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狐狸,回答问题什么是权臣?能废皇帝,能杀皇后,这才是权臣!干了这两件事还能名垂青史,与周公同名,这就更不得了了。历史上有这样的人吗?有!
侍奉武帝,托孤重臣霍
霍光,西汉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早年随其同父异母兄霍去病入朝,侍奉汉武帝。
霍去病去世后,霍光被任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宫禁20多年,没有犯过任何错误,深受汉武帝信任。
巫蛊之祸后太子刘据被迫自杀,汉武帝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
汉武帝去世前,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于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辅政。四天后汉武帝去世,时年太子方8岁,登基为汉昭帝。四朝元老,中兴汉室霍光奉汉武帝遗诏,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忠心耿耿,殚精竭虑。并挫败大臣与皇子的反叛阴谋,稳定朝廷大局。
霍光历任汉武帝,汉昭帝,昌邑王(先立后废),汉宣帝四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缓和汉匈关系。让大汉朝从汉武帝常年军事斗争所导致的国库亏空中逐渐恢复过来,为昭宣中心的盛世,打下了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外戚世家,权倾朝野(卫子夫剧照)汉武帝时期,由于皇后卫子夫,大将军卫青,大司马霍去病的功勋,卫霍两家的势力在朝廷内外十分庞大,霍光也因此受益。
霍去病是皇后卫子夫和大将军卫青的外甥,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孙女,汉宣帝的皇后霍成君是霍光的女儿。霍光的女儿还分别嫁给了辅政大臣金日,上官桀的儿子为妻。通过各种政治婚姻,霍光的势力无人能能比,如日中天。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皇帝及皇太后亲自祭奠,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
霍光一生叱咤风云,把持朝政,尽力国事。但其死后两年,汉宣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逐渐削弱霍家的势力。再加之霍光之妻毒杀皇后事情泄露,霍家子孙反叛阴谋败露,最终被族诛。
历史上的忠臣对君主忠心无二,权臣在君主面前说一不二。即是忠臣又是权臣,西汉的霍光算是一位,他历经汉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发迹要从武帝开始。
霍光(?一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中期的权臣,政治家,和大司马霍去病是同父异母兄弟,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公元前121羊,霍去病任骠骑将军出击匈奴,凯旋归来把10多岁的异母弟霍光带到长安照顾,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在宫中任郎官,后又任侍中。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武帝任霍光为奉车都尉,后又升任光禄大夫,待奉武帝左右,先后出入宫禁20余年,从未犯过一次错误,得到武帝的信任。
公元前91年,卫太子刘剧受奸臣江充等人巫蛊之祸而逼死,武帝决定立8岁的刘弗陵为储君,并计划让霍光辅佐。公元前87年,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辅佐少主昭帝刘弗陵,以霍光为主。在辅佐期间,金日去世,霍光由于秉公执法得罪了,上官桀,桑弘羊两位辅佐大臣,二人联合燕王刘旦和鄂邑长公主,计划杀霍光废帝立燕王为帝,让霍光和昭帝发现后,及时平叛,燕王和长公主自杀而亡,上官桀和桑弘羊灭族,稳定了局面。从而霍光得到昭帝信任,一人独揽朝政大权,培育自己的亲信,发展霍氏人员。霍光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措施,大赦天下,鼓励发展农业,对外匈奴上也缓和了局面,又恢复了和亲政策,武帝穷兵黩武政策,在耗尽国力的情况下,逐步得到恢复。
公元前74年,21岁的汉昭帝崩逝,无子女。为了延续大汉的江山,霍光和众臣商议给昭帝续子,迎19岁的武帝孙子昌邑王刘贺为昭帝之子,并继帝位,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没想到刘贺一上台,不想当傀儡皇帝,就想扳倒霍光自己掌控天下,老谋深算的霍光哪能让他得逞,联合众臣上奏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太后,指责刘贺荒淫无道,犯下1000多件罪行,罢黜了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又打回了封地。
汉江山再次陷入无主的局面,权倾天下的霍光再次选主,与众臣商议,迎立流落民间的卫太子18岁孙子刘病已为帝,即汉宣帝。刘病已在民间早就听说霍光权倾天下,为了不在象刘贺哪样废掉,刘病已小心对付霍光,还加封尊重霍光,朝政大权还是霍光说了算。直到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谥号宣成,汉宣帝亲自和上官皇太后到府上吊唁,以皇家礼仪厚葬霍光,并且陪葬武帝茂陵旁。宣帝这才临朝执政,打压霍氏集团势力,两年后霍家以谋反罪灭族。
汉宣帝评价霍光,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余年,辅孝昭皇帝十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博陆宣成侯光宿卫忠正,勤劳国家。
结语,霍光侍奉武帝,辅佐昭帝,摄政宣帝,是忠心为国的忠臣,又是权倾天下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