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范雎如何在战国时期在秦朝玩转权力巅峰

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范雎如何在战国时期在秦朝玩转权力巅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西瓜唠车 访问量:3426 更新时间:2024/2/14 14:06:36

说起范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被大家熟知的人,却左右了战国时期的战争走向,使秦国一举走向霸主地位,为后来始皇帝的一统天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范雎这位伟大的纵横家,天下一统的局面就要往后延迟不少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位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他如何在秦国玩转权利巅峰。

说起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和政治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苏秦张仪等人,除开他俩,其实有名的谋士也是数不胜数。范雎作为一个典型的后起之秀,其能力并不在以上的二人之下。更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这个悲催的天才,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范雎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士,年纪轻轻便因聪慧机智,而名声在外。但是自身的家境不好,因此只能投靠在魏国的大夫须贾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范雎逐渐做到了从一品,也有幸得到了机会,陪着须贾一起出使齐国。可不料,这一趟访问,竟然改变了范雎的一生。

说到这,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须贾这个人,虽然贵为魏国大夫,须贾却不是个宽宏大度之辈,是个典型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看着手下范雎在出使齐国时,被齐王看中,还赏赐了他不少金银财宝和美食美酒,一下就不开心了。回到魏国后,赶紧去宰相魏齐那里告了范雎一状。说范雎和齐王私下亲密接触,肯定意图不轨。宰相魏齐听完,随即暴跳如雷。立刻下令将范雎毒打一顿,可怜的范雎就这么被人殴打,在奄奄一息时,须贾甚至叫仆人拿出一张裹尸用的凉席将范雎扔到了茅厕,任人对他侮辱。

万幸,天不该让范雎命绝,在茅厕假死骗走众人后,范雎悄悄逃走,也至此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在外逃的路上,为防止魏国的须贾派人来追杀自己,范雎化名为张禄。在好友的帮忙下,出逃到了秦国。要不怎么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呢。这不,出逃的路上范雎就遇到了前往魏国出使的使臣王稽。一番交谈之后,王稽发现此人谈吐不凡,有着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谋划,于是心生了爱才之心。然后便邀请范雎前往秦国,一同帮助秦王共创大业。

刚刚到达秦国,范雎就经历了一次生死危机。所幸其聪慧机智,逃过一劫。顺利抵达咸阳后,范雎并没有立刻被秦王重用。在被冷谈的长达一年之久后,范雎得到了机会。秦昭王开始接见了范雎,而范雎也没有让机会白白流失。对秦昭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战略主张,既先对身边弱小的国家下手,结交远处国力强盛的国家。来达到逐步蚕食,逐步瓦解的方针。这一战略得到了秦昭王的肯定,也让范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秦国谋士,做上了秦昭王的客卿一职。可此时的秦国,芈月太后当道,秦昭王的权利其实并不大,为了解决这一现状,范雎劝秦昭王使用雷霆手段,迅速打垮太后及其部下。秦昭王也心领神会,迅速废弃太后掌权的制度,以高压手段打压四贵。取得了秦国真正的统治权。在此之后,范雎也是被秦昭王再次重用,拜为秦国宰相,地位堪称是一人之下。

范雎其实也是个有私心的人,于秦国而言,他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他提出了有效的策略方针使得秦昭王得以掌权,进而使秦国走向强大。坏的一面是,面对可能能威胁到自己的存在,范雎也从来不手软。秦国有名的战神白起将军,就是这么被范雎给坑死了。攻打赵国一战,白起坑杀了47万赵国士兵,使得其威名远传四方,秦王看后也是十分开心,对白起大加赏赐。这个时候白起建议一举拿下赵国,可是范雎的意见却不一样,他接受了赵国的割地求和。也因此,两个人结下了梁子。白起毕竟是个武夫,有的时候执拗的不像样子,在之后的讨伐中,一旦与秦王的意见不一。白起都会坚持自己的见解,为了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有时甚至让秦王哑口无言。这也就给了范雎机会,在范雎的多次建议下,白起最终被罢黜,自刎而死。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才不配位有多坑?范雎提拔的恩人,一个出卖情报,一个投降叛国!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范雎

    一个男人真正成熟的时候,是他意识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远比酒桌上吹牛皮来得有意义。领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句话,总是伴随着许多辛酸的过往。蜘蛛侠里有这样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学生跳槽频繁、明星学历造假、广东老板高价招工人等等事件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眼界高于能力。我们的社会,

  • 秦昭襄王也有义薄云天的情怀,决心替范雎报仇,谁说君王无情?

    历史人物编辑:汗青史文V标签:范雎

    #历史#(本文大约1100字,共需3分钟阅读)公元前270年,范雎受人污蔑,在魏国受尽屈辱,差点死去起初,魏王国人范雎,随着魏王国国务官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国王田法章因范雎口才敏捷,十分欣赏,特地送他一些礼物,包括黄金和饮食。而须贾这个猪脑袋,可能灌水灌得太多了,妒忌心会使一个人失去理智,这个草包居

  • 邯郸之战,战国三公子共抗强秦;命途殊异,白起范雎不同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范雎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使赵国兵力损失殆尽,秦军趁机向北攻占太原,向西夺取皮牢(今山西省翼城县),向东越过太行山进抵武安(今河北省邯郸市西)。此时,秦军距邯郸不足百里,白起决定一鼓作气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异常恐惧,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咸阳游说范雎。于是范雎向秦王建议,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昭王当

  • 被秦王宠信如范雎者,最终也免不了不幸结局,只因他做了3件错事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范雎

    文|飞鱼说史战国时期,诸侯纷争。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但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战国也在酝酿着一个新时代,也就是华夏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战国七雄作为有实力和有能力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诸侯国,相互攻伐也变成了十分平常的一件事情。但兴衰有因,诸侯国不会无缘无故的衰弱,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强

  • 一代名臣范雎,身为国相却睚眦必报,为报仇起家,因报恩衰亡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范雎

    曾几何时,范雎也是个热血青年,胸怀报国之志,一心想为国效力。可惜,魏国用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宗室贵族者不用。范雎出身寒微,又没有资金周游列国,只好投在魏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范雎的策论是很厉害的。《范雎蔡泽列传》中关于他的那部分共六千余字,大半篇幅是在写他献给秦昭襄王的策略。他和须贾去齐国办事,齐

  • 秦王为何宠信范雎?不止因为他提出远交近攻,帮秦王亲政才是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范雎

    文|飞鱼说史当时间划过战国的天空,西方落日的余晖产生的热量渐渐压倒了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就好似盛夏时分。战国中后期,秦国对于六国而言,虽地处华夏的西部边陲,但它的热,已经让东部的诸侯产生了畏惧,因为虎狼秦国,吞并诸侯统一华夏的心早已暴露无遗。有人说,秦国能攻灭六国,是因为六国君主的昏庸,其实这只是次

  • 秦昭襄王为何能再三原谅范雎,却一定要杀死白起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评谈标签:范雎

    战神白起是战国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尤其是长平一战,更是杀得天下心惊,击败了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对抗的赵国,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然而,这样一位大功臣,却没有等到荣华富贵,反而是宝剑赐死。与白起相对的,却是秦昭襄王再三原谅了与白起不和的丞相范雎。正是

  • 范雎远交近攻,开长平之战;白起一战封神,坑40万赵国降卒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范雎

    范雎成为秦相,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开始逐步蚕食相邻的魏国、韩国、赵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韩国,首先攻占荥阳,将韩国切断成三截,使韩国随时面临被肢解的风险。两年后,秦国再次出兵,占领野王(今河南沁阳),阻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成了成了韩国孤悬域外的飞地。公元

  • 被扔到厕所中羞辱,最后装死逃生,看范雎如何成就传奇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范雎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不仅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从贫弱一步步走向征服六国的励志大剧,还发生了一些令人流传至今的故事和为人所熟知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宣太后。本来当上了皇帝的秦昭王就是一个空有虚名的皇帝,秦国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宣太后还重用了自己的弟弟们和儿子们,可以说秦国的政治和

  • 春秋六国组队攻打秦国,范雎做了一件事,六国联盟顿成一盘散沙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范雎

    01话说春秋战国时候,看到齐国蒸蒸日上,兵强马壮,胆小怕事的魏王坐不住了。原因很简单,想当年,齐湣王骄横,燕国联合楚、魏、赵、韩,一举抢占了人家70多座城池,并二一添作五,全给分了。齐湣王仓皇出逃,途中被杀。所幸内外交困之际,齐襄王临危即位,齐将田单力挽狂澜,这才免遭亡国之灾,得以复兴。俗言:君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