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古至今,每个王朝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物件玉玺去哪了?

从古至今,每个王朝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物件玉玺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97 更新时间:2024/1/16 15:21:06

传国玉玺者,“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书,方圆四寸,五龙绞空,由始皇帝得赵国和氏璧雕制,象征皇权正统,天命所归。本想传之于后,奈何二世而亡。

汉继秦统,传至平帝,平帝亡,王莽篡权,长乐太后怒摔玉玺,坏一角,王莽以金镶玉,建新朝。在位一十六年,绿林入长安,玺归更始帝刘玄。赤眉灭刘玄,奉玺刘盆子。刘秀灭赤眉,得玺而东汉祚延。至献帝,董卓祸乱,玉玺为袁术所得,遂称帝。袁术灭,玉玺归曹魏,加刻“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司马代曹,晋传天下。西晋亡,传于前赵,后赵灭前赵,石勒加刻“天命石氏”。后赵亡,归冉魏,冉魏灭,南传东晋。历经南朝宋齐梁陈,至隋一统。隋亡,萧后携玺漠北,太宗继位得之,玉玺传唐。唐末,朱全忠夺玺建后梁。一十六年,后梁灭,传至后唐。石敬瑭兵至,后唐末帝李从柯抱玺自焚,从此失传。

宋统一后,至哲宗年间,农夫段义于田间得获玉玺,献于朝廷。其时玉玺已消失一百五十年有余,疑为赝品。末年,徽钦二帝被掳,赝品归金。金亡,玉玺更不知所踪。元明清三朝间或玉玺问世,大致赝品。至今,玉玺杳杳,云深无踪。如有人得之,实无价奇珍!

题主所说的应该是传国玉玺。

这块传国玉玺相传是由和氏璧制成。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廉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讲的就是那块和氏璧。而相传,秦始皇在得到和氏璧之后,将其雕刻成传国玉玺。上刻八个鸟篆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历代统治者只有得到传国玉玺才是正统。所以也引发了持续上千年的争夺。

(怒发冲冠)

这块和氏璧是个无价之宝。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卞和的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于楚厉王。后来厉王的玉工说这是石头,楚厉王大怒,砍了卞和的左脚。后来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还是被认为是假玉又被砍了另一只脚。后来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玉在荆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就派人去问,后来把玉拿回来一剖开,果然是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

后来楚威王把这块玉赐给灭越国有功的相国昭阳,昭阳在水渊畔设宴,把这块玉拿出来显摆,结果有人突然说,水渊中有大鱼,大家注意力就被转移了,等回来一看,和氏璧不见了!当时都以为是昭阳的门人张仪所为,于是对张仪严刑拷打。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连横家,专门破坏针对秦国的联盟。正是因为这件事,张仪从此怀恨在心,离开楚国,最终到了秦国,开始为秦国效力。助秦取楚国汉中地,扣楚怀王,离间六国联盟,削弱六国,为秦灭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其实和氏璧不是张仪偷的,后来和氏璧出现在赵国,秦昭王知道后,想以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于是就发生了我们熟知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再后来,秦始皇灭赵国,得和氏璧,命李斯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命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雕琢为玉玺,这就是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刘邦灭秦,传国玉玺就到了刘邦手里,依然是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向王政君王太后索要传国玉玺,结果太后一怒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破了一个角。于是王莽便叫人用黄金补上这块角。

后来王莽失败,传国玉玺就到了更始帝刘玄手中,接着赤眉军杀了刘玄,立刘盆子,传国玉玺又到了刘盆子手上。刘盆子被光武帝刘秀打败后,刘秀就拥有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就到了东汉。

东汉末年,发生十常侍之乱,袁绍入宫诛杀宦官,皇帝汉少帝刘协出逃,玉玺失踪。之后董卓进京,废立皇帝,此后,东汉名存实亡。

董卓之乱激起各地豪强纷纷起兵讨伐,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发现宫中有一井中有五彩云气,在井中发现一个投井自尽的宫女脖子上系了个小匣子,里面装的正是传国玉玺。

孙坚一拿到玉玺就想撤回江东,不想干了,被袁术看出来了,逼问玉玺下落,孙坚发毒誓说我没见过,结果毒誓应验,孙坚回去路上被黄祖干掉了。为了替父报仇,孙坚长子孙策想回江东重整霸业,但是没兵,无奈之下,用玉玺做交换,向袁术借了三千兵马,于是靠着这三千兵马,奠定了东吴霸业。

(孙坚)

袁术拿到玉玺之后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居然登基称帝,结果很快被干掉,玉玺被曹操所得,重归汉献帝。但再之后,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玉玺就到了曹魏手中,接着就到了西晋手中。

大家都知道西晋是个短命王朝,没过多久爆发了八王之乱,紧接着五胡乱华,拉开了五胡十六国的序幕,前赵刘聪灭西晋,得到传国玉玺。过了二十年,后赵石勒又灭了前赵,玉玺到了后赵手中。

接着又过了二十年,大汉英雄冉闵建立冉魏,发出杀胡令,为取得江南东晋的支持共同光复汉人江山,奉东晋为正朔,但相比光复中原,东晋对传国玉玺更有兴趣。后来冉闵被杀,冉魏被鲜卑围困,东晋趁火打劫,骗得了传国玉玺,从此传国玉玺就留在了南北朝时的南朝,历经宋齐梁陈。

后来隋朝统一中国,传国玉玺归隋所有。但后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太子元德携传国玉玺逃入漠北突厥。

唐建立后,一直没有传国玉玺,直到贞观初年,李靖讨伐突厥,元德太子重新归顺唐朝,传国玉玺才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手中。

到了唐末,朱温代唐,建立后梁,开五代十国,传国玉玺归后梁,十多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传国玉玺转归后唐。

又过了十几年,史上著名的儿皇帝石敬塘,也就是献幽云十六州的那个,给契丹军当带路党,攻灭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后来在北宋年间,有人发现传国玉玺,当时13位大学士说这是真的传国玉玺,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信。再之后发生了靖康之变,不管传国玉玺是真是假,也都一起消失了。

从此,传国玉玺就再也没有下落。

后来陆陆续续也有出现多个号称传国玉玺重现的消息,但一直被认为是谣言,据说朱元璋讨伐北元的目的之一就是讨要传国玉玺,不过很明显,没有要到。之后明清两代,就再也没有所谓的传国玉玺了。

承载了三千年恩怨的传国玉玺,或许,正静静地待在某个角落,等待我们的发现。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溥仪被驱逐出宫以后,“传国玉玺”交往何处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退位之后,仍旧生活在紫禁城中,但是偌大的皇城,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金碧辉煌与今日的杂草丛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的溥仪,生活在故宫久了,自然不会太安分,他开始与张勋,康有为等人串联,常常密谋复辟,尽管难以成事,仍旧生出不少是非。1924年,冯系的国民军,开始驱逐废帝溥仪,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其实

  • 北魏共有多少位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皇帝列表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2年465年献文

  •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传国玉玺?如今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公园689年楚国人卞和自荆山上得到一块玉石,前后敬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并被以欺君之罪先后斩断左右脚,卞和抱玉痛哭,瞎了双眼,血泪浇灌了玉石,后来的楚文王得知此玉是珍宝,经过打磨雕逐,以卞和之名命为和氏碧。几经辗转,落入秦王之手。秦王命著名工匠孙寿雕刻。张牙舞爪盘踞的螭龙(一种吉祥的神兽)。孙寿的

  • 中国的传国玉玺可能还存在吗,可能存在于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象征着皇帝身份和权威。秦始皇统一大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当做“皇权神”的信物,而且,传说传国玉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成的。从此,历代帝王都将其当成权力的重要象征,拥有它也就可以一统天下。楚威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昭阳的将领消灭了越国,立下战功,楚威王一高兴,就把和氏璧赏给了他。后来,昭阳

  •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分裂的根源在于孝文帝汉化改革和维持鲜卑旧俗的保守势力之间的分歧矛盾事实上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汉化改革以来这一矛盾就一直存在,只是孝文帝时代北魏皇室的力量还很强大,足以暂时压制掩盖这一矛盾。北魏为防备北方的柔然侵犯边塞曾沿着边境设置了怀朔(内蒙古固阳)、武川(内蒙古武川)、抚冥(内蒙古四子王旗

  •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可是据史料记载

  • 北魏开国皇帝是不是精神失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鲜卑族,史称道武帝。原为代国国王拓跋什翼犍之孙,后国家为前秦所灭。公元386年,拓跋趁前秦内乱,重兴代国,当年四月又自称魏王,定都在今天的山西大同东北的平城。398年,拓跋将国号正式定为魏。北魏的建立,一直到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十六国分割局面。据有关期刊文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个女皇帝?她们都是那个朝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北魏殇帝-元姑娘,但是在继位当天就被废黜。第二位、唐朝的武则天共有三个,分别是北魏殇帝,文佳皇帝,圣神皇帝。1、北魏殇帝北魏殇帝史称“元姑娘”(528年2月12日?),女,鲜卑人,中国北魏皇室成员,生于北魏首都洛阳,真名不详,姓元氏(本姓拓跋氏),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胡氏的女儿,也是孝明帝

  • 北魏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孝文帝不彻底的汉化改革造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让北魏走向灭亡,而雌雄双煞胡太后和尔朱荣是北魏亡国祸首。历史,总是幽默的。自道武帝拓跋起,子贵母死,己成魏王朝不可变更更的祖制。唯有胡太后诞下肃宗明皇帝元诩后,侥幸逃过被杀的命运,最终国权在手,号令天下。而恰恰在她身上,发生了魏王朝列祖列宗最担心,一直设

  • 北魏孝文帝真的有李欢这个名字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魏孝文帝指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李欢是电视剧中朔造的人物,其原型是孝文帝元宏。历史上没有李欢这样一个皇帝,电视剧《拐个皇帝回现代》中的李欢是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原型塑造的,关于拓跋宏简介如下: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