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一生只杀过一位大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赵匡胤:一生只杀过一位大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1/21 5:30:0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窃带钩东西的人被抓到要处死,谋朝篡位的人反倒成享乐一世的诸侯。历代王朝里面,秦朝是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建立,汉朝是刘邦经过多次生死建立,唐朝是李渊李世民父子征战四方建立,元朝明朝清朝都是崛起于微末奋发图强建立,而晋朝、隋朝和宋朝是欺负孤儿寡母忘恩负义取得的天下。尤其是宋朝,简直是建立在阴谋诡计、狡诈多变的乱世,得位之不正,是无论史书如何掩饰隐藏都有蛛丝马迹、经不起推敲的。赵匡胤很厉害,厉害到仅杀一位大臣便篡位成功,登位称帝后取得的成就却令人汗颜。

赵匡胤是名武将,个人武功高强,号称一根棍棒压天下,“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赵匡胤自小就英武不凡,旁人见之无不赞一句“俊后生”,长大后弓马娴熟、文武双全,开始孤身一人游历天下,行万里路兼读万卷书。乱世下,妖魔鬼怪,龙虫鼠蚁,纷纷登场。

某一日行至一处,一老和尚为赵匡胤看了面相算了一卦:嗯,龙章凤姿,日后成就定会不凡。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种话老和尚混口饭吃,不知对多少人说过。赵匡胤当真了,本就自命不凡,不愿碌碌一生。五代十国的乱世,是不讲仁义道德、礼义廉耻和诗书礼乐的,谁拳头大听谁的,谁拳头大谁能吃饱饭。参军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欺负那些平头百姓,干烧杀掳掠等“痛快事”。

赵匡胤很有眼光,投奔当时还是后汉枢密使郭威,一是郭威这人才能出众跟着前景好,二是郭威赏罚分明、有才能就一定能得到重用。说干就干,公元948年赵匡胤投身郭威帐下屡立战功,没过几年就跻身军队高层,手握数镇兵马。郭威死了,柴荣即位,后周经过两位皇帝的治理,国力节节攀升,地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重现汉唐辉煌指日可待。

但是郭威在位三年离世,柴荣在位九年离世。柴荣的驾崩是出乎太多人意料,刚即位的柴荣是三十出头,行伍出身体质超棒,没不良嗜好,小病大病都没生过几次,在驾崩之前更是基本没生大病。没有灾病(正史野史都未有记载柴荣患病)的壮年柴荣攻取幽州时得重病,回到京城后没十天就驾崩了。

我们很有理由怀疑:柴荣的死亡是不正常的。我们可以猜测:柴荣在攻取幽州时就离世了,只是秘不发丧。柴荣回到京城后,驾崩前所下发的三条诏令无形之中验证着这一说法,一是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二是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柴宗训母亲),三是赐封长子柴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二子柴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

第一个,很容易看出是个无稽之谈,有点扯淡,一国之君因“点检当立天子位”的流言废国之干城、战功显赫的亲信大将张永德,将资历较浅、觉得自己更镇得住的赵匡胤放到要害位置。第二个,柴荣在位五年都没立皇后,临死前才立,目的何在?幼小的新君即位,太后垂帘听政是一定的,皇后变成太后,说出去都更好听,也更有公信力。通过太后之手太后之口禅位,肯定比年仅六岁的柴宗训好。第三个,在这种忠孝节义几乎销声匿迹的乱世,七岁幼儿当皇帝,无异于送羊入虎口,分分钟被人弄下来杀死,柴荣会不知道?柴宗训的即位很可能是赵匡胤安排,待到日后将后周过渡给自己的。

这些举措,怎么看怎么像赵匡胤主导,得利最大的也是他赵匡胤。赵匡胤陈桥兵变只是一场武装作秀和政治笑话,皇位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赵匡胤回到京城,文臣武将几乎没杀,因为这些都被赵匡胤拉拢,成为他盟友,正史记载此次政变仅死了一位后周死忠韩通,刚想组织军队反击就被身边的人给杀了。这事怎么看,怎么像早有预谋。

当上皇帝后的赵匡胤实在不行,昔日被柴荣打的鼻青脸肿的契丹,反过来揍得赵匡胤没一点脾气。后周偌大的家业,来个英主本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统天下,恢复汉唐盛世,在赵匡胤手里却堪堪统一一小半,外敌的入侵一点办法都没有。郭威、柴荣二人泉下有知,会不会鄙夷讽刺。

后话: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初期曾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愿,可惜造化弄人,上天只给了他十年不到的时间。

标签: 赵匡胤宋朝

更多文章

  • 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传位给儿子不是更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赵匡胤传位。赵匡胤是否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史料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赵匡胤也没有这样想过,他并没有选择传位人,所以说,流言赵匡胤将皇位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赵匡胤去世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古代能活到五十岁已经非常年迈了。此刻就该有个

  • 柴荣连忠于后周的大臣都没有留下吗 赵匡胤称帝为什么那么容易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后周

    还不知道:赵匡胤称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企图收复被契丹吞并的燕云十六州,但是在准备攻克重镇幽州之时却不幸患病,北伐大军不得不班师回国。不久之后,柴荣驾崩,临终将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托付给范质、王溥、魏仁浦

  • 赵光义射杀赵匡胤的花蕊夫人,赵匡胤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花蕊夫人,五代

    说到花蕊夫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分别出现了两位花蕊夫人。所谓花蕊夫人自然是天姿国色,“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以状其容”。这两位花蕊夫人不但容颜倾国倾城,而且善作诗赋,多才多艺。她们分别为前蜀主王建的淑妃徐氏和后蜀主孟昶

  • 赵匡胤投奔王彦超吃闭门羹,王彦超后来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太祖赵匡胤生于军官世家,他的曾祖赵珽曾任唐朝的御史中丞,祖父赵敬是唐朝的刺史,父亲赵弘殷骁勇善战,因救援唐庄宗李存勖有功,成为后唐的禁军将领。可是父辈的辉煌并没有给赵匡胤的人生带来格外的恩遇。由于时值乱世,唐庄宗李存

  •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有关于烛光斧影的说法正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历史发展到现在,很多人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宋太祖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却选择了自己的弟弟,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过于少见。其实无数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表示过

  • 历史上的陶谷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赵匡胤会打压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陶谷,北宋

    陶谷,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陶谷名气不大,却是个“有故事”的人。从个人才华和能力来说,陶谷在当时绝对是一流,赵匡胤说他“依葫芦画瓢”,不光不公允,还很“忘恩负义”。想当初,若不是陶谷,老赵登基将遭遇大尴尬。显德七年正月初三,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大军杀回开封,逼幼帝柴宗训逊

  • 赵匡胤登基后,他是如何论功行赏的?功赏之间为何呈现出一种反比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

  • 陈桥兵变,赵匡胤是被迫黄袍加身还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赵匡胤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其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荣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帝王,他节俭英明,堪称一代英主。然而这样一位一心想统一天下的帝王却英年早逝,他只能将后周政权交给年仅七岁的皇长子柴宗训。周世宗为了不让后周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在他临终前设置了三方辅政。首

  • 《宋史》中,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被尊称为“艺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太祖赵匡胤汲取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政变频繁的历史教训,实行扬文抑武的国策,以期达到长治久安。《新唐书》论云:“方是时也,天将去唐,诸盗并出,历五姓,兵未尝少解,至宋然后天下复安。”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因此他对身边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为何独独漏掉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赵光义

    你们知道赵光义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古代的男性,多多少少都对成为天下之主有点想法,没有本事的一辈子只能想一想,但是有本事的却可以拼一把,比如赵匡胤以及明朝燕王朱棣等人,就是通过自己的拼搏才成功的得到了皇位。得到皇位之后,由于皇位的诱惑力实在太大,所以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