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范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被大家熟知的人,却左右了战国时期的战争走向,使秦国一举走向霸主地位,为后来始皇帝的一统天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范雎这位伟大的纵横家,天下一统的局面就要往后延迟不少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位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他如何在秦国玩转权利巅峰。
说起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和政治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苏秦和张仪等人,除开他俩,其实有名的谋士也是数不胜数。范雎作为一个典型的后起之秀,其能力并不在以上的二人之下。更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这个悲催的天才,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范雎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士,年纪轻轻便因聪慧机智,而名声在外。但是自身的家境不好,因此只能投靠在魏国的大夫须贾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范雎逐渐做到了从一品,也有幸得到了机会,陪着须贾一起出使齐国。可不料,这一趟访问,竟然改变了范雎的一生。
说到这,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须贾这个人,虽然贵为魏国大夫,须贾却不是个宽宏大度之辈,是个典型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看着手下范雎在出使齐国时,被齐王看中,还赏赐了他不少金银财宝和美食美酒,一下就不开心了。回到魏国后,赶紧去宰相魏齐那里告了范雎一状。说范雎和齐王私下亲密接触,肯定意图不轨。宰相魏齐听完,随即暴跳如雷。立刻下令将范雎毒打一顿,可怜的范雎就这么被人殴打,在奄奄一息时,须贾甚至叫仆人拿出一张裹尸用的凉席将范雎扔到了茅厕,任人对他侮辱。
万幸,天不该让范雎命绝,在茅厕假死骗走众人后,范雎悄悄逃走,也至此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在外逃的路上,为防止魏国的须贾派人来追杀自己,范雎化名为张禄。在好友的帮忙下,出逃到了秦国。要不怎么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呢。这不,出逃的路上范雎就遇到了前往魏国出使的使臣王稽。一番交谈之后,王稽发现此人谈吐不凡,有着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谋划,于是心生了爱才之心。然后便邀请范雎前往秦国,一同帮助秦王共创大业。
刚刚到达秦国,范雎就经历了一次生死危机。所幸其聪慧机智,逃过一劫。顺利抵达咸阳后,范雎并没有立刻被秦王重用。在被冷谈的长达一年之久后,范雎得到了机会。秦昭王开始接见了范雎,而范雎也没有让机会白白流失。对秦昭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战略主张,既先对身边弱小的国家下手,结交远处国力强盛的国家。来达到逐步蚕食,逐步瓦解的方针。这一战略得到了秦昭王的肯定,也让范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秦国谋士,做上了秦昭王的客卿一职。可此时的秦国,芈月太后当道,秦昭王的权利其实并不大,为了解决这一现状,范雎劝秦昭王使用雷霆手段,迅速打垮太后及其部下。秦昭王也心领神会,迅速废弃太后掌权的制度,以高压手段打压四贵。取得了秦国真正的统治权。在此之后,范雎也是被秦昭王再次重用,拜为秦国宰相,地位堪称是一人之下。
范雎其实也是个有私心的人,于秦国而言,他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他提出了有效的策略方针使得秦昭王得以掌权,进而使秦国走向强大。坏的一面是,面对可能能威胁到自己的存在,范雎也从来不手软。秦国有名的战神白起将军,就是这么被范雎给坑死了。攻打赵国一战,白起坑杀了47万赵国士兵,使得其威名远传四方,秦王看后也是十分开心,对白起大加赏赐。这个时候白起建议一举拿下赵国,可是范雎的意见却不一样,他接受了赵国的割地求和。也因此,两个人结下了梁子。白起毕竟是个武夫,有的时候执拗的不像样子,在之后的讨伐中,一旦与秦王的意见不一。白起都会坚持自己的见解,为了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有时甚至让秦王哑口无言。这也就给了范雎机会,在范雎的多次建议下,白起最终被罢黜,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