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殖民者贿赂明朝海运副使汪柏,在澳门定居。但这些殖民者的最终目的是占领澳门。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私自扩充居住地,建筑炮台,强行租占。而那时,嘉靖帝迷恋道术,朝政腐败,所以澳门就被葡萄牙侵略者租占了。
澳门成为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租借地后,也成为亚欧交通的商埠,成为欧洲耶稣教士来华传教的一个据点。
16、17世纪,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中国当时正处于明末清初时期,明朝的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搜刮欺压百姓,百姓对生活失去信心,许多人都信仰宗教以寻求寄托。这给西方传教士一个有利时机。
随着欧洲传教士的增多,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带到了中国。这些先进的东西,使中国人有了新的认识。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有一个叫利玛窦的教士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利玛窦原名是玛泰奥利奇,出身于意大利贵族家庭。当时西方基督盛行,利玛窦也深受影响,进入罗马神学院,1571年加入耶稣会。由于利玛窦聪明好学,所以很受教主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扩大基督教的影响,玛基各教主选择一批有才华的教士到处传教。利玛窦和几个教士上被派到中国。他们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以想在中国扎下根,立稳脚,发展基督教徒。
利玛实等人先到了澳门。在澳门,他们开始学习中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在澳门居住一年之后。他们又来到了广东的肇庆。他们征得中国两广息督郭应聘同意,在肇庆建起教堂,宣传天主教教义。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利玛窦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姓“利”名“玛窦”。他刻苦学习中国话学写中国汉字,阅读很多中国书籍,甚至连服装都用中国的。
七年过去了,利玛窦除了外貌是西方的特征,其他方面很难看出来。和中国人交谈起来,一口流利的汉语,颇有一种亲切感。在这几年里,他对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都有了一定的了
解。由于他爱读书,所以在许多方面,他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