.具体表现有两个,一是活

  •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相如出生贫寒,但文才出众,而卓文君出生富户,多才多艺,但却是个寡妇。按理两个人是不可能有交集的。但命运让他们有缘相遇。卓文君是个敢于追求真爱的奇女子,她喜欢上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也爱上了卓文君,并为她奏一曲《凤求凰》。二人互相爱慕之事被卓文君之父卓王孙知道后,卓王孙感觉丢人,限制了卓文君自由。卓文

  • 历史上有哪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实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敢这么说,又能做到的确不少,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比常人更有耐心、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甚至不择手段。一、范睢:睚眦必报秦昭襄王时期的丞相范睢,原本是魏国人,家境不好只能给魏国中大夫须贾做下人。后来随须贾出使齐国回来,被丞相魏齐被痛打一顿,又仍在厕所里,理由是范睢接受齐王的金银、泄露魏

  •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些皇帝善于用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善于用人的皇帝有这两位第一位刘邦,第二位刘备。首先来说一下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只不过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多年以后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汉高祖,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就和刘邦的善于用人有关,刘邦用了张良,韩信,萧何等几位重要人物成就了他的皇图霸业。张良,刘邦的军师,基本上所有的计策张良都有参与,而且张

  • 有关诚信的著名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

  • 臣子进谏,君王纳谏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国时代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邹忌和淳于髡,纳谏如流的君王有齐威王。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有非凡的性格和奇特的经历。在齐国历史上,如果说齐桓公以任用贤才而著名,那么齐威王则以善于纳谏而著称。战国初年,齐国的新兴力量田氏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齐康公直到海边,给了他“一城”之地,后来索性连这块地方也夺了过来。公元前

  • 能不能介绍一些古代历史上默默无闻但是实际上却很厉害的文臣,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有“伴君如伴虎”之说,某些开国勋臣,他们打天下时建有奇功伟业,一旦天下坐定,皇帝担心其威高盖主,彼此关系日后难处,对方又不是反敌,不忍心就此开杀戒,便设法令其交权让位。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也识趣,找个理由让出权力,达到君臣之间的某种默契,从而避免身陷囹圄或人头落地的悲剧结局。汉初韩信死前喊出

  • “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打王鞭,在古代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小时候,听评书,每当听到奸臣大BOSS陷害忠良,皇上还不明情理,帮着奸臣使劲儿。说书人讲得又绘声绘色,让人若在境中,于是便会恨得牙根痒痒。危急之下,忠良的一方便会出现一位王炸,不是什么八贤王就是一位三朝元老级重臣,手持先王御赐金锏或是打王鞭,指向皇上,严声辩白是非曲直,皇上便颤颤抖抖,收了偏心。听到

  •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