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蔡泽为何能够说服范雎辞去丞相,让他上台?他当上丞相后结局如何

蔡泽为何能够说服范雎辞去丞相,让他上台?他当上丞相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阎丽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4/2/14 13:59:00

范睢是秦国秦昭襄王时期的丞相,他的经历颇为励志,原本他只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后来因为齐王欣赏而被魏国相国魏齐怀疑叛国,差点活活打死。在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下,他逃到秦国并凭借自己的本领获得秦昭襄王的认可,从魏国逃犯成为了秦国的相国。

一、一步错步步维艰

范雎的一生做了一件永远抹不去的污点,他因为嫉妒在长平之战立下大功的白起,便设计害死了白起。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秦赵之战,秦国一下子陷入了被动,几番换将都挽不回颓势,范雎关系密切的两个被他举荐的恩人郑安平带领两万秦军选择了投降赵国,王稽又因为出卖秦国情报被处死。

按照秦国的连坐法制度,范雎举荐的两个人都出了问题,是理应受到惩罚的,秦昭襄王凭借二人的情分,硬是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但范雎也因此担忧起随时会到来的惩罚。

《资治通鉴·秦纪一》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应侯(范雎)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范雎没想到自己一时的妒忌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事情,连后来者都想着把自己当成踏板上位了。他不禁想到自己从魏国刚来秦国时,不就是踩着穰侯魏冉宣太后、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上位的吗?只是这一下子,角色换成了自己,未免心里生出一丝哀意,外人看去,这位风光无限的丞相大人竟然有那么一点颓败之感。

二、范雎的妥协和蔡泽的昙花一现

蔡泽的出现是那么意外,又是那么必然。就如同狮子受伤的时候,总有其它挑战者会相继出现,直到取代他,蔡泽就是范雎的挑战者。

范雎和蔡泽的会面就像蔡泽的出现一样,那么突然,那么简单,因为蔡泽抓住了范雎的担忧,所以是他占据了主动,他不怕范雎不妥协。

蔡泽的意思只有一个:你不如我,而且你现在的局势很危险,不如及早功成身退,我给你指一条破局之路。

论才华蔡泽其实未必比得上范雎,但我们谈过范雎此时在担忧随时会降到自己头上的惩罚,自己这次落了个很大的把柄在君王手中,当君王想要挥动刀剑时,自己未必不会步白起的后尘——所以,他想听听蔡泽是否真有能力助自己。

蔡泽指出了范雎此时的三大问题:1,范雎不能保证秦昭襄王会不会对自己下杀手;2,范雎的功劳比不过商鞅吴起、大夫文种、白起他们,但他们却都结局很惨;3,身居高位,又犯有大错,结局通常很惨。但能像范蠡这样功成身退,或许就能安享晚年。

不仅陈说利弊,蔡泽干脆把后路都告诉了范雎:您为何不学许由、延陵季子他们谦让举贤,这样君王和我都会记得您的功劳,您就可以像王乔、赤松子一样的高寿,安享晚年,而不用担忧灾祸了。

这番话说道范雎心里去了,范雎说:“善。”

《资治通鉴》: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王召与语,大悦,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免。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相国,泽为相数月,免。

结局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蔡泽担任相国才几个月,就因为“刺杀信陵君”“灭东周”这样的大计划,得罪了不少人。深谙“功成身退”思想的蔡泽,一点犹豫都没有,前脚说服了范雎,后脚自己也选择了辞职,留在秦国当个普通的文臣低调生活了,和他刚来秦国的大手笔比,显然他有那么一丝理解范雎的无奈和妥协了。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范雎嘲讽秦王是“妈宝男”,秦王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将他奉为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范雎

    公元前271年,已经在位三十六年的秦昭襄王,收到一份署名张禄的上书。读完之后,秦昭襄王面露喜色,随即召见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张禄。张禄究竟是何许人也,又写了些什么内容,能够让一向风轻云淡的秦王,表现得如此激动?《史记》记载,张禄是秦国名相范雎的化名。范雎本是魏国人,得罪了魏国丞相魏齐,被家丁们打断了肋

  • 范雎:装死逃过一劫,做了秦相后,羞辱须贾,逼死魏齐,睚眦必报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范雎

    范雎陪须贾出使齐国,好心助他从齐国逃出生天,一回魏国,须贾就给他扣上暗通齐国的帽子。魏齐让人用带刺荆条鞭打范雎,将他肋骨打断,牙齿打落,血肉模糊。一会儿,范雎纹丝不动,行刑人见此就上报给魏齐。丞相魏齐此刻正饮酒作乐,听到范雎已死不以为意,吩咐下人道:“用苇席裹着扔到茅厕里。”随后,魏齐还让在场的宾客

  • “秦王之国危于累卵”,这是范雎吓唬秦昭襄王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范雎

    范雎碰的软钉子“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最早是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列传》中的,毛遂自荐于赵国平原君,去往楚国谈判取得成功,平原君说: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这话是相

  • 范雎贵为秦国一代名相,却先后除掉两位名将,导致秦国实力大损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范雎

    在战争期间,为了取胜,各方都是极尽所能,除了表面上的军事斗争外,派间谍也是一种常用手段;这间谍也有高低之分,普通的间谍只是探查军情以及虚实,而高深一点的间谍则是影响对方的国情,比如秦国有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就是韩国派间谍郑国去秦国修建的,本意是藉此耗秦国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但没想到此举适得其

  • 秦灭六国的三大功臣:商鞅、魏冉和范雎,谁的功劳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金山文史标签:范雎

    说到秦国,我们就会想起那篇荡气回肠的《过秦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在秦国的崛起过程中,连续出现了六任贤明的帝王,任用商鞅、魏冉、范雎等人,才有了秦始皇鲸吞天下的资本。秦国百年崛起过程中,秦孝公之后的六任秦王都能知人善任,秦国人才辈出,若论功行赏,当以商鞅、魏冉、范雎三

  • “远交近攻”战略提出者范雎,为何要在厕所里装死?-读战国(53)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范雎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53):范雎诈死逃秦文/松鼠爸爸范雎战国进入中后期,一个重要变化是:秦国对六国的打击越来越“稳准狠”,六国的反击余地越来越小,秦国往东推进的力度越来越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与一个人担任秦相、提出新的统一方略有关。秦昭襄王他就是秦昭襄王的重要搭档——范雎(jū),“

  • 魏冉摔倒范雎吃饱,这场丞相争夺战,秦昭襄王选对人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近史说V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时代的相位更替很有意思:范睢扳倒了魏冉,然后就成了丞相,蔡泽扳倒了范睢,也继任了丞相。范睢在魏国受辱后,潜逃进秦国,此时当权者是穰侯魏冉,他本人很讨厌外国的宾客,称他们是“国家的蛀虫,扰乱国政的祸首”。所以范雎想要在秦国混得风生水起,就必须得扳倒魏冉。穰侯的功劳秦武王在中原得意后就开始飘飘然

  • 范雎是小人吗?他的历史功劳和张仪相比,哪个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范雎

    范睢和张仪都是得志之后,报复心爆棚的人。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里受到伤害之后,把对祖国的好感全部抛到太平洋里面去了。一,范睢是魏国人,他有才华,出使齐国,因为齐王欣赏他,遭到须贾的嫉妒,然后被自己的老板魏齐打得快要死了在受尽屈辱之后,他得到朋友郑安平的帮助,随秦国使者王稽一起到了秦国。秦王求贤若渴,范睢赶

  • 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范雎如何在战国时期在秦朝玩转权力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范雎

    说起范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被大家熟知的人,却左右了战国时期的战争走向,使秦国一举走向霸主地位,为后来始皇帝的一统天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范雎这位伟大的纵横家,天下一统的局面就要往后延迟不少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位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他如何在秦国

  • 才不配位有多坑?范雎提拔的恩人,一个出卖情报,一个投降叛国!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范雎

    一个男人真正成熟的时候,是他意识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远比酒桌上吹牛皮来得有意义。领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句话,总是伴随着许多辛酸的过往。蜘蛛侠里有这样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学生跳槽频繁、明星学历造假、广东老板高价招工人等等事件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眼界高于能力。我们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