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写下一首爱情词很凄凉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写下一首爱情词很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7 更新时间:2023/12/26 9:48:05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林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林逋虽然拒绝官场,但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与当地官员诗相交,甚至还留下了与范仲淹、梅臣的唱和之作。他的名气甚至惊动了宋真宗,专门赐予金帛,还让当地官府好好照顾这位隐士。林逋既不推辞,也不自傲,依然故我。

按理来说,隐归隐,个人问题总该解决吧?然而,林逋一生却没有娶妻生子。他只喜欢种植梅花,饲养白鹤,并且达到了酷爱至极的程度,自称它们是“梅妻鹤子”。也许就是这种淡泊的性格,才会“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他一生醉心山水,写诗作词,却只留下了三百多首诗歌,三首词作。这么少的存世量,是因为他本人看得太淡。自己的作品,往往写完之后就随手一扔,根本不爱惜。如此清心寡欲之人,被人视为“禁欲者”,当然是不稀奇的。然而,他却写下了这首凄美绝伦的《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这是一首描述恋人分离的名作,虽然是宋词,但作者却采用了《诗经》中的回环咏唱的方式,极具民歌风格。上阕其兴,描写的是景物,开篇两句就使用了两个“青”,色彩明艳地展现了江南迷人的风光。风光越是美丽,就越是衬托了离情的伤感。

作者表面上在上阙最后发出感慨,在问青山能否知道离别情。实际上,这个答案是不言自明的,青山伫立千年万年,当然见惯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更为高明的是,这一句问话,就将整个诗歌的气氛由明快变成了深沉。这种节奏上的变换,比一开始就愁云惨淡,更能给读者冲击。

下阙着重写情,写得婉转凄美。两个“泪盈”勾勒出难舍难分的场景,最痛苦的事情,不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事,不是你没有拥有,而是你得到后失去!古代男女之间,在定亲前往往会打上一个“同心结”,这对分别恋人,却“同心结未成”。诗人以此暗示,两人最终分别。他们分手的原因,诗人没有明说,但也不必言说,只有那一江恨水,延绵无尽。

古往今来,描写恋人分别的场景数不胜数,但这首词却以清新优美的笔调,赢得了后世赞许。诗人在此中的情感注入,让人很难想象他是没有婚姻的文人。其实,林逋不婚无子,不代表他没有感情经历,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只有经历了感情挫折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打动人心的作品。

林逋是在北宋仁宗年间去世,他被安葬在最爱的西湖之畔。南宋灭亡之际,盗墓贼认为他是大名士,以为有众多陪葬品,竟然盗掘了他的墓葬。然而,除了文房四宝和日常用品外,就只有一只女人用的玉簪。这只玉簪让人遐想连篇,也许见证了林逋刻骨铭心的回忆。

标签: 林逋宋朝

更多文章

  • 林逋:终身未娶妻的诗人,却写出凄美的爱情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林逋,北宋

    你们知道林逋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林逋虽然拒绝官场,但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与当地官员诗文相交,甚至还留下了与范仲淹、梅尧臣的唱和之作。他的名气甚至惊动了宋真宗,专门赐予金帛,还让当地官府好好照顾这位隐士。林逋既不推辞,也不自傲,依然故我。按理来说,隐归隐,个人问题总该解决吧

  • 林逋:真正的隐士高人,淡泊名利寄情于山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林逋,北宋

    林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小隐隐于朝,大隐隐于市。隐士,是古代一种高尚之人的称呼,他们大多文采斐然,有很高文化造诣。他们寄情山水不与外界联系,但是很多是因为仕途坎坷才去隐居,或是没有遇到真正的英主,算不上真正的隐士。要说真正的隐士,要说宋朝的林逋,他才是真正的隐士,不贪名

  • 包拯为什么要狠心含泪斩杀公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策

    说起包青天,又不得不提起公孙策。公孙策是《包青天》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与展昭齐名,他们一文一武,是包拯的左膀右臂。公孙策是文,他是包拯的师爷,主要负责给包拯出谋划策,辅助参与侦查疑案悬案;展昭是武,深入虎穴捉拿犯罪嫌疑人是他的特长。说起公孙策,70后和80后首先映入脑海的,应该是范鸿轩版本的公孙策,

  • 公孙策却差一点死在了包拯的手里是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包拯

    包拯、展昭和公孙策这三个人就是职场上的铁三角关系,一个能文一个能武一个能断案,这个组合不管在哪个时候都是很无敌的存在,能够打败一切的敌人,让哪些贪官污吏,佞臣奸臣以及额把流氓无所遁形,统统在这三个人面前原形毕露,演绎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其实从《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以及各种影视剧中可以看

  • 揭秘:包拯的好帮手公孙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包拯的故事。———不畏权贵。王逵任转运使时,因搜刮老百姓引发动乱后,派士兵抓捕参与动乱者拷问,酷刑之下导致很多善良的民众或伤或亡,老百姓把他恨死了,纷纷向上陈诉冤情。但王逵不仅有宰相陈执中、贾昌朝等罩

  • 包拯含泪斩杀公孙策,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包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情节发生在老版电视剧《包青天》中,包拯奉命南巡,经过太湖的时候发现一具浮尸,这具浮尸身着官差衣服,由此牵扯出一桩大案和一段父女相认的故事。包拯和当地的刘巡抚配合调查此事,在调查的过程中,包拯接连不断的遭到了刺客的暗杀,每次都被南

  • 公孙策作为包拯的得力助手 包拯为什么要杀公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策,包拯

    还不知道:包拯杀公孙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来在一次南巡中,包拯遇到了一件命案,而就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包拯却一再遭人刺杀,这个刺杀他的人叫江龙,还口口声声是为了弟弟报仇,他的弟弟就是以前被包拯斩杀的恶霸。包拯为何含泪斩了他的得力助手公孙策?其实原因很简单

  • 包拯挥泪铡公孙的故事出自哪里?公孙策犯了什么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包拯,公孙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包拯挥泪铡公孙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以下说法全为戏说,请勿当历史来看。首先《三侠五义》中并没有提及公孙策死的桥段,更没有包拯挥泪斩公孙策一说。“包拯挥泪斩公孙策”一说源于金超群版《包公奇案》的第二单元“怒铡公孙”。当然在这部电视剧中,包拯虽是挥泪斩公孙策,但是

  • 《三侠五义》中包拯为什么要杀公孙策?公孙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包拯,公孙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侠五义》中包拯为什么要杀公孙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很多人都知道,在各种有关包拯的传说中,公孙策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不仅是包拯的好友,同时还是包拯的得力助手,两人搭档之下,很多案件可以说都是迎刃而解的。然而还有一些说法,说公孙策最终是被包拯狠心

  • 公孙策作为包拯的得力助手 包拯为什么还要处死这个助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公孙策

    很多人都不了解包拯和公孙策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宋朝给后人留下了不少非常出名的人物,这些人当中有武将也有文臣,当然他们出名的方式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有些是因为能干令人敬佩而成了名人,有些则是因为做事令后人痛恨而逐渐出名。这次要说的是宋朝出名大臣包拯的故事,保证为什么要处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