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名相王安石,居然为了一张藤床撒泼打滚?

千古名相王安石,居然为了一张藤床撒泼打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博文 访问量:2030 更新时间:2023/12/22 20:13:07

01

王安石是谁?

若说你不知道,大概会被周围人笑掉大牙。三岁的小孩都能在过年的时候,背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万能的度娘介绍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官运亨通,宋神宗时,更是位居人臣之首——宰相。清末政治家梁超评价,王安石是古今第一名相。

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男子汉,居然也有撒泼打滚的时候。

02

熙宁年间,北宋面临了“冗兵、冗费、冗官”三大问题,宋神宗深感不安,遂拜王安石为宰相,希望王安石改变这种局面。

熙宁三年,即1070年,第一次拜相的王安石开始变法,因变法发生于熙宁年间,遂称为熙宁变法。

王安石变法包括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等,改革范围之广,牵涉人数之多,堪称中国历史之最。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因为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朝野上下没几个赞成的。反对声音最高的除了《资治通鉴》编纂者司马光,还有著名文学家苏轼

很快,连宋神宗的奶奶,老妈和老婆也开始哭诉变法的危害。宋神宗烦的不得了,去哪里睡觉都能听到反对声。这枕头风一向比西北风厉害,宋神宗不得不罢了王安石的宰相一职。

没过两年,王安石再次被宋神宗启用为相,重新变法。但是这一次遭到了更加强烈的反对,宋神宗意志不坚定。变法再次败北,王安石再次被罢官。

熙宁十年,王安石已经年老,看不到变法的未来,儿子的去世更令王安石心灰意冷。于是,王安石上书宋神宗,请求辞官。

按照惯例,官员临走之前,都要清点财产。这时候,吏部会派专门的官吏,负责理清官员的私有财产以及公家财产。

03

宋朝官吏调制频繁,尤其是京官调动十分平常。如寇准范仲淹这些历史有名的大臣,都是往返于中央与地方之间。所以,负责调查财产的官吏,一般不会太为难出调的京官们。

这样做其实是有很大好处的。一来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想见,为难那些出调的京官们,没什么好处。一旦这些京官回归中央,这些小官吏没有好果子吃。二来,官邸里公家东西都是标配,没有十分值钱的,也犯不着为难这些见过大场面的京官们。

可是到王安石这里,负责清点财产的吏部官员们,完全没有之前那么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对王安石的官邸查的一清二楚,真可谓认真负责。

王安石告诫家人,公家的东西一丝一线也不要拿,搬家要轻装上阵。所以,即使官吏们有心刁难,却也找不到把柄。

正当王安石以为万事大吉时,夫人吴琼却和负责的小官吏吵了起来。原来,负责清点的官吏们看到公家财产的名单上有一个藤床,就找吴夫人去要。但是吴夫人十分喜欢这张床,实在不想给。

你可不要小瞧了这一个藤床,那时候可没有空调,江南地区气候又多潮热,所以,几乎所有官邸里都会配上清凉的藤床,供官员及家属休憩之用。

宋朝词人、山东大妞李清照流离至江南之后,曾经写到“藤床纸帐朝眠起”的词,因此可见,藤床是江南地区比较常见的避暑寝具,民间也有,不是十分贵重的东西。

以王安石那么高的年限,家里还有三千亩地,买一件小小的藤床,绝对不在话下。

梅雨季节,吴夫人最喜欢躺在藤床上睡觉。在这张床上,其实也承载了吴夫人对江南最深的感情。床轻情意重,吴夫人就希望小官吏们通融一下,拿钱换这张床。

还没等吴夫人说话呢,小官吏们嚷嚷着“宰相夫人抢床了”。看到这几个鄙视的眼神,吴夫人气不打一处来,我家相公一个月工资能买几百张床,我能贪念你们公家这一点财产吗?

然而,这些小官吏们都觉得王安石是祸害,当然也不会对吴夫人很客气。吴夫人和清点财产的小官吏们谁也不让谁,于是就陷入了僵局。

04

听管家讲明原委后,王安石微微一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只见王安石穿了一身脏的不能再脏的衣服,又去厨房抹了两把炉灰,慢悠悠的去找夫人了。吴夫人还在气头上,忙着盯那两个小官吏,都没在意王安石这个样子。

王安石这时候,一屁股坐在那张藤床上。吴夫人转头一看,王安石还笑眯眯的看着夫人。吴夫人更生气了。

这在历史上,王安石是有名的邋遢鬼。苏辙就看不下去,专门写文章骂王安石。吴夫人更讨厌王安石这个毛病,可是任凭吴夫人说破嘴皮子,王安石依旧不修边幅,天天忙着想变法。

偏偏吴夫人还有洁癖,给女婿的衣服脏了一小块地方,吴夫人就直接给扔了,做新的。那简直一个有钱任性。王安石吴琼这两口子的日子,能过下去,也真的是不容易。

吴夫人一向不喜欢王安石的脏样,这次看到王安石这个样子躺倒自己心爱的床上,吴夫人登时就崩溃了。

演戏是会上瘾的,王安石又在床上打了两个滚。一想到藤床上有那么细菌,吴夫人恶心的不行,摆摆手告诉王安石,“停,这床归你了,我不要了。”

堂堂朝廷一品大员,居然当众撒泼打滚,这个消息震惊朝野,连宋神宗都觉得面上无光,他的政敌们逮到机会,狠狠地在史书中记了一笔。

如果不加以判断,我们都会觉得,当众撒泼其实是一个特别丢人的事情。但只有看到事情发生的前后,我们才会明白王安石的高风亮节。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占用公家的各种资源。

所谓名相,不仅是有很好的政治作为,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世端正。

作者:卓雅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王安石

更多文章

  • 学霸笔记: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蔽眼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王安石

    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老家,途径杭州,登上飞来峰,写下了《登飞来峰》一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上山登塔,举目四望,天下仿佛尽在眼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没有任何的事

  • 苏轼这首诗真大胆,竟然讽刺王安石!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王安石

    说到花影,很多人自然联想到宋代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这花影是多么摇曳多姿。张先的好朋友苏轼也写过花影,可是苏轼笔下的花影与张先大相径庭,我们看看苏轼说了什么?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了这首诗,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对新政不

  • 王安石仁学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祖籍抚州临川县,公元1021年(宋真宗天禧五年)出生于北宋江南西路临江军清江县的维崧堂,王安石早年家境比较清寒,天圣八年(1030)其父王益以殿中丞之韶州,后随父至江宁。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及第至扬州,签书淮南判官,在其任职期间作《送孙正之序》,从这篇序文中可以感受

  • 能看懂王安石做派,你才算活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两大搞怪标签,一“行走的粪坑”,二,拗相公凡有大才之人必有怪癖,比如北宋著名政治家,以王安石变法名垂青史的王相公就是如此。他的怪癖有两个,第一个是生活上的,被人形容为“行走的粪坑”,第二个是性格上的,被人称呼为“拗相公”。(不被理解的王安石)这怪癖从何而来,简单说就是不洗澡!今日人洗澡,应算常

  • 王安石和司马光谁的经济政策更正确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王安石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和司马光谁的政策更正确,进一步来说,二人谁更懂经济。现在一种说法是,司马光是保守派,王安石是变革派。正是由于二人巨大分歧拉开的北宋中期的党争,也埋下了北宋覆灭的祸根。现在都说司马光是奸臣,将收复的西夏的领土又退给了西夏,以及有名的阿云一案,种种行为都在证明司马光在政治上的保

  • 王安石变法还没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王安石

    有一种风险叫做投资,只不过投资的方式不同罢了,有的人付出金钱,有的人付出时间,有的人付出感情,有的人付出生命。而对于投资的目的,也很好理解,就是希望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嘛,金钱方面,物质方面,荣誉方面,地位方面等等。毕竟,不求回报的圣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可你要楞说是完全没有,也不对!这个世界还

  •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一个共同嗜好

    历史人物编辑:新波美食记标签:王安石

    01北宋最有名的政治家王安石晚年归隐江宁钟山,读书著作,不问政事。每每在山路上独行,自言自语,手在空中反复画写着“福建子”三字。据说是指福建(莆田)人吕惠卿,恨为惠卿所陷害,又悔为惠卿所误。熙宁变法,王安石是总指挥,时人称为孔子;吕惠卿是急先锋,时人称为颜回,一对圣人师徒嘛。俩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 王安石有何过人本领,竟然让宋神宗倾慕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王安石

    “庆历新政改革之初即告天折,到神宗即位时冗官冗兵冗费有增无减,财政亏空,难以为继;百余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不相适应的旧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神宗慨然思革流弊,以图实现“富国强兵”之计,终于促成“王安石变法”的改革新浪潮。诸新法在发展农田水利、平均田赋打击城乡高利贷、解决乡村差役与城市工商业摊

  • 宋神宗为何违背祖宗法度,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王安石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皇帝中少见的积极进取的帝王,他的执政也让整个国家出现了中兴的势头。这一切都与赵顼对国家的励精图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中王安石变法又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站在宋朝历史的角度,赵顼积极的推动变法图强,这是有违宋朝祖制的,也是于宋朝其他皇帝的执政思路严重背离的。但赵顼依旧不顾群臣阻挠和反对

  • 斗倒王安石,废除改革变法,司马光的政治生涯为何也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大黄蜂蛤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二人同朝为官时私交甚笃,在才情和上也都是相互欣赏的,但二人在政见上有着极大的分歧,甚至发展到后期连同朝为官都难以做到。两人同样都是少年得志,弱冠之年便进朝为官,史书对于他们的描写是相似的,不追逐名利、不近于色、生活简朴、专心经营理念世界,是科举制度中为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