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有人说是曹操,但曹操文学造诣的确很高却并没有称帝。
我赞成文学造诣高的皇帝是后蜀的孟昶和南唐的李煜这个回答。另外,补充一下,还有南唐李。
孟昶和李煜,作为失去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女人的皇帝,他们的人生情感的体验非同凡响,他们接受的宫廷文化教养足以供他们准确生动地表达这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
他们又都是脱离物质计算的诗人大概这正是他们被灭亡的因由。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丰富的情感和杰出的天才,这两样是写诗的硬道理。
所以,连高傲的苏东坡都甘愿放弃文人最在乎的名誉与尊严,去抄袭孟昶几句!
所以,李煜被俘以后已经没有性命之忧却还要写诗导致惨死!
表达比生命更重要么?诗词是生命与才华的呼吸么?
鉴于李和孟昶的代表作数量不及李煜仅因为数量我认为李煜千古词帝当之无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百公斤还长油。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愁!
李后主李显。
你怎么评价乾隆皇帝的书法和诗?
乾隆皇帝晚间自称是“十全老人”,他从25岁登基,一共当了60年的皇帝,比康熙少了一年,是清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一位皇帝。
他对于自己也非常的自信,不仅善骑射,还经常的舞文弄墨,对于书法和绘画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建了一个三稀堂,收集天下名家字画,这个三希堂的来历也是一位里面藏了三件国宝级的宝贝: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询的《伯远帖》。
他是一位高产型的书画爱好者,光留下来的绘画作品就有1500之多,假如他三天画一幅的话,1500幅就要画15年,历史上可没有任何一个画家能够做到如此的高产。他的书法作品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除了平时的写写画画,乾隆皇帝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在古代名家墨迹上面盖章、题字、写拔,相当于现在的点赞、留言、写评论。令人诟病的是他的盖章和评论经常喧宾夺主,动辄就是一方大印“乾隆御览之宝”盖在作品上面,全然不管对于真迹的影响。
比如上面这幅怀素的小草书《论书帖》,别人都是把收藏印章盖在作品的两端空白之处,而且还都是用的很小很精致的收藏印。他直接一方大印盖在了作品的正文之上,实在霸道。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的行书手札《快雪时晴帖》就更加惨了,这次不是盖印章,而是直接在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神”字,比真迹大一倍还要多,而且写在了这幅作品的最中间,如此题拔,真是全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不仅如此,他还在这幅作品的上下左右写满了字,这比王羲之写的字要多的多了,密密麻麻包围着整幅作品,真是过了一把瘾,不过幸好没有都写成像“神”一样的大字。
除了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他当然也不会放过的,被誉为“元四家”之一的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图》被他写满了一排一排的小字,这幅作品的很多对方,只见字不见画了,还好这只是一幅赝品,这次他看走眼了。
至于乾隆皇帝的书法水平,我觉得很一般,他的书法主要是学习赵孟和董其昌,书法风格非常的秀美,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写钢笔字,一般一幅作品都没有粗细变化,写的非常的平淡。
但是他写的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写的非常的雅致,看起来很漂亮,很符合现在人的审美,所以他的书法作品在现代的拍卖会上屡屡拍得天价。
比如上面这次行书作品,从600万开始起拍,一直拍到了5712万的高价,而同样作为皇帝的书法只能拍出几十万。
没办法,这位皇帝就是有魅力。
谢谢邀请回答:乾隆皇帝文采的确有档次,但是达不到顶级水准,历朝历代能达到的也有,堪比自成一派,但风毛菱角,一般大多数只是高手水准,因为受到的教育由顶级老师传授,就算再不怎么学也能比一般寻常人文采有水平,层次更高一些,所以他的作品需要专家层面解读,流传当世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