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是无情帝王家,历史有哪些父子相残例子?

最是无情帝王家,历史有哪些父子相残例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63 更新时间:2024/1/19 16:13:16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无情最是帝王家,父子相残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以政变最为频繁的唐朝为例,展现皇权面前无亲情的残酷事实。

1、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功绩斐然,堪称千古一帝,然而他的冷血残酷也成了甩不掉的黑历史。

为了皇位,他悍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自射杀了一母同胞的哥哥李建成,一母同胞的弟弟李元吉也被杀,并用两人的头颅喝退东宫卫队。

这还不算完,他命人率队冲进东宫和齐王府,将李建成的5个儿子,李元吉的5个儿子全部杀死,斩草除根,李元吉最小的儿子还在吃奶也不放过,这可是他的亲侄子!

当然这还没结束,他命尉迟敬德全身甲胄进宫威逼其父李渊,李渊看到尉迟敬德在宫中来去自如,便知整个皇宫已经被李世民控制,知道大势已去,违心地说出:“我本来就想立二郎为太子。”随后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所有政事要先全部呈皇太子御览,几个月后正式退位,李世民登基。

不过李世民自己也尝到了父子相逼的恶果。他的太子李承乾和他最爱的儿子李泰争夺皇位,李承乾刺杀李泰未果,事情暴露后干脆联合大将军侯君集逼宫,想要逼李世民退位,失败后被废为庶人,流放途中郁郁而终。

2、一代女帝武则天

想要做皇帝很难,想要做女皇帝更难,武则天的登极之路充满着鲜血。

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被封为昭仪,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扳倒压在她头顶的王皇后,于是她上演一出“大义灭亲”,亲手掐死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污蔑给王皇后,直接导致王皇后被废,加上萧淑妃被废后,李治的后宫就是武则天的势力范围了。

李贤是武则天和李治的二儿子,大儿子李弘猝死后被立为太子,他不满武则天弄权,因此母子两人不和,武则天便指使亲信污蔑其造反,“果然”在东宫搜出了甲胄,李治打算宽宥自己的儿子,没成想武则天在一旁劝说要“大义灭亲”,李治只得下令废黜李贤贬为庶人,武则天掌权之后派人赐死李贤。

武则天称帝期间,其男宠张氏兄弟擅权乱政。一日李重润与李仙蕙、武延基私下议论张氏兄弟,被人告发后武则天大怒,赐死三人。李崇润是李显的长子,武则天的亲孙子,李仙蕙是其孙女,而武延基也是其侄孙。世人都说隔代亲,然而在皇家,显然又是一句空话。

3、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也是武则天的孙子,从小就和几个堂兄弟一起被武则天“圈养”在宫中,小心翼翼地过日子,见证了宫廷内一系列血腥斗争,也养成了他残酷冷血的性格。

唐中宗复辟后,韦后乱政,太子李重俊政变失败后被杀,安乐公主想要唐中宗立其为皇太女,被拒绝后竟然联合韦后毒杀了唐中宗,可怜的唐中宗刚从母亲武则天的阴影下缓过神,又被妻子和女儿联合置之死地。

韦后立李重茂为傀儡皇帝,欲继续掌握大权,李唐宗室害怕再出一个武则天,于是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拥立自己父亲李旦登基。

李旦做了几年皇帝后,禅让给李隆基,太平公主不满,欲发动政变,结果被李隆基提前知晓,先发制人,发动先天政变。李旦求自己的儿子放太平公主一马,毕竟太平公主是他的妹妹,也是李隆基的姑姑,然而李隆基拒绝了,直接赐死太平公主。

李隆基是一个权力欲极重的皇帝,时刻提防别人挑战他的皇权,尤其是太子。他的第一任太子为李瑛,因为受武惠妃的欺骗,与两个弟弟率人进宫捉拿小偷,结果被污蔑为带兵逼宫,李隆基盛怒,将三个儿子李瑛、李瑶、李琚全被废为庶人,不久后全部赐死,号称“一日杀三子”,继任太子李亨也是整天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害怕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重蹈李瑛的覆辙。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出逃长安,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杀了杨国忠之后逼迫李隆基赐死杨贵妃,这背后就有太子李亨的影子。马嵬坡兵变后,李亨与李隆基分道扬镳,北上灵武,得到军队之后登基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把李隆基从皇位上赶了下来。

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权力,兄弟相杀,父子相残,母子相煎的事情在皇宫之内几乎成了一种正常现象。

五霸之首齐桓公齐桓公一生堪称奇迹,前半生的辗转流离,中间过程获取高位,而后奋发图强,终成春秋五霸之首。可是,称霸之后的齐桓公接下来做的那些事情,简直是禽兽不如。在齐国的王宫之中,有着一种变态的习俗,就是亲人相奸。齐桓公自己就将自己的妹妹们还有姑姑收入卧榻之上。而后更是晚景凄凉,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完全抛弃了重病在床的齐桓公,最终将其活活饿死。二十多天后已经被蛆虫啃食将尽才收入棺中下葬。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的上位史众所周知,他的恩怨主要发生在兄弟之间。不过说起来这件事情,还是李渊同志亲手埋下的祸端。当年李渊携关陇集团起兵,手中最大的依仗便是有着一代军神之称的李世民。可以说,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加持,就李渊的实力,想要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还真的有点困难。当然,李渊对这一点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为了激励李世民,李渊多次暗示事成之后,太子的位置可以传给他。对此李世民自然心动,然而后来李渊食言了。于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就爆发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最终兄弟相残。李世民成功后霸占了兄弟媳妇。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一个男权的时代,一个女人想要出人头地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武则天是那种不仅够狠,而且狠到令人发指的女人。为了嫁祸给王皇后,直接上演了一场虐杀亲子的大戏。最终借此成功上位。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李贤是武则天的二儿子,他对武则天的弄权极为不满,因此母子反目成仇,最终被武则天残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既有韬略又有兵法,可是还是被蒙古骑兵从古打到满清,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中国古代帝王是包含了鲜卑、契丹、蒙古、满洲的各民族帝王的。将其与汉人中央王朝割裂开来并不合适。因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此外,汉人政权的帝王也未必都有文韬武略。游牧民族南下统治中原的时代对国家的贡献也不可磨灭。至于为什么相对文明程度更高、实为更强大的汉人政权会被打败,牧渔君总结共有四大

  • 雄狮为什么当上狮王之后就不狩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雄狮成为狮王之后,不参与捕猎的行为,是由族群利益最大化决定的。在了解狮王为什么不捕食猎物,但仍能优先享用猎物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狮群的结构。狮群的结构所有的狮群都有自己的领地,而且领地非常明显,在这个领地内,一般只生活着一个狮群。这群狮群多数情况下由1只雄狮带领几只雌狮和幼狮一起生活,偶尔也有两只成

  • 古代的皇帝里面有哪些是会武术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文武双全马上马下不少。秦始皇(玩剑术的),霸王项羽(枪棍高手兼大力士),刘邦、刘彻、王莽、刘秀(十二走江南),三国演义有袁绍、董卓、曹操、刘备、孙策、孙权、随杨帝杨广、程咬金(瓦岗寨皇帝)、李渊李世民父子、赵匡胤(长拳创始人)赵匡义兄弟二人,成吉思汗(弓箭高手)、拖雷、忽必烈、努尔哈赤、康熙

  • 《西游记》原著,孙悟空为什么会医术,而且会高难度的悬丝诊脉?他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游记》原著,孙悟空会医术,而且会高难度的悬丝诊脉,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猴子胡闹糊弄人。其实不然,孙悟空确确实实有医病的本事。常言说“无道不医“就是说道家基本都通些医术。孙悟空拜得道家名师传授法术,当然也不例外。孙悟空学的是地煞七十二般变化,《西游记》书中没有详细介绍七十二变法术详情。但是孙悟空的师

  • 求一则我国古人信守承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诺千金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

  • 中国历史上下罪己诏的有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论其起源,当从禹、汤开始。此后,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都曾经颁发过罪己诏。罪己诏大多是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国家处在危难之时颁发的,目的是消除民怨,笼络民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但是,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帝王对自身过错和失败的反省忏悔

  • 古代皇帝想掠夺疆土而失败的例子,也告诫后人非已勿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水军集中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另调民夫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高句丽坚守各座城池,隋军无法攻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

  • 寓言故事..是讲一个皇帝命一名大臣建造空中楼阁..然后大臣放了一个宫殿的风筝糊弄皇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百喻经三重楼喻》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xuān)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fǒu)?”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jī

  • 古代大臣向皇帝如何请辞?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或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苏轼在《范增论》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当时汉采纳陈平的离间计,造成楚国君臣关系失调,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暗中勾通,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知情后大怒,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如此

  • 汉代文字是哪个皇帝改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把六国原来不同的文字统一起来,而改用秦大篆,后来李斯在大篆基础上改良,创制了小篆。而整个汉代都基本沿用秦代小篆写字。而隶书是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到西晋这一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字体。这句话讲的是:远古时的先民,以动物肉为主食,到了神农的时候,由于人口多,食物不足,神农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