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是用价值连城的宝物“和氏璧”打造而成的。相传,和氏璧后来辗转落入秦始皇之手,秦始皇便用此璧制成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而这八个字是由李斯所书写。有了这传国玉玺,就等于有了“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秦始皇死后,历代帝王都把传国玉玺视作国之重器,对其奉若奇珍。
历代的传国玉玺是什么做的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历史上有哪位皇帝的名字中带玺
历史上没有名字带玺的皇帝!玉玺是皇权的象征,如果皇室子弟的名字里带了玺字,那就是有谋反的意图了,别想有好日子过;如果普通人家的孩子名字里带了玺字,肯定活不了。就算是皇帝很看重某个皇子,一定要把皇位传给他,也不会直接起带玺的名字,怕福气太大了小孩子受不起。你看那么多朝代的太子们,有哪个叫了很有天子气象的名字吗?只有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名字算是一看就像要做皇帝的,但这也不是李世民起的,而是李渊为了安抚当时在外征战的李世民,意思意思给孙子起了这样的名字,表示“我是看好老二当接班人的”。事实上,长孙氏和李承乾母子在后方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这个名字把她们害得不轻;而且最后李承乾也没有当上皇帝。后来的皇帝引以为戒,有几个敢给儿子起这么霸气侧漏的名字呢?再有一个名字里带了类似“玺”的字的皇子,就是康熙的六皇子胤祚,雍正帝的同母弟弟。“祚”有皇位的意思,这位胤祚起名以后没几年就死了,十岁都没到。要不是某些清穿YY文把他扒拉出来当道具,估计后世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这算是又一个名字太霸气孩子受不住的实例吧。后来清朝的皇子再没有起这种名字的了。所以,正经的历史上是不会有名字带“玺”的皇帝的。自己开国的不会有,继承皇位的也不会有。^-^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古代皇帝玉玺上刻的什么字?
秦始皇叫人用蓝田玉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不是和氏壁,下落不明。秦始皇的玉玺汉朝时还在,所以司马迁记载不会错。西汉未年时王莽抢过玉玺然后自己创立新朝。在抢的时候还碰缺一个角后来补回去。到东汉光武帝又回来了。三国时给孙坚拿到了,后来被袁术抢了。后来袁术给曹操灭了。玉玺又回来。到了宋朝,被蒙古人灭了,玉玺就落到元朝手中。到了明朝时朱元章把蒙古人打跑了,元顺帝逃跑时把传国玉玺带走。现在不知所行踪。明清两朝的玉玺有很多,基本上一个皇帝就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