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都有哪些皇帝是白手起家的?

历史上都有哪些皇帝是白手起家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99 更新时间:2024/1/24 2:39:14

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算得上白手起家的皇帝,并不多。比如汉高祖刘邦、蜀汉昭烈帝刘备、宋武帝刘裕、陈武帝陈霸先、梁太祖朱温、周太祖郭威、明太祖朱元璋。

然而在这几位皇帝中真正白手起家的只有朱元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元璋出生于乱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吃饱饭他做过乞丐、当过和尚。他趁着乱世就加入了农民起义,然后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胆识让元帅对他刮目相看,最后还娶了元帅之女,在军队中他树立了很大的威信,这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其次朱元璋广纳人才,有了胡惟庸、刘伯温、唐胜宗等人的协助,他变得强大起来。朱元璋很有雄心和抱负,在朱元璋当上将领之后他就开是广纳人才,最著名的就是胡惟庸、刘伯温等大臣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平定了陈士诚,朱元璋一步步的称霸天下、开疆扩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伟业,这都与他的才谋分不开。

朱元璋很有才能,在打仗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众多的武将最后打下了天下,建立了明朝。朱元璋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励志,并且他还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能够建立明朝与自己过人的胆识分不开,军事才能和治国方面朱元璋也很厉害,出生贫民的朱元璋更能懂得百姓的疾苦,他亲自制定国纲,他让百姓过得很滋润,所以说他是一个好皇帝。

白手起家的皇帝需要有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和自身奋斗,朱元璋的成功更多的是个人的奋斗,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

朱元璋一无背景,二无势力,完全靠着个人魅力,聚拢了人才,夺得天下,这样的人打下天下,才算白手起家。

中国历史上白手起家的皇帝概括起来就是“三刘两朱一陈”!“三刘”是刘邦、刘备、刘裕;“两朱”朱温和朱元璋;“一陈”是陈霸先!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下白手起家的六位开国帝王!

第六名,陈霸先

南北朝时期南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后人评价他是“从来人君得国者,无如陈武帝之正者”。这就是说明陈霸先得国不是靠阴谋诡计,不是靠篡位巧取,而是从一个村官成长为将军,又由将军黄袍加身,承担下了一片支离破碎的江山。

陈霸先的崛起,是因为的他个人能力,也因为他能够抓住贵人萧所给的机遇!也就是所说的“,一遇风云便化龙”。

第五名,刘裕

南北朝时期宋朝建立者刘裕!刘裕是一个真正的军人皇帝,他一生征战,经历无数次的战役,打下了刘宋的江山。

刘裕虽然出身贫寒,但是早期出道,也还算顺利,也曾贵人相助,这就是王氏门阀王谧的助力!

刘裕加入当时最强大的北府军,而这也是刘裕立身于乱世的资本。

刘裕在402年平定孙恩;405年灭桓楚;411年击溃卢循,收复岭南;412年攻破江陵,杀割据者刘毅;413年灭西蜀,收复巴蜀;415年攻克襄阳,收复荆、扬二州,驱逐割据者司马休之,自此南方归为统一,东晋国内全由刘裕势力统治。此后,刘裕对外两次北伐,先后灭南燕、后秦等国,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降服仇池。相继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并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刘裕在那个门阀治世的年代,不仅要面对北朝的威胁,还要处理南朝内部寒门和门阀的矛盾!刘裕的开国,无异于火中取栗,从豪门嘴里夺肉!

第四名,朱温

毛泽东: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朱温的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残酷无情和诡计多端!朱温本是寒门子弟,正常途径绝不会有任何前途。朱温看准了黄巢反唐的机会,加入了黄巢军队,并且得到了黄巢的重用。黄巢势力衰退之机,他又看准时机,给了黄巢致命一击,背叛了黄巢,投降了李唐。

朱温,又得到了唐僖宗的重用,赐名“朱全忠”。朱温从此走上了真正的称霸之路,并最终彻底的推翻了唐朝!

第三名,刘备

开局卖草鞋,初遇两战神,越败名越好,投谁谁倒霉,卧龙出隆中,天下得三分!

刘备,是三国时期创业最艰难的君王!曹操有曹氏和夏侯氏的帮助,孙权是继承父兄的基业,只有刘备从一个买草鞋的白手起家。

刘备,创业是一路走一路败,直到赤壁之战之后才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刘备最大的特点,无论经历多少败仗,他的核心成员始终团结一致,这就是他开国成功最大的依仗了!

古往今来的开国皇帝都是一路高歌猛进最后获取天下,而刘备却是一路败,对手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刘备的立国难度系数直逼祖先刘邦。

第二名,刘邦

流氓头子他姓刘,吃喝嫖赌数一流,人生四十不足惧,无德无才亦无忧!

世事不决皆可赌,博一博流氓成帝王;豪言万钱作贺礼,赢得漂亮美娇娘。起兵反秦斩白蛇,振臂一呼旗飞扬;先入咸阳他为王,鸿门一宴躲项庄;拜将韩信项羽,江山敢赌才会赢!

刘邦,历史唯一的流氓皇帝,文不成武不就,既没有父兄基业,也无豪门高阀相助,全靠自己白手起家!开国之路,不仅开局不利,而且还有项羽这样强大的对手,其难度系数之大可想而知!

第一名,朱元璋

皇觉寺里小和尚,千里乞讨少年郎;红巾军中朱公子,华夏千古一帝王。

朱元璋,白手起家人所共知,他开国的难度也是千古第一。

朱元璋太普通了,他的出身和我们绝大部分人一样,毫无优势!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这样的人想要出人头地,都是千难万难,更不要说开创一个王朝。

然而,我们却又要感叹命运的神奇,围绕在朱元璋身边的亲朋好友,最终都成了大明的开国元勋!谁又能想到凤阳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一时之间涌现出如此多杰出的英雄人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仁宗,似乎“庸庸碌碌”度过一生,甚至感觉他治下的任一臣子都比他有名,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宋仁宗无疑是个很“有名”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庙号的为“仁”皇帝,而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庙号的为仁的也不过是四个皇帝,乾隆皇帝晚年多次说,他一生就钦佩三位皇帝,一个是他祖父康熙,一个是李世民,还有一个就是宋仁宗了,但如果我们翻开史料仔细看一下话,评价一个皇帝的文治与武功宋仁宗都不具备和

  • 朱元璋能称帝,运气成分占了几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引言:毛泽东评价朱元璋:“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这是毛泽东对朱元璋的评价,可以说是很高的,朱元璋从草根出身,建立大明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完全可以用在他身上,历史总有偶然性,有些事在不经意中,就在历史长河里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红巾军起义,消耗了元朝统治势力,也为朱

  • 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都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很高兴为题主解答这个问题!下面简单介绍下,哪六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功绩!第一位,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

  • 康熙称自己为千古一帝,他做出了哪些功勋卓著的业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生于公元1654年,卒于1722年,终年69岁。康熙是他的年号,他是顺治帝的第三个儿子,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沉着睿智,仁孝宽厚。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打击沙俄侵略,御驾亲征葛尔丹。继承了先辈的基业,开创了“康乾盛世”的恢弘局面。康熙一生励精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励精图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中国历史上真正能称得上是励精图治的帝王,只有以下五位,其余都不值一提。因为时代背景在那。第一位: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堪称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文

  • 古代皇帝都常年在宫中,对外界不了解,让他们批奏折是不是很可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为什么要批奏折?因为庞大的帝国是在文书上运转的。上周台湾网友整理出一批有趣的请安褶子,比如翻来覆去的跟康熙问安,比如给康熙送芒果,给康熙报雨情,给康熙报有人造反的过期消息,咋一看是垃圾信息,其实背后并不简单,理解言外之意,对我们的职场颇有帮助。1、如此密集的请安折是为什么?在清朝,请安折早期是不

  • 关于关羽的简短的小故事 2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中毒箭,请华佗医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关羽神态自若,照旧下棋,真英雄也!如果有帮到您,请采纳。如果还有问题请发帖重新提问哦谢谢拉#^_^#祝您学习愉快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

  • 古代那个皇帝因没有听大臣的建议而导致国灭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晋灵公晋襄公之子。姬姓,名夷皋。公元前620年即位,其时年龄尚幼,即好声色。后来渐长,宠任屠岸贾,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秦二世秦二世,名胡亥(公元前230至前207年)。秦始皇第26子。秦始皇死,靠赵高等伪造遗诏继位。在位3年,又被赵高逼迫自刎而死,终年24岁。汉成

  •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危亡时,有君王奋力一搏的例子吗?特别是朝代更迭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除了蜀后主刘禅乐不思蜀,慈禧太后逃往西安避难等特例外,几乎每个朝代的君王在国家危亡时都会奋力一搏。丢失江山就会失去一切,甚至死后还会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怎么可能不垂死挣扎,奋力一搏?例如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树上的崇祯皇帝,一生勤勤恳恳,节衣缩食,却还是没逃过天命。李自成攻陷太原后,崇祯想奋力一搏,命吴三

  •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秦国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孝公嬴渠梁,即位时21岁。他是带领秦国走向称霸的第一位领导人,所以贾谊的叙述从他开始。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135年,一个叫商鞅的人来到秦国他希望在秦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商鞅的祖上也算是卫国的皇室,但因为是支庶,所以皇族身份早就名存实亡了。他从小喜好“刑名之学”,但卫国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