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雎是小人吗?他的历史功劳和张仪相比,哪个更高?

范雎是小人吗?他的历史功劳和张仪相比,哪个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醉今迷 访问量:4110 更新时间:2024/2/14 14:07:47

范睢张仪都是得志之后,报复心爆棚的人。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里受到伤害之后,把对祖国的好感全部抛到太平洋里面去了。

一,范睢是魏国人,他有才华,出使齐国,因为齐王欣赏他,遭到须贾的嫉妒,然后被自己的老板魏齐打得快要死了

在受尽屈辱之后,他得到朋友郑安平的帮助,随秦国使者王稽一起到了秦国。

秦王求贤若渴,范睢赶到点子上。

1,当然的秦国是外戚专权,秦昭王的舅舅们和母亲宣太后几个把持朝政。

范睢对大王说,大王应该把权利拿回来。要不然你就歇菜了。难道你被凉拌黄瓜这么久上瘾了吗?

于是秦昭王拿回了权利,品味了权利的滋味。

2,范睢对秦王说,消灭关外那些诸侯国,先要稳定住远方的齐国燕国,然后找邻居打,这样用不着多跑路。于是,范睢帮助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基本政策。

秦王从此出关,打起来顺手多了。这是范睢对秦国的最大贡献。

3,范睢把白起搞下了台,接着又把白起搞死了,逼迫自己在魏国时期的老板魏齐自杀了。

4,邯郸之战,范睢的朋友郑安平打不过顽强的赵军,把自己带来的二万军队投降了赵国。范睢受此牵连,下台。

二,张仪在楚国受了委屈,去找朋友苏秦,苏秦嘲笑了他,让他滚蛋,暗中却在帮助他。

张仪在秦国大致做了这些事情。

1,与司马错论是否伐蜀,虽然张仪伐韩失败,司马错伐蜀却成功了。但是,如果不争论,也就没有高下之别了。张仪的作用在于坚定了司马错伐蜀的决心。

2,把秦惠文君,改制成为秦惠文王。

秦国称王,是在张仪做丞相时期。所以,张仪在这件事情上有大功的。

3,欺骗魏国和楚国,使这两个国家损失惨重。魏国失去上郡,少梁,魏国西北洞开;楚国失去巴,汉中,黔中,楚国西部损失惨重。

4,推行“离衡”,拿魏国开刀,为什么拿魏国呢?,因为魏国一旦紧跟秦国,秦国魏国在东西一条线上,把苏秦东“合纵”拦腰切成两半。再难形成巨大的力量来对付秦国。

所以,依据上述所说,范睢的功劳比张仪要大得多。

三,张仪时代,六国强大,苏秦的“合纵”让秦国十五年不年出函谷关。

说明六国的合力相当的强大。张仪的功劳也就打折扣了。

范睢让秦王收回权利,得到秦王的信任。

范睢在长平之战中的作用,就是用反间计,诱惑赵国换将,然后起用白起,致使秦国统一路上最强大的对手赵国一蹶不振。秦国统一战争提速了几个档次。

范睢的“远交近攻”,是秦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秦国统一天下,进行灭亡六国战争的指导思想。可谓影响深刻。

至于说范睢是不是小人,这还不好说。范睢的报复心极强烈是事实,任何一个人得势力后,都会睚眦必报。历史上大度的人恐怕找不出几个。

范睢出魏冉,杀白起,逼魏齐等等,说明了他又是一个地道的小人了。

所以说,范睢的历史功劳比张仪高一个层次。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范雎如何在战国时期在秦朝玩转权力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范雎

    说起范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被大家熟知的人,却左右了战国时期的战争走向,使秦国一举走向霸主地位,为后来始皇帝的一统天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范雎这位伟大的纵横家,天下一统的局面就要往后延迟不少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位战国时期的“诸葛亮”,看他如何在秦国

  • 才不配位有多坑?范雎提拔的恩人,一个出卖情报,一个投降叛国!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范雎

    一个男人真正成熟的时候,是他意识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远比酒桌上吹牛皮来得有意义。领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句话,总是伴随着许多辛酸的过往。蜘蛛侠里有这样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学生跳槽频繁、明星学历造假、广东老板高价招工人等等事件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眼界高于能力。我们的社会,

  • 秦昭襄王也有义薄云天的情怀,决心替范雎报仇,谁说君王无情?

    历史人物编辑:汗青史文V标签:范雎

    #历史#(本文大约1100字,共需3分钟阅读)公元前270年,范雎受人污蔑,在魏国受尽屈辱,差点死去起初,魏王国人范雎,随着魏王国国务官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国王田法章因范雎口才敏捷,十分欣赏,特地送他一些礼物,包括黄金和饮食。而须贾这个猪脑袋,可能灌水灌得太多了,妒忌心会使一个人失去理智,这个草包居

  • 邯郸之战,战国三公子共抗强秦;命途殊异,白起范雎不同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范雎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使赵国兵力损失殆尽,秦军趁机向北攻占太原,向西夺取皮牢(今山西省翼城县),向东越过太行山进抵武安(今河北省邯郸市西)。此时,秦军距邯郸不足百里,白起决定一鼓作气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异常恐惧,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咸阳游说范雎。于是范雎向秦王建议,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昭王当

  • 被秦王宠信如范雎者,最终也免不了不幸结局,只因他做了3件错事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范雎

    文|飞鱼说史战国时期,诸侯纷争。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但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战国也在酝酿着一个新时代,也就是华夏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战国七雄作为有实力和有能力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诸侯国,相互攻伐也变成了十分平常的一件事情。但兴衰有因,诸侯国不会无缘无故的衰弱,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强

  • 一代名臣范雎,身为国相却睚眦必报,为报仇起家,因报恩衰亡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范雎

    曾几何时,范雎也是个热血青年,胸怀报国之志,一心想为国效力。可惜,魏国用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宗室贵族者不用。范雎出身寒微,又没有资金周游列国,只好投在魏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范雎的策论是很厉害的。《范雎蔡泽列传》中关于他的那部分共六千余字,大半篇幅是在写他献给秦昭襄王的策略。他和须贾去齐国办事,齐

  • 秦王为何宠信范雎?不止因为他提出远交近攻,帮秦王亲政才是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范雎

    文|飞鱼说史当时间划过战国的天空,西方落日的余晖产生的热量渐渐压倒了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就好似盛夏时分。战国中后期,秦国对于六国而言,虽地处华夏的西部边陲,但它的热,已经让东部的诸侯产生了畏惧,因为虎狼秦国,吞并诸侯统一华夏的心早已暴露无遗。有人说,秦国能攻灭六国,是因为六国君主的昏庸,其实这只是次

  • 秦昭襄王为何能再三原谅范雎,却一定要杀死白起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评谈标签:范雎

    战神白起是战国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尤其是长平一战,更是杀得天下心惊,击败了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对抗的赵国,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然而,这样一位大功臣,却没有等到荣华富贵,反而是宝剑赐死。与白起相对的,却是秦昭襄王再三原谅了与白起不和的丞相范雎。正是

  • 范雎远交近攻,开长平之战;白起一战封神,坑40万赵国降卒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范雎

    范雎成为秦相,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开始逐步蚕食相邻的魏国、韩国、赵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韩国,首先攻占荥阳,将韩国切断成三截,使韩国随时面临被肢解的风险。两年后,秦国再次出兵,占领野王(今河南沁阳),阻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成了成了韩国孤悬域外的飞地。公元

  • 被扔到厕所中羞辱,最后装死逃生,看范雎如何成就传奇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范雎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不仅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从贫弱一步步走向征服六国的励志大剧,还发生了一些令人流传至今的故事和为人所熟知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宣太后。本来当上了皇帝的秦昭王就是一个空有虚名的皇帝,秦国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宣太后还重用了自己的弟弟们和儿子们,可以说秦国的政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