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了皇帝的刘邦,和七个异姓诸侯王的故事?

当了皇帝的刘邦,和七个异姓诸侯王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22 更新时间:2024/1/16 15:21:14

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当了皇帝,天下似乎是太平了!

但是,对于刘邦来说,天下还不够太平,因为这个时候的大汉,还面临着的是内忧外患的乱局。当然了内忧是很严重的,刘邦急于解决的也是内忧的问题。

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都知道,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就是有七个重要的合伙人。这七个人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韩信。

在刘邦看来他们既然可以为了利益干掉项羽,也会有可能会因为利益干掉他刘邦的,所以,对于刘邦来说,不干掉他们始终是刘邦的心头大患呀!

因为对他们不放心,所以,刘邦向他们举起了屠刀。

这七个王当中,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是功劳最大的三个。他们的个人能力,也是最被刘邦忌惮的。

可以说这才是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呀!若是动他们,当然也是最后才可以下手的。

当然了刘邦当皇帝后,对他们的分封也是最丰厚的,等于是先稳住了他们。关于他们的事迹,我们也是了解得最多的。

因为他们的事迹比较多,我们放在最后说。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另外的四个王,他们到底是什么背景,为何刘邦要封他们为王?刘邦又是如何干掉或者是摆平他们的?

先说赵王张敖!

张敖有一个好爹,他的爹就是秦末名士张耳,刘邦对张耳很崇拜,所以,在刘邦拿下赵国之后,不但封了张耳为赵王,还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张敖。

张耳死了之后,就把赵王世袭给了自己的儿子。再进一步来说,就是张敖是刘邦的女婿。

对于这个女婿,刘邦也是不放心的,当然了刘邦是不会杀自己的女婿的,他把自己女婿张敖赵王的头衔给摘掉了。

然后,把赵地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赵王刘如意。赵王张敖,就是这样被自己的老丈人给搞定的。

燕王臧荼,他本来是原来老燕王的一个大将,不过在巨鹿之战的时候,臧荼作为大将带着燕王给他的部队让他来帮助赵国作战了。

正是在巨鹿,臧荼遇到了项羽,然后对项羽表了忠心。到了项羽平定了天下,就把臧荼给封为了新的燕王。

原来的燕王韩广被项羽调到了辽东,让他去当辽东王去了。这个时候韩广肯定不干了,因为辽东太冷了,对于这样的分封,他是不满的。于是,韩广就和臧荼打了起来,最终臧荼完胜。

所以,整个燕国就是他臧荼的了。

同时,臧荼还掌控了整个辽东地区。到了楚汉争霸的时候,本来是效忠项羽的臧荼,看到韩信的大军打来的时候,连赵国都不是韩信的对手,所以,他就表示叛变了项羽,投降了刘邦。

就这样到了刘邦平定了天下,还是让他当了燕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燕王臧荼,他还有一个孙女,也就是后来的臧儿,这个人是汉武帝的姥姥。

关于他们的关系,大家可以细细的品一品。

反正最后臧荼是被刘邦灭了族的,至于当时的臧儿,是怎么跑出去的,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因为史料上没有记载。刘邦灭臧荼的时候,也是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就带着大兵来到了燕国,毫无防备的臧荼当然就被打败了。

后来这个燕国,刘邦封给了自己的好兄弟,也就是卢绾。

长沙王吴芮,这个人起义的时间也是很早的,一开始他也是跟着项羽混的,被项羽封为了衡山王。

他有一个更出色的女婿,也就是英布。

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和项羽打的火热,吴芮也是选择不站队,两个人谁能坚持到最后,他就效忠谁。

所以在刘邦打败项羽之后,他就投降了刘邦向刘邦称臣,刘邦就把他给封为了长沙王。

这个吴芮家也是最为幸运的一个,七个异性诸侯王当中,他们一家是唯一和刘邦没有亲戚关系,幸免没有被刘邦干掉的。

刘邦之所以没有干掉他们家,就是因为他们占得地方不好,毕竟他们在长沙,古代的时候这里都是不毛之地。

再一个就是吴芮的儿子,亲手杀死了小舅子英布,把头交给了刘邦,刘邦看到吴家对他很忠心,所以,也就放过了他们家,继续让他们世袭长沙王。

最后一个韩王韩信,这个韩信不是“兵仙”韩信,只不过两个人的名字,是一模一样,但是,能力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韩王韩信是韩国的贵族,他手下有一个能人,也就是张良。为何刘邦和张良走得很近呀,就是因为当时他们的敌人,是大秦帝国。

因为共同的目标,张良和刘邦走到了一起,然后相知相识的。在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时候,韩王韩信一直都是跟着刘邦混日子的。

期间韩王韩信也有摇摆不定的时候,不过最终他还是归顺了刘邦,在刘邦这里得到了韩王这个头衔。

但是,韩王韩信毕竟是异性王呀。

为了除掉韩王韩信,刘邦就把韩王韩信调到了代国,让他去当代王去了。代国这个地方,简直就不是人待的,因为这个地方和匈奴交界呀。

若是匈奴大军来的话,韩王韩信搞不定匈奴,肯定就会被刘邦找一个理由给杀了,这个韩王韩信是看得很明白的。

就是在这个情况下,韩王韩信打算和匈奴往来,也就是说他要叛变了。刘邦听到消息之后,立马急了。

这个时候他就来打韩王韩信了,韩王韩信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带着士兵跑到了匈奴,让匈奴给自己撑腰了。

历史上的白登山之围,刘邦差点死掉在这个地方,那个时候刘邦就是追赶韩王韩信,上了匈奴诱敌深入的当,被骗到这个地方来的。

还好,当时刘邦身边跟着陈平,陈平使用了一个不入流的计策,骗取了匈奴单于的老婆的信任,最后匈奴单于就放了刘邦。

从此之后,韩王韩信就流落到了匈奴。所以说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还有韩王韩信,就是这样被刘邦给干掉的。

刘邦是以布衣而为皇帝的。按他自己的说法:“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刘邦虽然尊为皇帝,那些为他夺取天下的异姓王有些曾经也是布衣。诸侯们也会想,他布衣可以做皇帝,凭什么我不可以。七个异姓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其实这七个异姓王,都是刘邦迫不得已封王。

1:楚王韩信。汉6年(前201年)12月,刘邦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削去韩信的楚王爵位,降封他为淮阴侯,从此伴食京师,无所事事,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汉11年(前196年)正月,再次因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遭到吕后胁迫的丞相兼老友萧何骗到长乐宫诱杀,并被夷灭三族。

2:梁王彭越。汉10年(前198年)9月,陈反叛,刘邦率军亲征。到了邯郸后,感到兵力不足,就征召彭越领梁军参战。彭越已经安富尊荣丧失斗志,他重复了英布当年的错误,称病未往,派手下将领带了一些人马前去邯郸见高祖听命。刘邦大怒,派人前去斥责。彭越这下子才知道天威莫测,有些害怕了,想亲自朝见皇帝,当面谢罪。部将扈辄说:“当初不去,受到斥责才去,去后就会被擒,于事无补。依我看,不如干脆发兵反了拉倒!”彭越不听,依然称病,敷衍塞责。当时,梁国太仆有罪,彭越正要处分他。此人乘隙逃往长安,控告梁王彭越与扈辄合谋造反。刘邦派人突然逮捕彭越,将他囚禁在洛阳。彭越因为没有任何异图,所以毫无准备,束手就擒。三司会审后,审讯结果是:“已有谋反迹象,按律该斩。”刘邦也不过为己甚,宽大为怀,将彭越予以赦免,削去王号,贬为庶人,派人押送到蜀郡青衣(今四川临邛)监视居住。彭越纵有过错,也无非是没有亲自领军从征,这跟当年英布的问题,实在是异曲同工相映成趣。他之所以如此迅捷地遭受到这么严厉的处罚而无可奈何别无选择,是因为天下已定,世间已无楚霸王。

彭越满腹委屈,含悲忍泪往前走。他实在好彩,又实在太不长眼,居然在途经郑县(今陕西华县)时,恰巧碰上了从长安前往洛阳的吕后。失国的王爷像个孩子似的痛哭流涕,向这个普天之下最有权势的女人诉说自己的冤屈。他并无奢望,只是请求皇后帮助说情,让高祖改变成命,允许自己回老家昌邑终老。

吕后一脸奸笑,满口答应,当即让彭越随自己回返洛阳,彭越乐滋滋地听从了。谁知吕后一回到洛阳就变了脸色,极力劝说刘邦斩草除根,立即处死彭越,免除后患。刘邦经过长考后,终于点了头。可怜的彭越当天晚上临睡前看着窗外澄澈的月光,想起总算可以回到故乡了,心头得到莫大的安慰。他很感激吕后。

吕后派人告发彭越再次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处以灭族,刘邦照准。汉11年(前196年)3月,彭越以莫须有的“谋反”罪被杀,枭首示众,并夷灭三族。其肢体更被剁成肉酱分送各家诸侯,以资炯戒

3:淮南王英布。前196年,英布反叛失败后,跟随吴臣的使者来到番阳(今江西波阳),结果在农舍中被人轻易杀死。最后,英布的头颅被人送往长安报捷请赏。

4:赵王张耳。汉4年(前203年)11月,刘邦立张耳为赵王,大致辖治原赵国故地,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第二年秋天,张耳病死。

5:燕王臧荼。臧荼属于项羽膝下旧封的孑遗,原封燕王。汉5年(前202年)正月,刘邦再次封臧荼为燕王,大致辖治原燕国故地及辽东地盘,都蓟(今北京大兴)。7月,臧荼举兵反叛,高祖领兵镇压,刘邦率军亲征,汉六年十月(前202年十月)灭燕,虏臧荼。臧荼从起兵到败亡为时仅三个多月。9月,臧荼战败被俘,刘邦改立太尉、长安侯卢绾为燕王。燕王臧荼后世孙女生了汉武帝。

6:韩王信本名韩信,后被封为韩王。为了与同名同姓的兴汉三杰之一楚王韩信相区别,一般习惯称他为“韩王信”。韩信(?-前196)是秦末汉初的人物,西汉初年被刘邦封为韩王,后来投降匈奴。韩王信逃亡匈奴时,因为已经作了一定的准备,还顾得上携家带口,包括王太子在内,尚不算太过狼狈。后来到了颓当城,居然一下子添了两口男丁:王妃产下一子,因地制宜命名为韩颓当,太子妃也产下一子,取名韩婴。文帝14年,韩颓当、韩婴叔侄率领他们的部属投归了大汉。

7:长沙王吴芮。项羽在戏下封吴芮为衡山王。汉5年(前202年)2月,刘邦改封他为长沙王,辖治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等郡,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几个月后,吴芮病逝,其子吴臣袭封为长沙王。

补充:卢绾(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4年),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与刘邦是同乡好友,且和刘邦同一天生日,儿时与刘邦一起在马维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刘邦当泗水亭长时,常随出入上下。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燕王(今北京)。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同陈叛乱,刘邦在攻击卢绾时,与大臣誓曰: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是为白马之盟。以樊哙、周勃攻打卢绾,攻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卢绾听说刘邦生病,带着他的家属、宫人、亲信等共数千骑,在长城下等候,希望刘邦病愈之后,亲自入长安谢罪。然而四月刘邦驾崩,卢绾遂带领众人逃亡到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庐王。公元前194年(汉惠帝元年),卢绾死于匈奴,享年63岁。

英布,吴芮,臧荼在项羽手下就是王。张敖的父亲是张耳,是刘邦的盟友,韩王信也是刘邦的盟友。韩王信和彭越,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刘邦逮捕的。这说明,他们实际上并无谋反意图。真正想要造反的,只有英布。他信誓旦旦要做皇帝,却被刘邦彻底击败。巨野泽渔盗彭越在楚汉相争时立了大功。韩信则是刘邦建立天下的首要功臣,平定山西,河北,山东。

刘邦和项羽争霸,为了壮大自己,最终实现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战略目标,必须广结善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需要异姓诸侯王。天下大定时过境迁之后,异姓诸侯王成了刘邦眼中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古代君王为了确立诚信,然路人搬木头赏黄金”有什么成语或者典故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立木建信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众人皆不信。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十金。商鞅想以此建立政策权威并取信于民,也称鞅徙木立信。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

  • 从皇帝到悬壶济世的名医,你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说的是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没错!说得就是堂堂的东汉帝国亡国之君刘协!刘协8岁被权臣兼枭雄董卓拥立为大汉帝国的皇帝。据说董卓之所以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就因为刘协的奶奶姓董。要俺说,改立刘协为新君,无疑能增加董卓的权威。皇帝都能换,还有比这个显示权力的事吗?足足坐了31年皇帝宝座的刘协,奈何却始终是个“木头戏里的

  • 最是无情帝王家,历史有哪些父子相残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无情最是帝王家,父子相残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以政变最为频繁的唐朝为例,展现皇权面前无亲情的残酷事实。1、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功绩斐然,堪称千古一帝,然而他的冷血残酷也成了甩不掉的黑历史。为了皇位,他悍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自射杀了一母同胞的哥哥李建成,一母同胞的弟弟李元吉也被杀

  •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既有韬略又有兵法,可是还是被蒙古骑兵从古打到满清,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中国古代帝王是包含了鲜卑、契丹、蒙古、满洲的各民族帝王的。将其与汉人中央王朝割裂开来并不合适。因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此外,汉人政权的帝王也未必都有文韬武略。游牧民族南下统治中原的时代对国家的贡献也不可磨灭。至于为什么相对文明程度更高、实为更强大的汉人政权会被打败,牧渔君总结共有四大

  • 雄狮为什么当上狮王之后就不狩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雄狮成为狮王之后,不参与捕猎的行为,是由族群利益最大化决定的。在了解狮王为什么不捕食猎物,但仍能优先享用猎物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狮群的结构。狮群的结构所有的狮群都有自己的领地,而且领地非常明显,在这个领地内,一般只生活着一个狮群。这群狮群多数情况下由1只雄狮带领几只雌狮和幼狮一起生活,偶尔也有两只成

  • 古代的皇帝里面有哪些是会武术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文武双全马上马下不少。秦始皇(玩剑术的),霸王项羽(枪棍高手兼大力士),刘邦、刘彻、王莽、刘秀(十二走江南),三国演义有袁绍、董卓、曹操、刘备、孙策、孙权、随杨帝杨广、程咬金(瓦岗寨皇帝)、李渊李世民父子、赵匡胤(长拳创始人)赵匡义兄弟二人,成吉思汗(弓箭高手)、拖雷、忽必烈、努尔哈赤、康熙

  • 《西游记》原著,孙悟空为什么会医术,而且会高难度的悬丝诊脉?他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游记》原著,孙悟空会医术,而且会高难度的悬丝诊脉,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猴子胡闹糊弄人。其实不然,孙悟空确确实实有医病的本事。常言说“无道不医“就是说道家基本都通些医术。孙悟空拜得道家名师传授法术,当然也不例外。孙悟空学的是地煞七十二般变化,《西游记》书中没有详细介绍七十二变法术详情。但是孙悟空的师

  • 求一则我国古人信守承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诺千金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

  • 中国历史上下罪己诏的有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论其起源,当从禹、汤开始。此后,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都曾经颁发过罪己诏。罪己诏大多是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国家处在危难之时颁发的,目的是消除民怨,笼络民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但是,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帝王对自身过错和失败的反省忏悔

  • 古代皇帝想掠夺疆土而失败的例子,也告诫后人非已勿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水军集中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另调民夫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高句丽坚守各座城池,隋军无法攻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