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寇准、包拯、赵德芳三个人,是否真的同殿称臣?

历史上的寇准、包拯、赵德芳三个人,是否真的同殿称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杉石石 访问量:3204 更新时间:2024/1/16 18:43:19

赵德芳有两个身份,一是赵匡胤皇四子二是评书里的八贤王。若无评书演义的普及,估计没几个人记得赵德芳。

赵德芳生于公元959年,也就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的前一年。作为赵匡胤的第四子,在政治上没有多大建树,在《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评书演义故事中却大放异彩,为人所津津乐道。

实际上赵德芳死于981年,年22岁,算是英年早逝,绝计不是演义中的八贤王。18年后的公元999年,包拯出生,二者在时间上没有任何交集。所以,赵德芳可以活在《杨家将》里,不应该活在《包青天》中。

北宋名臣寇准和赵德芳算是同龄人,比赵德芳小两岁。不过,一个生在河南皇室,一个生在陕西的书香门第,二人虽同龄,但绝计没有空间交集。

寇准于980年中进士,虽然中了进士,但也进不了庙堂。按照一般的操作,必先到地方上去历练。事实也是如此,寇准先后在湖北巴东,河北成安任知县,而等他转调中央,赵德芳早已去世。

寇准出自一个书香门第,其先祖在周武王时便担任“司寇”一职,后以官职为姓。所谓“司寇”,主管刑狱缉捕之事,即秦汉时的廷尉及后来的刑部、大理寺等,后来的刑部尚书也有“大司寇”之称。

(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的前几位皇帝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宋太祖还算得上雄才大略,宋太宗却只是有大志无大才,简单来说,就是太宗皇帝的能力远远无法支撑他的梦想。

到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时,彻底沦为一个软蛋。当契丹来犯,宋真宗着急忙慌要跑路。若非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安定军心,南宋就要从宋真宗开始计算了。

言归正传,前文说过,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和赵德芳,寇准显然不是一代人,有生产感冒药的厂家可以找包拯做代言。包拯于1027年中进士,此时寇准已经去世四年了。

更何况,和寇准一样,包拯也要到地方去历练。但包拯父母年迈,不能远离,于是辞官回家。包拯在家一待就是十年,于1037年时才出山,此时包拯已经38岁。为了父母,不惜辞官,十年不仕,果然是古之大孝子,所以包拯死后,其谥号为“孝肃”。

顺道说一句,包拯最为人所知的便是执掌开封府。

事实上,在包二十多年的官宦生涯中,其在开封主政不到两年时间,而且是权知开封府,意思是代理开封府,并非正牌的开封知府。

包拯一生做过知县知府,御史中丞,转运使,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其政治经历涉及行政、监察、财政和军事领域。如果我们只记得“开封有个包青天”,那就实在是太小看包拯了。主政开封府,不是包拯事业的顶点,也非其事业的终点。

总结来说,赵德芳和寇准是同龄人,但同人不同命,二人没有交集。作为后辈的包拯,出生之时赵德芳已去世,等包拯正式步入仕途,寇准也早已去世,三人相互之间没有同殿称臣之可能。

生活在赵匡胤和赵光义时期的赵德芳,能与他同殿称臣的大牛人有赵普潘美,杨令公杨业曹彬石守信等人。寇准活跃于宋太宗及宋真宗时期,宋真宗软蛋一个,这个时期好人不多,坏人一大把,也真是难为一代名臣寇准了。

包拯生于宋真宗赵恒时期,但其政治经历全在宋仁宗时期。这一时期群星璀璨,除了包拯,有名将狄青,所谓“文曲星包拯,武曲星狄青”,宋仁宗就是赤脚大仙。此外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也处在这个时期,大文豪欧阳修还曾直言包拯没文化。

标签: 寇准

更多文章

  • 寇准发脾气表达诉求,带给我们的启示除坚持自己,这一点也很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寇准

    情急之下的寇准竟然拽住赵恒的衣袖在使劲的摇晃,似乎在“逼宫”,赵恒恶狠狠的看着寇准,旁边的大臣急忙提醒寇准道:“寇相失态了。”赵恒虽然刚开始不想继承皇位,只想着能够过上闲云野鹤的日子,但是奈何大哥疯,二哥死了,不得已成为了皇帝,至于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赵恒知道,尽管前面是荆棘满地,此刻等待他的

  • 澶渊之盟以后,宋真宗曾感念寇准的功劳,有人一句话让他改变想法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寇准

    在五代十国时期,幽燕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也就是辽朝。这对中原地区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始终如骨鲠在喉。失去天然的屏障以后,开封变得一马平川,不得不集中大量的兵力用来拱卫京师,花费无数。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打过辽朝,一个中道崩殂,一个没打过。赵匡胤其实也有收复幽燕的打算,还攒下一大笔钱,可惜还没

  • 《大宋宫词》为何寇准会驳斥刘娥情理之外,反其道而行:计中计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寇准

    大宋皇帝赵恒危在旦夕,子嗣厚望成为心病,刘娥精打细算,为自己铺路。赵恒心心念念的孩子,已经成为他的心病,几次昏迷之后,能否有子嗣已经成为奢望。赵恒作为皇帝,早就为自己的来日做好打算,如果没有子嗣的话,那么冀王还在襁褓中的那个孩子,便是可以给刘娥作为寄养的孩子,为此,大家早就洞察了赵恒的内心波动。刘娥

  • 大宋宫词:寇准是正直的官员,他为什么会答应李皇后陷害元侃呢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寇准

    大宋宫词:寇准是正直的官员,他为什么会答应李皇后陷害元侃呢由刘涛周渝民等主演的《大宋宫词》精彩故事继续为您讲述,在该剧的开篇的时候,赵德昭回来祭祖,然后赵德昭住到赵元侃的襄王府,最后赵德昭死在和元侃一起喝酒的酒桌上,赵德昭中毒而死,当时皇上赵光义就准备对外声称是自己自杀而死,但是元侃有意见,他跑去找

  • 寇准19岁中进士,2次当宰相,位极人臣,为何晚年穷得买不起棺材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寇准

    寇准19岁中进士,两次当宰相,帮宋朝保住半壁江山,晚年却接连被贬,穷得连个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位及人臣的他,后半生为何如此凄惨?寇准是宋朝十大名相之一,他出生于公元961年,家境不凡,父亲寇湘官至尚书令。他年少有才名,19岁那年就中了进士,成了“令人惊叹”的天子门生。之所以说是天子门生,主要是因为,当

  • 北宋寇准一生刚直,让皇帝是又喜又恨又离不开,最终却悲惨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两张脸标签:寇准

    寇准作为北宋名相,虽只经历太宗、真宗两朝,但却对北宋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四十三岁之前一直顺风顺水,但却因为过于严正刚直的性格,多次遭到贬谪,后来虽然重登相位,但却受到权奸制约,一直没能有太大作为。初入仕途寇准早年丧父,更是让本就天资聪慧的他发奋读书,在十九岁的时候就考中贡士,有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 寇准客死他乡是自讨苦吃,像他那么做,再有才华也只能一死了之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寇准

    寇准吃饭不小心胡子上沾上汤汁,旁边宰相丁谓伸手给他擦干净,这让寇准哈哈大笑:你好歹也是朝廷重臣,也学会给上司擦胡子了吗?其他大人听了后都哈哈大笑,让丁谓觉得很没面子。他本来是一番好意,结果却被寇准一番数落落了个颜面扫地的下场。从此他心中就记恨寇准打算取而代之。可是寇准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导致了

  • 累世清华气自壮——说说“性刚自任”的北宋名臣寇准的家世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寇准

    华夏史上文治最为杰出的朝代北宋,从其创立之初,就笼罩在北方强邻契丹的阴影之下。太宗时挟灭北汉之威,意图收复被契丹占据的燕云,却在高梁河一战中遭受惨败,五代后期以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禁军精锐,就此损耗殆尽。从此以后,北宋的历任皇帝就患上了“恐辽症”,再也不敢轻易言战。使得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成了契丹铁

  • 英法联军入侵,咸丰要御驾亲征,大臣:坐镇紫禁城,大清缺少寇准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寇准

    大沽战败,僧格林沁上书咸丰帝:虽然大沽战败,但并不是奴才懈怠和渎职,实在没想到北部炮台的两座弹药库会同时爆炸。奴才已经在天津和通州沿路做了必要的部署,但奴才以亲王和六大公爵的名义请求皇上暂离京城,北狩热河。等到六大公爵的援兵一到,奴才将功赎罪,让这些卑鄙可耻之徒消失。僧格林沁的奏折是密奏咸丰的,此时

  • 同样主持议和,为啥寇准是英雄,秦桧却是奸臣?问题出在这里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寇准

    两宋有两次议和: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先说澶渊之盟,北宋需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南宋就惨多了,绍兴和议规定:宋向金称臣,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须遣使称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并割让唐、邓、商、秦四州予金;宋每年向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