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谁?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74 更新时间:2024/1/16 20:58:23

北魏分裂的根源在于孝文帝汉化改革和维持鲜卑旧俗的保守势力之间的分歧矛盾事实上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汉化改革以来这一矛盾就一直存在,只是孝文帝时代北魏皇室的力量还很强大,足以暂时压制掩盖这一矛盾。

北魏为防备北方的柔然侵犯边塞曾沿着边境设置了怀朔(内蒙古固阳)、武川(内蒙古武川)、抚冥(内蒙古四子王旗)、怀荒(河北张北)、柔玄(内蒙兴和北)、御夷(河北赤城)六座军镇,谓之六镇。北魏迁都洛阳后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公元523年对此心怀不满的六镇将士起兵对抗北魏王朝。

北魏王朝为镇压六镇起义而分权于地方实力派将领,契胡部的酋长尔朱荣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日渐崛起。528年尔朱荣乘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之机,借口为孝明帝报仇,自晋阳率军南下,迎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自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至此北魏皇室已沦为傀儡,朝政大权实际操之于尔朱荣之手。

公元530年不甘心一直当个傀儡的元子攸诱杀权臣尔朱荣,不过元子攸摆脱自己的傀儡生涯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因为他尽管设计诱杀了尔朱荣,但却并没能将政权掌控在自己手中,不久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攻破洛阳,元子攸被掳北上,勒死于晋阳三级佛寺。然而尔朱兆也没能高兴多久,因为此时另一个人物正悄然崛起此人名叫高欢。

六镇起义时高欢曾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后归顺葛荣。尔朱荣镇压了六镇起义后收编六镇余部,高欢从此成为尔朱荣的部下并参与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六镇造反的降兵大多是鲜卑人,还有不少汉人、匈奴人、高车人、氐族人、羌族人。他们被迁置于河北后,不断受到尔朱氏契胡兵士的凌暴,屡屡造反,大小二十六次,被杀过半,仍造反不已。尔朱兆在缢死孝庄帝元子攸、掌握朝政大权后针对六镇降兵降而复叛的现象问计于高欢,高欢建议:“六镇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杀掉,大王您应选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再有反叛,就归罪其将领,不能每次都杀掉大批的兵士。”尔朱兆又问谁能去当统领。当时正在一旁的贺拨允推荐高欢。高欢佯装大怒,起身一拳打得贺拨允满嘴冒血,门牙落地并骂道:“太原王(尔朱荣)活着的时候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听大王(指尔朱兆)的,你是什么东西?大王没发话能轮到你说三道四!”尔朱兆大为感动之下宣布高欢为六镇降兵的统帅。

出乎尔朱兆意料之外的是高欢一去不复返六镇降兵本就对尔朱家族甚为不满,高欢赴任后利用六镇降兵对尔朱家族的仇恨将其打造成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私家军队。羽翼渐丰之后的高欢就和尔朱家公然翻脸了,到了公元532年高欢起兵消灭尔朱兆,以大丞相身份控制了。北魏朝政。尔朱兆在缢死孝庄帝元子攸拥立了节闵帝元恭,高欢掌控朝政后废黜了节闵帝元恭。本来高欢起兵时就在自己的辖区拥立过北魏皇族子弟元朗为帝,但元朗毕竟是远支皇族,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于是高欢此时又拥立了另一位皇族子弟元修

然而元修也不是一个甘心当傀儡的主永熙三年(534年)秋七月丁未孝武帝元修招集自己的亲信逃到关中,依附于当时关中的实际控制着宇文泰。当高欢掌控朝政时宇文泰则在苦心经营关中地区,他拉拢关陇地区各大世家豪族,逐渐成长为地方实力派人物。元修的到来无疑是给宇文泰提供了一面名正言顺的大义旗帜。高欢则以元修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元善见为帝,由此北魏事实上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公元534年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被视为东魏立国之始的标志性事件;西投宇文泰的元修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就在他西逃后的第二年(535年)他和宇文泰之间爆发矛盾并被宇文泰毒杀,宇文泰转而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改元大统,以此为标志宣告了西魏王朝的开始。

东魏

禽兽王朝高家的地盘,幕后老大叫高欢,后来他的儿子高洋代东魏建立齐国,史称北齐,而高欢被追封为神武帝,史书就把他记做齐神武

西魏

赫赫有名的关陇集团地盘,集团老大叫宇文泰,当时在西魏做大冢宰,后来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拥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代西魏建周,史称北周

在北魏还没分裂的时候

高欢和宇文泰都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的手下。尔朱荣崛起于北方六镇起义,靠镇压并收服六镇起义军民上位,成为北魏实际掌控人

不过尔朱荣命不好,被当时的北魏皇帝元子攸暗算死掉,而元子攸也被尔朱荣拉走,算是同归了。尔朱荣死后,手下势力分为两块:一小块被宇文泰收拢,带到了西安;一大块被高欢收拢,占据了北魏都城洛阳

因为元子攸已死,在洛阳的高欢就重新选了个皇帝当傀儡,这个皇帝叫元修,也是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史称北魏孝武帝

334年,不甘心当傀儡的元修,趁着高欢不注意,带着一帮人马跑了,跑到了西安找宇文泰,幻想着能和宇文泰联合起来干高欢

高欢看到元修跑了,一时半会又抢逮回来,索性重新立了一个皇帝,皇帝叫元善见

到了西安的元修,发现宇文泰也不是什么好鸟,又火并,但没干的过,自己反而被毒死。元修死后,宇文泰也立了皇帝,叫元宝炬

就这样,北魏分成了东西两块,其实各自皇帝都是傀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可是据史料记载

  • 北魏开国皇帝是不是精神失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鲜卑族,史称道武帝。原为代国国王拓跋什翼犍之孙,后国家为前秦所灭。公元386年,拓跋趁前秦内乱,重兴代国,当年四月又自称魏王,定都在今天的山西大同东北的平城。398年,拓跋将国号正式定为魏。北魏的建立,一直到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十六国分割局面。据有关期刊文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个女皇帝?她们都是那个朝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北魏殇帝-元姑娘,但是在继位当天就被废黜。第二位、唐朝的武则天共有三个,分别是北魏殇帝,文佳皇帝,圣神皇帝。1、北魏殇帝北魏殇帝史称“元姑娘”(528年2月12日?),女,鲜卑人,中国北魏皇室成员,生于北魏首都洛阳,真名不详,姓元氏(本姓拓跋氏),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胡氏的女儿,也是孝明帝

  • 北魏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孝文帝不彻底的汉化改革造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让北魏走向灭亡,而雌雄双煞胡太后和尔朱荣是北魏亡国祸首。历史,总是幽默的。自道武帝拓跋起,子贵母死,己成魏王朝不可变更更的祖制。唯有胡太后诞下肃宗明皇帝元诩后,侥幸逃过被杀的命运,最终国权在手,号令天下。而恰恰在她身上,发生了魏王朝列祖列宗最担心,一直设

  • 北魏孝文帝真的有李欢这个名字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魏孝文帝指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李欢是电视剧中朔造的人物,其原型是孝文帝元宏。历史上没有李欢这样一个皇帝,电视剧《拐个皇帝回现代》中的李欢是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原型塑造的,关于拓跋宏简介如下: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

  • 大清皇帝玉玺有几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25颗玉玺清朝皇帝的印章有两种,一种是皇帝处理政务发号施令所用,比如皇帝之玺。还有一种是闲章,就是皇帝吟诗作画,赏赐大臣用的,比如“丛云”。一般玉制为多。秦始皇的传国玉玺至今没有下落。传国玉玺,是秦始皇是用神奇的和氏壁镌刻的。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出自

  • 北魏皇帝为何有人说个个都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历史淘沙,这个问题由我来答。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奇怪,北魏皇帝短命是事实,不是有人说才这样的。拓跋、拓跋涛这些北魏前期赫赫有名的皇帝,都是在正直壮年时期被刺杀;拓拔余、拓拔弘都是因为皇帝被刺杀才上位的,结果又被迅速结束了性命;拓跋嗣和拓拔都是英年早逝,拓拔弘是被冯太后毒死。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以后的

  •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对中国历史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一脉相承。如果我们将之视为一体,那么从北魏建国至隋朝一统天下,便犹如秦国历五百年终灭六国。1,北魏的历程公元383年,前秦苻坚败于淝水。三年后,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复国成功,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呼和浩特)。至公元398年,拓跋正式改国号为“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史

  • 赵武灵王和北魏道武帝拓跋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你提的是一个比较问题,比较的对象不同,标准也不一样,比如说,两个文人谁厉害,要比较谁的知识渊博;要比较两个武士谁厉害,要比较其中谁武艺高强;比较两个帝王谁厉害,当然看谁治国能力强。下面试分析赵武灵王和北魏道武帝拓跋谁厉害:一,在初期巩固政权中两人能力不相上下赵武灵王父亲死后,楚秦燕齐四国想趁会葬

  • 中国古代王朝历代皇帝年号众多,为何清朝皇帝基本都是一个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不只是清朝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朝皇帝亦是如此,有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明清实行的是一世一元制。什么是一世一元制呢,就是皇帝在位期间只能用一个年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1368年明朝开国,朱元璋建元洪武。这位后世看来的残暴皇帝,因为出身于农民,其实对于农民还是不错的,朱元璋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