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3/12/9 22:42:49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1、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e68a84e8a2ade799bee5baa,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2、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师敬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此刻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3、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4、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凿壁偷光。匡衡年青时十分好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不能读书。他见邻居家有烛光,就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让微光透过小洞照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习到深夜。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并不识字,但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打工,却不要一个工钱。主人家很奇怪,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读遍你家藏书,我就满足了。”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终成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5、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及名言!急!谁有阿!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轻诺必寡信。《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应该是这些)!!!望采纳谢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齐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齐王是齐宣王的儿子,齐威王的孙子,刚刚继位就打败了楚国,挺进了函谷关,可惜他贪婪无度、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导致自己被剥皮抽筋,齐国也从此一蹶不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幸运儿齐王和梁惠王一样,都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幸运儿,在爷爷、父亲的努力下,国力达到顶峰,在他们手上,却是急转直下,日落西山。齐王刚刚登位时

  • 将相和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罗宾,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将相和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丞相蔺相如和老将廉颇化干戈为玉帛,最终成为莫逆之交的故事。蔺相如出身一般,本来是宦者令缪贤门下的一个门客,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恰逢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给赵惠文王写了封信,大意是说非常喜欢和氏璧,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

  • 一念忠臣,一念权臣。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既是忠臣又是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什么是权臣?能废皇帝,能杀皇后,这才是权臣!干了这两件事还能名垂青史,与周公同名,这就更不得了了。历史上有这样的人吗?有!侍奉武帝,托孤重臣霍霍光,西汉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早年随其同父异母兄霍去病入朝,侍奉汉武帝。霍去病去世后,霍光被任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宫禁20多年,没有犯

  • 请问,历史上的皇帝是不是都是孤家寡人,没有友情,亲情,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虽高高在上,却真真是一个“孤家寡人”。亲人,是最大的威胁。从秦始皇开始,凡是皇帝的子孙,理论上都有当皇帝的资格。大汉王朝,叛乱的都是自家人同姓王。多少朝代,宗室父子相残,兄弟相凌的故事,不绝于书。在这样的制度下,只要是皇帝的骨血,就有继承地位的合法性,因此自家兄弟子侄,也就成了对皇帝权位的最大威

  • 历史上哪个皇帝对感情才是专一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光武大帝刘秀啊,东汉开国之君,汉朝中兴之主,一生只钟爱发妻阴丽华一个女人,虽然中间为了宏图伟业不得已政治婚姻立了郭皇后,但只宠着阴丽华一人(其实这个后位还是阴让给郭的),最后还是贬去郭皇后,将阴丽华这个身份地位皆不如郭皇后的民间女子立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烈皇后了。史书记载光烈皇后端庄贤淑,内能教

  • 扁鹊到底是如何让太子起死回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我想说的是“人死不能复生,这是亘古不变的,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谁也无法打破”至少我们目前无法对这个事情做出改变,未来或许有办法可以让人死而复生,但是现在没有,扁鹊所处的那个时代更加没有!既然没有起死回生一说,那么为什么有这个传闻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做个简单的解答我们先来看下这个传闻的出处相传一次

  • 丁谓是如何取得宋真宗赵恒赏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是历代罕见之能臣,可惜一心升官并无操守,时常附和皇帝,因此被清流誉为“五鬼”。有关丁谓,有一个成语流传至今,叫做“一举三得”!话说当日宋真宗崇奉道教,下诏修建玉清昭应宫。这一工程十分浩大,预计要建造2610个分区,一共3600间殿阁。宋真宗定下的工期非常紧张,许多人都不知如何安排。万一触怒了皇帝

  • 君王劝臣子读书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 蒯通劝韩信三分天下,韩信如果同意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蒯通劝韩信自立,有原因二,一是蒯通对刘邦为人的了解,二是如韩信能成功,他蒯通就是有功之人,官运亨通那是肯定的。如果韩信听信蒯通之言,割地为王,自立为一方,短时间里可能得逞一时,等到刘邦平了各地,起兵来拾他时,可能支持不了多久,因为韩信手下原来都是刘邦的人,而且韩信孤立无援,兵败的结果是肯定的。(题外

  • 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这六人,在秦国统一的进程中,谁的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始皇派兵灭掉齐国,整个中原地区,终于被秦国彻底统一。从这一年开始,战国时代彻底结束,历史进入了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不过,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其实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建立在之前秦国好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上。从秦孝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