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传位给儿子不是更好吗

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传位给儿子不是更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3/12/14 5:55:39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赵匡胤传位。

赵匡胤是否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史料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赵匡胤也没有这样想过,他并没有选择传位人,所以说,流言赵匡胤将皇位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赵匡胤去世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古代能活到五十岁已经非年迈了。此刻就该有个疑虑了,都五十岁了,赵匡胤为什么还没有选择传位人呢。小编认为,赵匡胤在立储人选上是很纠结的。

在赵匡胤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起,他应该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而他的第一个人选,应该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赵光义,据说是因为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在临终前交代的,但是据史学家研究,杜太后不会这样交代赵匡胤。无论是否因为杜太后的交代,赵匡胤自己的心中也是想选择赵光义的。赵匡胤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很大程度是因为担心步五代十国乱世的后尘。

五代时期其实很短,但却历经了二十多位帝,皇帝为什么会换的这么频繁,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没有选择好继承人。继承人的年纪太小或者能力不行,才导致皇位不断的更替,换了一个又一个。考虑到这种情况,赵匡胤其实是有两个儿子的,分别是赵德韶赵德芳,但是赵德韶的能力实在是不行,完全不是当皇帝的料,连赵匡胤自己就否定了赵德韶。而赵德芳还太小,完全没有能力当上皇帝。

所以赵匡胤不管选择这两个儿子中的任一个,都可能会被他人夺取皇位,重蹈五代的故事,赵匡胤实在是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如此,赵匡胤才会看重赵光义,赵光义才智无双,不管是智商还是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人选,而且赵光义正直青年,是个很好的选择。但在赵匡胤巩固好自己的帝位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权力都把控在自己手中,解决了大将们这些威胁后,更是坐稳了皇帝。

在此刻,赵匡胤的选择就逐渐发生改变,他想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他自认为这样是没什么的。赵匡胤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赵光义的逼迫。赵光义在开封当府尹时,拉拢了很多的势力,赵匡胤对此很不高兴。有一次,赵匡胤站在城楼之上,看到赵光义出行的时候前呼后拥,赵匡胤心中渐渐感到了威胁,也不想把皇位传给他了。

赵匡胤为了能够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开始逐渐行动,首先开始培养儿子的能力,封赏了两个儿子官职,希望他们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将来继承大任。其次将都城从开封迁往洛阳,这样可以摆脱赵光义,大展拳脚。赵匡胤对于迁都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他说开封一马平川,没有山峰作为屏障,如果有外敌入侵风险太大,若是迁都洛阳,这样可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赵光义可是十分聪明呢,一眼就看出了赵匡胤的心思,坚决的反对了赵匡胤的做法,甚至说在德不在险。赵匡胤的说法有理,赵光义说的也不无道理,如此一来,赵匡胤也没有继续坚持了,迁都的事就推迟了。但赵匡胤并没有就此作罢,事后还和大臣们继续商议。大概是因为赵光义看到赵匡胤有所行动,提高了警惕,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斧声烛影,出现赵匡胤猝死的事情。由于赵匡胤的猝死,至于是否真的选择赵光义作为继承人,还有赵匡胤的死因究竟是什么,这些都不得而知了。

标签: 赵匡胤宋朝

更多文章

  • 柴荣连忠于后周的大臣都没有留下吗 赵匡胤称帝为什么那么容易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后周

    还不知道:赵匡胤称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企图收复被契丹吞并的燕云十六州,但是在准备攻克重镇幽州之时却不幸患病,北伐大军不得不班师回国。不久之后,柴荣驾崩,临终将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托付给范质、王溥、魏仁浦

  • 赵光义射杀赵匡胤的花蕊夫人,赵匡胤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花蕊夫人,五代

    说到花蕊夫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分别出现了两位花蕊夫人。所谓花蕊夫人自然是天姿国色,“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以状其容”。这两位花蕊夫人不但容颜倾国倾城,而且善作诗赋,多才多艺。她们分别为前蜀主王建的淑妃徐氏和后蜀主孟昶

  • 赵匡胤投奔王彦超吃闭门羹,王彦超后来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太祖赵匡胤生于军官世家,他的曾祖赵珽曾任唐朝的御史中丞,祖父赵敬是唐朝的刺史,父亲赵弘殷骁勇善战,因救援唐庄宗李存勖有功,成为后唐的禁军将领。可是父辈的辉煌并没有给赵匡胤的人生带来格外的恩遇。由于时值乱世,唐庄宗李存

  •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有关于烛光斧影的说法正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历史发展到现在,很多人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宋太祖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却选择了自己的弟弟,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过于少见。其实无数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表示过

  • 历史上的陶谷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赵匡胤会打压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陶谷,北宋

    陶谷,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陶谷名气不大,却是个“有故事”的人。从个人才华和能力来说,陶谷在当时绝对是一流,赵匡胤说他“依葫芦画瓢”,不光不公允,还很“忘恩负义”。想当初,若不是陶谷,老赵登基将遭遇大尴尬。显德七年正月初三,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大军杀回开封,逼幼帝柴宗训逊

  • 赵匡胤登基后,他是如何论功行赏的?功赏之间为何呈现出一种反比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

  • 陈桥兵变,赵匡胤是被迫黄袍加身还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赵匡胤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其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荣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帝王,他节俭英明,堪称一代英主。然而这样一位一心想统一天下的帝王却英年早逝,他只能将后周政权交给年仅七岁的皇长子柴宗训。周世宗为了不让后周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在他临终前设置了三方辅政。首

  • 《宋史》中,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被尊称为“艺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太祖赵匡胤汲取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政变频繁的历史教训,实行扬文抑武的国策,以期达到长治久安。《新唐书》论云:“方是时也,天将去唐,诸盗并出,历五姓,兵未尝少解,至宋然后天下复安。”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因此他对身边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为何独独漏掉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赵光义

    你们知道赵光义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古代的男性,多多少少都对成为天下之主有点想法,没有本事的一辈子只能想一想,但是有本事的却可以拼一把,比如赵匡胤以及明朝燕王朱棣等人,就是通过自己的拼搏才成功的得到了皇位。得到皇位之后,由于皇位的诱惑力实在太大,所以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保

  • 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赵匡胤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之一。赵匡胤发动历史上著名的政权更迭--陈桥兵变后,正式建立起了赵宋王朝。提起赵匡胤,他以一介武夫崛起与乱世之中的逆袭形象被后世所熟知,但同时,和他紧密相连的,除陈桥兵变外还有一件事情,那便是历史上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