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昭襄王也有义薄云天的情怀,决心替范雎报仇,谁说君王无情?

秦昭襄王也有义薄云天的情怀,决心替范雎报仇,谁说君王无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汗青史文V 访问量:2213 更新时间:2023/12/9 4:43:38

#历史#(本大约1100字,共需3分钟阅读)

公元前270年,范雎受人污蔑,在魏国受尽屈辱,差点死去

起初,魏国人范雎,随着魏王国国务官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国王田法章因范雎口才敏捷,十分欣赏,特地送他一些礼物,包括黄金和饮食。

而须贾这个猪脑袋,可能灌水灌得太多了,妒忌心会使一个人失去理智,这个草包居然和魏国宰相魏齐说,范雎可能齐国泄密了,要不齐王怎么会送他那么多礼物呢?

魏齐这个宰相肚子里也都是屎,怎么不用脑子想想,如果范雎告密,齐王绝对不会这样大张旗鼓啊。

魏齐逮住这个机会,认为用别人的痛苦表现自已的忠贞的机会到了,于是大宴宾客,把范雎按倒在地,乱棍捶打,任何呼冤辩解,都不置理。

范雎被打得很惨,肋骨都被打断,牙齿被打脱落,奄奄一息,还被丢到粪坑旁边。

魏齐还让宾客一起撒尿到范雎身上,显示他的爱国情操。

范脽醒转,哀求守卫救他出去。守卫怜悯,于是请求魏齐把范雎扔掉。

范雎得以逃出生天,想尽办法和秦国礼宾官见面商谈。

王稽惊为奇才,安排范雎逃到秦国,秦昭襄王在行宫中接见

你们知道秦昭襄王如何诚恳向范雎询问的吗?

秦昭襄王隐约听到范雎狂傲的声音,遣开左右侍从,毕毕敬地跪着,诚恳问范雎:“先生,请您教导。”

范雎:“哪里,哪里”

秦昭襄王一而再,再而三向范雎垂询请教,并且确保范雎所说的话不会招来任何惩罚。

之后范雎一席谈话,给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政治策略,一是明确指出秦国内部统治存在的太后利益集团问题,将会危及秦昭襄王死后王国继承。

二是指出韩魏两国是中国的心脏地带,是天下的门户,对楚国和赵国施加压力,哪个弱帮哪个,让齐国产生恐惧,最后,韩魏必然是秦国的俘虏。

秦昭襄王大喜,立即封范雎当外籍顾问官。

公元前259年,范雎投靠秦王国后十年,秦昭襄王仍然誓要替范雎报仇。

秦昭襄王对魏齐恨之入骨,一天得到情报,得知魏齐躲到赵国平胜君赵胜住所,以躲避秦王派出刺客的追杀。

于是,秦昭襄王设计邀请赵胜到秦国访问,等赵胜到达秦王国后,立即囚禁。

秦王非常嚣张地派人告诉赵国国王赵丹:“如果不砍下魏齐人头,你的叔父就出不了函谷关”

魏齐只好逃出赵胜的住所,投奔时任宰相的卿,虞卿连宰相也不做了,与魏齐逃到魏王国,打算找魏无忌帮忙。

而魏无忌考虑自身国家利益,不敢见面,魏齐见无人够胆收留,知道性命绝对不保,一气之下自杀了之。

赵丹砍下他的人头,将他送到秦国,秦国将赵胜送回赵国。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国君替臣子报仇,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如此血性的国君能有多少个呢?想来秦昭襄王也是一个义薄云天的男子汉大丈夫。

魏齐直到临死一刻,没有对自已过去诬陷忠良的行为表示任何一点侮意,反而怒责别人不够义气帮他逃脱困境。

他连累到天下人为他的错误送命受苦,真的是人渣。他的死亡,使天下受苦冤屈的人扬气吐眉。

真的值得天下人喝杯酒庆祝!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邯郸之战,战国三公子共抗强秦;命途殊异,白起范雎不同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范雎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使赵国兵力损失殆尽,秦军趁机向北攻占太原,向西夺取皮牢(今山西省翼城县),向东越过太行山进抵武安(今河北省邯郸市西)。此时,秦军距邯郸不足百里,白起决定一鼓作气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异常恐惧,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咸阳游说范雎。于是范雎向秦王建议,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昭王当

  • 被秦王宠信如范雎者,最终也免不了不幸结局,只因他做了3件错事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范雎

    文|飞鱼说史战国时期,诸侯纷争。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但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战国也在酝酿着一个新时代,也就是华夏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战国七雄作为有实力和有能力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诸侯国,相互攻伐也变成了十分平常的一件事情。但兴衰有因,诸侯国不会无缘无故的衰弱,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强

  • 一代名臣范雎,身为国相却睚眦必报,为报仇起家,因报恩衰亡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范雎

    曾几何时,范雎也是个热血青年,胸怀报国之志,一心想为国效力。可惜,魏国用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宗室贵族者不用。范雎出身寒微,又没有资金周游列国,只好投在魏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范雎的策论是很厉害的。《范雎蔡泽列传》中关于他的那部分共六千余字,大半篇幅是在写他献给秦昭襄王的策略。他和须贾去齐国办事,齐

  • 秦王为何宠信范雎?不止因为他提出远交近攻,帮秦王亲政才是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范雎

    文|飞鱼说史当时间划过战国的天空,西方落日的余晖产生的热量渐渐压倒了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就好似盛夏时分。战国中后期,秦国对于六国而言,虽地处华夏的西部边陲,但它的热,已经让东部的诸侯产生了畏惧,因为虎狼秦国,吞并诸侯统一华夏的心早已暴露无遗。有人说,秦国能攻灭六国,是因为六国君主的昏庸,其实这只是次

  • 秦昭襄王为何能再三原谅范雎,却一定要杀死白起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评谈标签:范雎

    战神白起是战国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尤其是长平一战,更是杀得天下心惊,击败了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对抗的赵国,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然而,这样一位大功臣,却没有等到荣华富贵,反而是宝剑赐死。与白起相对的,却是秦昭襄王再三原谅了与白起不和的丞相范雎。正是

  • 范雎远交近攻,开长平之战;白起一战封神,坑40万赵国降卒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范雎

    范雎成为秦相,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开始逐步蚕食相邻的魏国、韩国、赵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韩国,首先攻占荥阳,将韩国切断成三截,使韩国随时面临被肢解的风险。两年后,秦国再次出兵,占领野王(今河南沁阳),阻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成了成了韩国孤悬域外的飞地。公元

  • 被扔到厕所中羞辱,最后装死逃生,看范雎如何成就传奇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范雎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不仅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从贫弱一步步走向征服六国的励志大剧,还发生了一些令人流传至今的故事和为人所熟知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宣太后。本来当上了皇帝的秦昭王就是一个空有虚名的皇帝,秦国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宣太后还重用了自己的弟弟们和儿子们,可以说秦国的政治和

  • 春秋六国组队攻打秦国,范雎做了一件事,六国联盟顿成一盘散沙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范雎

    01话说春秋战国时候,看到齐国蒸蒸日上,兵强马壮,胆小怕事的魏王坐不住了。原因很简单,想当年,齐湣王骄横,燕国联合楚、魏、赵、韩,一举抢占了人家70多座城池,并二一添作五,全给分了。齐湣王仓皇出逃,途中被杀。所幸内外交困之际,齐襄王临危即位,齐将田单力挽狂澜,这才免遭亡国之灾,得以复兴。俗言:君子报

  •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为什么杀白起,却放过范雎?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范雎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5000多年的时间里,和平与动荡、分裂与统一一直都是并存的,每一个政权其实背后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势力,其中掌握军事力量的一部分势力是最有话语权的,尤其是相对动荡的时期。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物,表面看来是被人陷害致死,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其实另有玄机。这个人就是白起。提到他,估计很多朋

  • 你可知道秦国的丞相范雎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范雎

    秦国丞相范雎在秦昭王的时候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打击了四贵加强王权。以反间计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但他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对有恩他的人大肆提拔,对他的仇人却一点都不放过。范雎最初在魏国须贾门下做事,当时陪须贾出使齐国。当时齐襄王知道范雎特别有才所以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