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哪个皇帝吃人?

历史上哪个皇帝吃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26 更新时间:2023/12/11 14:34:37

即便是在荒唐的不能再荒唐的古代诸多帝当中,这个人也无疑是极特殊的一位。之所以说他特殊,只因他不是像其他帝王那样表往女色上的荒唐,他既不喜欢女色,也不偏爱男宠;他不喜欢当皇帝,在位近20年,简直都是在喝酒睡觉打猎中渡过的;他嗜酒如命,常常化装成老百姓溜出宫去喝酒;他喜欢打猎,喜欢杀人;他亲身设计酷刑,以杀人为快乐之本;为了求得长生,他曾每日要杀一个活人,用“人胆”做药引子;这个令人啼笑皆非又生性残忍的皇帝就是辽穆宗耶律。

律(931969),绰号“睡王”,在位19年。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孙子,辽太宗耶律光的长子。睡觉的身手无人出其左右,公元951年,燕王耶律察割发起叛乱,杀死他的上任,也就是耶律的堂兄耶律阮,此时的他正在军中熟睡,迷糊中不敢置信群臣要拥立他做皇帝,群臣重复做工作并鼓舞鼓舞之,耶律在没完好睡醒的状况下,稀里懵懂的就当上了辽国第四任皇帝,“睡王”称号当之无愧。

耶律的喝酒功夫也是世间少有的,他经常夜以继日的饮酒,《辽史》记载:“宴饮达旦”,“昼寝夜饮”,白昼睡大觉,整日昏昏沉沉。朝政大权全部交给大臣耶律屋质和耶律挞烈,本人什么事也不论,一门心机的喝酒游玩。他爱喝酒的水平几乎难以想象,只需他听说哪个大臣家里有好酒,便会前去畅饮,有时一天串好几家,“幸酒人拔剌哥家,复幸殿前都点检耶律夷腊葛第,宴饮连日”,喝快乐了就滥加恩赐,升他的官,致使于“左右授官者甚众”。就是这样喝还是觉得不过瘾,于是换上老百姓的服装,到市井中买酒喝,“以银百两市酒,命群臣亦市酒,纵饮三夕”。

喝一个月的酒不带停的,“自立春饮至月终,不听政”,你说这酒瘾有多大吧!大臣前来奏事,他的回答很雷人:“朕醉中处事有乖,无得曲从。酒解,可覆奏”,倒是还知道自己喝多了迷糊,就是不知道清醒会在什么时分。致使于这个以穷兵黩武见长的契丹族,在他执政期间居然中止了南侵中原的战事,这或许也可算作他的功绩吧。

耶律另一个癖好就是喜欢游猎,也抵达了痴迷的程度,常常一玩就是一个月,“猎于玉山,竟月忘返”,朝政更是没空理了,“是月,射鹿,不视朝”,他还合二为一,边在野外打猎边饮酒,“饮于野次,终夕乃罢”,倒是什么都不耽误,“获鹅于述古水,野饮终夜”,这样的事太稀松平常了,打猎累了,随时撂摊儿,走到哪喝到哪,“猎,饮于人之家,凡四日”。

由于过度饮酒,耶律身体越来越虚弱,于是他就想寻求长生之药,这时一个叫肖古的女巫声称有长生健体的秘方,但必需用男人的胆做药引子才管用,“女巫肖古上延年药方,当用男子胆和之”,于是耶律从此每吃一副药,就要杀一个人,连近侍随从也难免于难,“不数年,杀人甚多”,结果身子骨不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觉得女巫在骗他,于是将女巫杀死,“觉其妄,射杀之”。

耶律好打猎也好杀戮,残暴看来是与生俱来的。他设置了多种毒刑,如肢解、炮烙、铁梳等,以杀人取乐,跟随他打猎的奴隶更是说杀就杀,《辽史》记载:“杀鹿人弥里吉,枭其首以示掌鹿者”,不留神伤到他的猎物的也要倒运,“近侍伤獐,杖杀之”,这算是轻的,更有甚者,还“支解鹿人没答、海里等七人于野”,“支解雉人寿哥、念古,杀鹿人四十四”,由于一点小事就杀人,《辽史》

耶律好打猎也好屠戮,残暴看来是与生俱来的。他设置了多种毒刑,如肢解、炮烙、铁梳等,以杀人取乐,跟随他打猎的奴隶更是说杀就杀,《辽史》记载:“杀鹿人弥里吉,枭其首以示掌鹿者”,不当心伤到他的猎物的也要倒运,“近侍伤獐,杖杀之”,这算是轻的,更有甚者,还“支解鹿人没答、海里等七人于野”,“支解雉人寿哥、念古,杀鹿人四十四”,由于一点小事就杀人,《辽史》记载:“虞人沙剌迭侦鹅失期,加炮烙、铁梳之刑而死”。这样的“杰作”比比皆是,简直残忍到了变态的地步。

如此嗜杀,手下随从自是惶惶不可整天,终于奋起暴动,一次他打猎归来,畅饮昏睡后,园丁、厨子、打杂的等六人合力将其杀死,“如怀州,猎获熊,欢饮方醉,驰还行宫。是夜,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反,帝遇弑”。这个不问政事、荒唐终身又生性残忍的辽穆宗,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私藏甲胄为何被历代王朝冠以重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封建王朝时期,起初是不禁止佩剑的,直到宋朝时,光天化日之下还有不少行人佩剑,至于有身份的人,佩剑更是标配。然而,中国古代却一直将私藏甲胄视为重罪,历朝历代当中,只要发现私藏甲胄,不论甲胄用于何种目的,一般都会被冠以谋反大罪,贬为庶民、全家流放都是网开一面,由于私藏甲胄被满门抄斩的不在少数。在中国

  • 从不亏待下属的杨广,为何最后却死在了最信任的人的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文|子木,简书作者历史上多人都想成为千古一帝,让自己美名百世流芳。但这何尝不是万难之难?凡能成就一翻轰轰烈烈伟业的,除了拥有过人的胆识谋略,还要具备的东西太多。不屈的意志,完善的个性心态,果断看准时机并狠心取舍,以及最重要的最大程度实现民心的所向。如能将此几项运用自如,天下王土,皆尽握掌中。然而,志

  • 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是什么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好的,非非空答。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太监的俗语,比如“姑娘嫁太监死也不去”。“寡妇遇太监空欢喜”,还有一句在北京家喻户晓的“我都叫了王承恩了”王承恩就是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时身旁的那个太监,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没撤了”!而“皇帝不急太监急”,按照约定俗成的意思,就是当事人不着急,旁边人跟着起哄,有略带调侃或

  • 西汉著名词赋家东方朔为何屡次进谏都得不到汉武帝赏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引言:破旧的书屋里,一名衣着邋遢的中年人正懒散的坐着,对面,是一群来自各地的饱学之士,正纷纷向他问道:“想当初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平民出身,身份低微,却可以平步青云,诸侯各国都畏惧他们,而有的人即使有才华却不得重用,只能做个执戟郎中,为什么呢?”听闻此话,中年人不屑一顾,理了理油腻的袖子回答道:“此一时

  • 被称为是明君的秦昭襄王,为何一定要杀死为秦国的战神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依法赐死战神白起,虽不合情但是合法,在有深厚法治传统的秦国,战神白起之死没有引起暴乱。白起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攻赵必败,后来的战争发展也一如白起预言,白起虽然不愧战神军事家称号,但是却愧对秦国,愧对大秦数十万将士!白起领兵伐赵,虽然不能取胜,但是也不会惨败,可以拯救数十万大秦将士。基于此理,

  • 作文:楚王打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五心不定,输个干净,楚王打猎的故事,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人生路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吸引你的东西,值得人们去追求的事物。是不是只要自己喜欢,就要追求呢?当然不是,首先你要意识到,一个人在一个阶段,只能有一个主要的目标,去为之奋斗;如果目标多,精力分散,往往是网撒的广,却只捞上些小鱼小虾,是

  • 古代伟人赏识自己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

  •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民于民,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诚信对于国君来说是最可宝贵的。国家是要人民来保卫,人民要靠诚信来保卫。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成语故事:一诺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

  • 许褚一生忠于曹操,而且立功无数,死后却为何进不了曹魏太祖庙?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一生为曹操安全负责,破张绣之役斩首万计冲锋陷阵为大功,关中之战渡黄河手举马鞍身披重甲箭着如刺猬保卫曹操平安渡河。韩遂和曹操会面,马超想掠持曹操,只见许赭怒目园睁,吓得马超忘记为何来,不知所为没有行动,成功地用自己身长八尺,膀大腰园容貌雄伟,勇猛绝人吓退马超的想法。曹操死后曹丕才把他提拔为武卫将军,继

  • 孔子是一心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的满口仁义道德,其实都是为统治阶级和既得利益者服务的。劳苦大众一定要看清其真实面目。孔老二,人渣一枚。对他自己母亲,都高度歧视!这样的人渣,只为自己的前途负责,从不为人类大众考虑。不是人渣是什么?儒家思想带着一股尸臭味,对他不予鞭打,不能拯救华夏民族。当然孔子也有一些言论是对的,但不能因为个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