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雎:装死逃过一劫,做了秦相后,羞辱须贾,逼死魏齐,睚眦必报

范雎:装死逃过一劫,做了秦相后,羞辱须贾,逼死魏齐,睚眦必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林开意 访问量:3378 更新时间:2024/2/14 14:00:09

范雎陪须贾出使齐国,好心助他从齐国逃出生天,一回魏国,须贾就给他扣上暗通齐国的帽子。魏齐让人用带刺荆条鞭打范雎,将他肋骨打断,牙齿打落,血肉模糊。一会儿,范雎纹丝不动,行刑人见此就上报给魏齐。丞相魏齐此刻正饮酒作乐,听到范雎已死不以为意,吩咐下人道:“用苇席裹着扔到茅厕里。”随后,魏齐还让在场的宾客们轮番来到茅厕对着范雎小解,以此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此时在茅厕里一动不动忍受着屈辱的范雎,并没有真的闭气了,而是为了险中逃生,不得不出此下策。他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因此咬牙坚挺,静静地等待着。裹在苇席中的范雎偷偷睁眼看了一下,见天色已晚,身边只有一个小吏负责看守,气若游丝道:“我重伤将死,虽暂时清醒,但绝非没有存活的可能。要是能让回到家中断气,定让家人送来重礼相谢!”

小吏见范雎可怜,被折磨成这样,绝无生还可能,又贪图利益,就上报魏齐,把闭气的范雎扔到荒郊野外。魏齐应允了。范雎得小吏相助,终于侥幸脱身,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中的范雎,先让家人把自己藏起来,隔天就让家人为他举办丧礼。恰逢魏齐担心范雎没死,前来搜查,看到范雎家中正给他举办丧事,就信了范雎早已被野兽吞噬殆尽。好友郑安平前来吊孝,得知范雎险中逃生,暗地里筹划把范雎带离魏国。恰逢秦国人稽正出使魏国。郑安平就假装成服侍的人,接近王稽。王稽趁机问他魏国是否有贤能之人想跟他一起走。郑安平见状,就给他推荐了范雎,说范雎是个有本事的人,想求见王稽,但因有仇人,白天不能相见,只能安排晚上会面,这个人名叫张禄,也就是易名的范雎。夜里,王稽见到了前来的张禄和郑安平,攀谈一番后,王稽觉得张禄是个贤才,就安排张禄在他回秦的路上等着他,一起回秦国。王稽的马车载着张禄和郑安平,成功避开魏齐的眼线,来到了秦国的地界。没曾想,就碰到了魏冉的大队人马。马车里的张禄对王稽道:“魏冉最厌客卿,如此刻被他知情,定会受辱,我躲在车里才是上策。”话音刚落,魏冉的车队到了跟前,魏冉问王稽:“可有带客卿一道归来?万万不可相信客卿,那些人巧舌如簧,蛊惑人心,不得不防。”王稽当即否认,信誓旦旦表示自己没有带任人一道归来,魏冉见王稽如此,就命人驾车离去。见魏冉车队走远,张禄和郑安平随即跳下马车道:“魏冉生性多疑,此番没有查验马车必然不会甘心,定会返回查验。”说完两人就远离马车步行前进。

不出所料,魏冉果然派人前来搜查王稽的马车,见只有王稽一人才去复命。马车上的王稽惊魂未定,心生后怕,一方面对张禄的神机妙算感慨万千,一方面又被魏冉的回马枪吓得魂不附体,一旦魏冉抓获张禄和郑安平,三人小命就堪忧了。王稽回到秦国后,在秦王报告出使情况后,不失时机地向秦王推荐张禄。秦昭王初次见范雎后,立即屏退左右,长跪请教。范雎见此,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从而扩大秦国领土,逐步实现天下一统。范雎还劝谏秦昭王废宣太后,把那些专权的臣子魏冉等驱逐,巩固中央政权。此后,范雎被秦昭王任命为相国。魏国在听说秦国有意开战后,当即派须贾出使秦国求和,范雎故意穿破烂衣裳求见须贾。须贾大惊失色,戏谑道:“范叔怎么贫寒成这个样子呢?”随后招呼范雎一起坐下吃饭,还将自己的一件粗丝袍送给他。饭桌上,须贾就向范雎打听消息,问他是否认识秦国的相国张禄。范雎一听,立即表示他的主人认识张禄,可以帮忙引见。可须贾却傲娇道:“我的车轴断了,要是没有四匹马拉的车,我绝不出门。”范雎回去借来一辆驷马大车,并亲自驾车把须贾送到相国府门前,随后就先行通报去了。范雎一去不归,门口的须贾等着急了,就问门卒:“范叔进去那么久,为何还不见出来?”门卒答:“这里没有范叔”。须贾再问:“就是刚才和我一起乘车的那个人。”门卒听后,一脸鄙夷道:“他就是我们的张相国。”这下轮到须贾心如死灰,他不知原来范雎并未真的死去,而是改名易姓到秦国,并做了相国。须贾见机行事,当即脱掉上衣,跪地而行,见到范雎后叩头谢罪。

范雎见状,怒道:“你有三大罪,一是诬告我私通齐国,二是魏齐把我扔茅厕不加制止,三是你也参与在我身上小解。要不是你赠我粗丝袍,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范雎令须贾滚回魏国,交出魏齐的脑袋,不然就要屠平大梁。魏齐知道后吓得躲到赵国平原君府中。秦昭王要帮范雎报仇,就写信请来平原君,让他交出魏齐,被当场拒绝。秦昭王就威逼赵王,若不交出魏齐,平原君就要长久呆在秦国。赵国宰相和魏齐一同逃回魏国投奔信陵君,信陵君犹豫不决,杀魏齐心寒失望,竟自刎而死。赵国趁机把魏齐的人头交给秦国。范雎的仇终于报了,当然,他也对曾经帮助他的人,如王稽和郑安平都得到他的举荐,身担要职。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秦王之国危于累卵”,这是范雎吓唬秦昭襄王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范雎

    范雎碰的软钉子“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最早是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列传》中的,毛遂自荐于赵国平原君,去往楚国谈判取得成功,平原君说: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这话是相

  • 范雎贵为秦国一代名相,却先后除掉两位名将,导致秦国实力大损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范雎

    在战争期间,为了取胜,各方都是极尽所能,除了表面上的军事斗争外,派间谍也是一种常用手段;这间谍也有高低之分,普通的间谍只是探查军情以及虚实,而高深一点的间谍则是影响对方的国情,比如秦国有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就是韩国派间谍郑国去秦国修建的,本意是藉此耗秦国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但没想到此举适得其

  • 秦灭六国的三大功臣:商鞅、魏冉和范雎,谁的功劳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金山文史标签:范雎

    说到秦国,我们就会想起那篇荡气回肠的《过秦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在秦国的崛起过程中,连续出现了六任贤明的帝王,任用商鞅、魏冉、范雎等人,才有了秦始皇鲸吞天下的资本。秦国百年崛起过程中,秦孝公之后的六任秦王都能知人善任,秦国人才辈出,若论功行赏,当以商鞅、魏冉、范雎三

  • “远交近攻”战略提出者范雎,为何要在厕所里装死?-读战国(53)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范雎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53):范雎诈死逃秦文/松鼠爸爸范雎战国进入中后期,一个重要变化是:秦国对六国的打击越来越“稳准狠”,六国的反击余地越来越小,秦国往东推进的力度越来越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与一个人担任秦相、提出新的统一方略有关。秦昭襄王他就是秦昭襄王的重要搭档——范雎(jū),“

  • 魏冉摔倒范雎吃饱,这场丞相争夺战,秦昭襄王选对人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近史说V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时代的相位更替很有意思:范睢扳倒了魏冉,然后就成了丞相,蔡泽扳倒了范睢,也继任了丞相。范睢在魏国受辱后,潜逃进秦国,此时当权者是穰侯魏冉,他本人很讨厌外国的宾客,称他们是“国家的蛀虫,扰乱国政的祸首”。所以范雎想要在秦国混得风生水起,就必须得扳倒魏冉。穰侯的功劳秦武王在中原得意后就开始飘飘然

  • 范雎是小人吗?他的历史功劳和张仪相比,哪个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范雎

    范睢和张仪都是得志之后,报复心爆棚的人。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里受到伤害之后,把对祖国的好感全部抛到太平洋里面去了。一,范睢是魏国人,他有才华,出使齐国,因为齐王欣赏他,遭到须贾的嫉妒,然后被自己的老板魏齐打得快要死了在受尽屈辱之后,他得到朋友郑安平的帮助,随秦国使者王稽一起到了秦国。秦王求贤若渴,范睢赶

  • 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范雎如何在战国时期在秦朝玩转权力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范雎

    说起范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被大家熟知的人,却左右了战国时期的战争走向,使秦国一举走向霸主地位,为后来始皇帝的一统天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范雎这位伟大的纵横家,天下一统的局面就要往后延迟不少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位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他如何在秦国

  • 才不配位有多坑?范雎提拔的恩人,一个出卖情报,一个投降叛国!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范雎

    一个男人真正成熟的时候,是他意识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远比酒桌上吹牛皮来得有意义。领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句话,总是伴随着许多辛酸的过往。蜘蛛侠里有这样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学生跳槽频繁、明星学历造假、广东老板高价招工人等等事件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眼界高于能力。我们的社会,

  • 秦昭襄王也有义薄云天的情怀,决心替范雎报仇,谁说君王无情?

    历史人物编辑:汗青史文V标签:范雎

    #历史#(本文大约1100字,共需3分钟阅读)公元前270年,范雎受人污蔑,在魏国受尽屈辱,差点死去起初,魏王国人范雎,随着魏王国国务官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国王田法章因范雎口才敏捷,十分欣赏,特地送他一些礼物,包括黄金和饮食。而须贾这个猪脑袋,可能灌水灌得太多了,妒忌心会使一个人失去理智,这个草包居

  • 邯郸之战,战国三公子共抗强秦;命途殊异,白起范雎不同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范雎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使赵国兵力损失殆尽,秦军趁机向北攻占太原,向西夺取皮牢(今山西省翼城县),向东越过太行山进抵武安(今河北省邯郸市西)。此时,秦军距邯郸不足百里,白起决定一鼓作气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异常恐惧,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咸阳游说范雎。于是范雎向秦王建议,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昭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