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被世人称为千古一帝,实为名至实归,笔者最敬佩的皇帝就是秦始皇。汉武帝有杀妻屠子之残暴,唐太宗有夺位杀兄之残暴,明太祖则有诛连过重之残暴。综合而言,秦始皇没有弑父杀兄,没有杀妻屠子,也没有屠戮功臣,他的文治武功千古之下无出其右,后世诸帝皆延着秦皇之路奋行,都在模仿,但从没有超越。
狄仁杰给武则天皇帝的奏表如下,他认为武则天是文治武功千古圣帝,他批评秦始皇残暴,汉文帝、汉景帝柔弱,汉武帝则好大喜功,有战功却无实利。狄仁杰给唐太宗李世民了高度评价,说李世民奋三代余烈,统一天下,定都长安,还打败了突厥外患,四海承平。不守高度评价唐太宗的目的也是为了衬托武则天皇帝的文治武功,认为武则天在唐太宗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古圣帝之治,尧舜下鲜闻矣。秦皇失之暴;文景失之弱;汉武失之利。至本朝太宗文皇帝,奋三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都西京。定天下,五夷臣服,御宇内,四海承平。及至陛下执李唐神器,携先帝威灵。修文治,天下宁定;君臣协和;黎庶安居;兴屯水利;劝课桑农;博学科考;人才累进。治武功,四夷臣服,白环西献,苦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辩请辞。朝鲜昌海,厥角受化。是可谓文治武功千古圣帝也,臣等恭逢圣世其幸何若也。
皇帝制度本是秦始皇所创,作为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给后世之君定下了诸多原则。如果没有实现这些原则,那么就算有皇帝之名,也不会有皇帝之实。秦始皇定下了天下统一的制度,没有完成统一就不能算是皇帝。秦始皇定了郡县制度,推行分封制的帝王也不能是真正的皇帝。中国在每个割据时代,各个割据政权皆有统一之志,即使割据也不脱离华夏范围,这都是秦始皇定下的规矩。宋朝以前,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天下正统的象征,没有传国玉玺,就有得位不正的嫌疑。
这四位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就我个人来说喜欢明太祖朱元璋
先来看看前三位帝王,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一统华夏,顺应了时代潮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虽然在位不长,但他所创立的封建制度被后世帝王遵循了2000年之久。
汉武大帝是历史上杰出的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使儒家政治制度走上了的统治地位。抵御外辱,举国之力北击匈奴直抵阴山,解除了外族对华夏文明的威胁,开拓西域,使东西方的贸易有了丝绸之路的往来,为汉民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太宗李世民,在隋末的战乱中重新统一了全国,使社会经济重新走上了正规,任人为贤,勤于政务,爱惜人才,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这是封建帝王少有的认知,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伟大时代
前面三位,都是出生于帝王之家,很早就拥有可以支配的权利和财富,而明太祖朱元璋确是一个出生布衣的草根英雄,历经磨难,把汉民族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结束蒙元统治,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战争中,太祖朱元璋是得国最正,最为后世钦佩的皇帝,这也就是我个人喜欢他的原因吧,
北宋赵佶的书法成就与特点是什么?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治国荒唐而书画颇工。书法薛稷而瘦硬过之,独创一体,自名“瘦金书”;草书也颇风流多姿。传世书迹多为书画题跋,作品有真草《千字文》及《大观圣作之碑》等。所书团扇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金章宗专师其书。
提起"瘦金体”书法的创始人宋徽宗赵佶,可谓书画家里面地位最高的人了,也是历朝历代皇帝中最能画画的人了。更是被"皇位所耽误的书画大家”了。这位因钟爱丹青而丢了江山的皇帝,后人扼腕叹息评价宋徽宗:“宋徽宗褚事皆能,唯不能为君耳”,褒贬唏嘘千秋不绝。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赵佶自幼重文史,好丹青,并展现出非同一般的艺术天赋。他在二十多岁时就写出其瘦金体的早期代表作《楷书千字文》,放眼中国古今书坛,如此年轻便能创立书体、开宗立派,实属罕见。赵佶得瘦金体受黄庭坚的影响较大,在学黄庭坚、薛曜、褚遂良等的总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而金体的风格特性就是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并且金体于以往的书法字体也是大有不同,其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不但笔法犀利,而且铁画银钩、飘逸劲特,可谓杂糅各家,博采众长,使人看后,感觉十分的舒适。这种金体也是被后人广为流传和发扬,赵佶写的许多书法作品同样如此,例如《芳诗帖》、《蜡梅山禽轴》、《宋徽宗牡丹诗帖》、《欲借风霜二诗帖》、《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题李白上阳台帖》、《闰中秋月诗帖》、《夏日诗帖》、《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等等。瘦金体的每一笔都流露出宋徽宗赵佶张扬的个性和丰富的文化艺术涵养,其飘逸而遒美的笔画,收放极富弹性的张力,以及极难驾驭的结构,赵佶巨大的书法成就令人很难望其项背。
宋徽宗因酷爱艺术,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并以书画优则可科举升官的举措,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他兴办扩充艺术学院,当时叫翰林图画院,亲自编写大纲和出考题,开设书学和画学,就是开设书法绘画课程,亲自排课甚至授课。画出11米青绿长卷《千里江山图》的18岁少年王希孟就是他的学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在他鼓励支持并指导下完成的。他精通古玩文物,审美眼光极高,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窑的“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独特色泽也与徽宗的喜好有关。他还是个诗人,不过最好的诗词都是在流放时写的,这一点跟李煜也很像。他对园林和室内设计也颇有研究,亲自设计装修自己的宫殿和行宫,可惜很多都毁于战火。当然,最杰出的还是他的书画艺术,据说,他创作的作品达一万件之多,现存80多件,虽然有些可能是宫廷画师代笔,但他在艺术上的勤学苦练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但擅长人物画、山水画,更是花鸟画的高手。
只可惜,赵佶对于治理国家是软弱无能安逸逃避的,“靖康之耻”被金人掳去囚禁九年死于五国城,可惜了,可惜了!一代才子皇帝命勋时仅54岁,但在艺术领域,作为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徽宗营造了书画家们的天堂,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具艺术修养、美不胜收的艺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