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留传后世的书法碑帖,浩如烟海,个具千秋,美不胜收。我认为不是谁认为哪位古人的书法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你喜欢那位古人书法的问题。这涉及到每个人的学养、文化素质、审美等很多方面。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是这个道理。
我最喜欢的就是赵孟的书法,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他是古代四大书法家,按年代排行最末一位,他的书法,一扫两宋书坛,独领一代风骚。因为他是距现代最近的古代书法家,所以他的书法特点,非常接近现代人的书法审美观。
2.他的楷书特点:运笔妍媚丰满,萧洒自如、圆转遒丽,结体宽搏深稳,法度严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繁就简,古为今用,在楷书的笔画中,掺入了行书的笔法,显得更加活泼自然。
3.他的行书特点:笔画流畅圆润,秀美动人,结体清秀安稳,收放自如,运笔清楚,形神具佳。如同春风拂面,认人耳目一新。
4.他的草书特点:笔势舒缓,结构严谨,笔法含深厚。
以上就是我对赵孟书法喜爱的理由,所以我认为赵孟的书法最好看。
(下图:赵孟行书)
中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很多,像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赵孟、文征明、王铎等等。他们的书法各有特色,各有风骚。但是要说谁的书法最好看,我认为还是王羲之书法首当其冲。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回答。
1、王羲之人格魅力,王羲之人品好,出身于名门世家,但其文雅豁达,刻苦勤奋,一点都没有官宦子弟的不良作风。反而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见名利而不动,处高位而不贪。可见其为人旷达,正直诚信。
2、王羲之书法魅力,王羲之书法博采众长,登峰造极。王羲之精通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摆脱汉魏笔风,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集大成者。后世称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其书法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无人能超其右者。
3、王羲之圣教序和十七帖对我学书法的影响很大、启发很多。我最喜欢王羲之书法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富于变化,潇洒飘逸,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笔法之中。而且还能从其书法的字里行间感受的到王羲之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所以,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并不是梁武帝、唐太宗等统治者的个人喜好,而是王羲之对社会各阶层文化、精神领域的引领作用。学书法不学王羲之的话那将是及其错误和不明智的,当然也不会取得更大进步的。
为什么两宋皇帝都非常擅长书法绘画?
可以启迪后人以史为鉴,书画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承的产物能流传至今也是一大幸运。乾隆皇帝要不是乱盖章,很多书画作品可能就流失了。
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因陈桥兵变坐上皇帝宝座。所以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再出现,怕武将谋反夺位。在整个宋朝实行重文轻武,以文治国之道。在书法、绘画等艺术方面受重视,两宋期间的皇帝,书画人才突出的有好几位。
一、宋徽宗赵佶
他是宋朝第八位皇帝,是几位皇帝中书画成就最高的一位。独创瘦金体,吸取了褚遂良和黄庭坚的一些长处,瘦硬秀丽,洒脱飘逸。
由于他喜欢绘画,在执政期把绘画作为科举考试科目,并成立画院,亲自培养美术人才,负责上课。主持美术考试。注重创新,作品有创意。如有一次考试出题以诗句命题,其中一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
其中应试者有人画了一女子骑马赶路,几只黄蝴蝶在马蹄后飞舞追随,突出了马蹄香″这一主题,当时宋徽宗很满意这幅作品,以榜首成绩入选画院。
宋徽宗国画中,画的花鸟画也甚称一绝。
二,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
他擅长楷书,字体工稳典雅,遒劲有力,中国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的牌匾就是他的书法风格。
三.皇帝赵构
他是宋徽宗的儿子,在书法方面成就也比较高。主要学米芾、黄庭坚。
四、皇帝赵书法作品
五、皇帝赵昀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