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禁和张辽,到底谁是五子良将之首?

于禁和张辽,到底谁是五子良将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小康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4/3/14 20:20:44

五子良将,不见于史册,是后人的评价,在《三国志》中有所提及。《三国志》中,陈寿徐晃张辽乐进张郃于禁五人合并,称为“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张辽为先,见于后人的评价,但是《镇魂街》里又将于禁视作五子良将之首,张辽与于禁,到底谁是五子良将之首的问题,时至今日,依然争论不休。

于禁原是济北相鲍信的部将,鲍信战死后,于禁领众投靠了曹操。曹操见于禁弓马娴熟,开始重用于禁,于禁在前期剿灭黄巾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乐进来到了曹操身边,乐进以骁勇果敢著称,同样深得曹操的器重。

曹操打败吕布之后,张辽投靠了曹操,打败杨奉之后,徐晃亦来到曹操身边,荡平袁绍时,张郃倒戈曹操,至此之后,五子良将,就被曹操集齐了。

五子良将虽然集齐了,但关于他们之间孰强孰弱的问题一直未有定论,历史上的五子良将以勇猛著称的,第一个是乐进,常先登陷陈,第二个是张辽,先锋大将,第三个徐晃,勇猛无畏。

张郃以巧变著称,于禁以治军严谨著称,可惜于禁最后还是投降了敌人晚节不保,成为五子中结局最悲惨的一个。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如果能够死在疆场上,对于武将来说,亦为一大幸事,可惜于禁是被曹丕羞辱而死的,这就难免令人感慨万千了。

有人借此机会否定于禁,认为于禁不配五子良将,就连罗贯中都不喜欢于禁,于是在根据历史改编三国时,将于禁弱化,成了五子良将中武力最弱的一个,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于禁以治军严谨著称,但也在曹操荡平北方的时候,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

于禁在前期一直被视为五子良将之首,是五子良将之中第一个假节钺之人,他资历最老,功劳最大,无愧五子良将之首,张辽是降将,资历不如于禁老,只不过后来通过天柱山和逍遥津两大经典战例,迅速抢占了五子第一人的位置而已。

那么您怎么看?

标签: 于禁

更多文章

  • 曹操派于禁救援樊城,没想到他会投降关羽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于禁

    首先在曹操看来,于禁忠诚。曹操对外姓将军还是不太放心的,总是让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节制其他武将。于禁是曹操早年好友鲍信的部将,鲍信平黄巾战死,于禁跟了曹操。第二,于禁的能力很强。于禁跟随曹操三十年,参加战斗无数,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能力也是诸将中最突出的。宛城之战中,曹操大败,曹操的儿子曹昂、保镖

  • 孙权是如何对待襄樊之战投降的于禁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于禁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英才辈出,名士将才“井喷式”爆发,共同书写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而曹魏的五子良将更是展露锋芒,为世人所惊叹。于禁,五子良将之一,也是最早跟随曹操的将领之一,为曹操南征北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被曹操称为武力既弘,质忠性一,可以和古代名将相比。可是于禁却在襄樊之战战败,向关羽投降。后来关

  • 三国曹魏:18员猛将武力与战绩排名,于禁垫底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于禁

    魏武帝曹操东征西讨,削平群雄,统一中原,虽说天纵神武,实赖麾下众将之力。《三国演义》虽说罗贯中尊刘贬曹,但是,曹魏猛将济济一堂,无法掩盖,其中18将,摧锋陷敌,斩将搴旗,皆不辱猛将之名。(以下依据《三国演义》)1·许褚许褚排名曹魏第一猛将,可谓当仁不让,其武力、战绩有目共睹。一个回合生擒黄巾渠帅何仪

  • 关羽水淹于禁七军,七军究竟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于禁

    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孙权各自趁曹操回退北方之际,暗暗拓展实力。公元218年,曹操领兵讨刘备。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9年,关羽领军北征。当时,蜀汉荆州可谓占据优势,关羽利用曹仁孤军发动突袭。进攻阶段时,关羽水淹于禁七军,围攻樊城。作为三国时战斗力最强的战神,关羽表现出了超高的战斗指挥技巧。《三国志·关羽

  • 在五子良将中,为什么曹操格外敬重于禁?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于禁

    曹操兵多将广,除了曹姓、夏侯姓两家宗亲外,战功最卓著的就属其麾下的五子良将了。要问五人中谁战绩最好?见仁见智。但是,要问谁最被曹操所敬重?那非于禁莫属了。1、治军严明,不允许士兵劫略财物于禁本是曹操的好哥们儿鲍信的部下,在鲍信战死兖州后,他就带着部曲全部投靠了曹操,也成了五子良将中第一个进入曹魏集团

  • 马励武把坦克开上城墙:薛岳不让我撤,粟裕也不让我走,我就成了罾口川的于禁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于禁

    马励武让坦克爬上城墙,最后开不下来的军事笑话,发生在1947年1月的峄县之战中,把整编二十六师七辆坦克打得爬上城墙下不来的,就是被称为“战神”的粟裕。在《战神粟裕》一书中,介绍了马励武坦克爬墙的前因后果:“峄县城里尚有从漏汁湖漏网的七辆坦克,因城内火力不足,马励武便把这七辆坦克都开到城头上去,想用坦

  • 于禁只看画像就被气死?其实曹丕之前还做一件事,用心何其歹毒!

    历史人物编辑:励志小龙说标签:于禁

    稍微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其实在《三国志》中虽然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为一传,却没有提出“五虎上将”的说法,只是说关羽、张飞“为世虎臣”、黄忠、赵云“并作爪牙”,后来的小说话本才把他们合称为“五虎上将”。而“五子良将”的说法却是《三国志》提出来的,“时

  • 浅谈“五子良将”之一于禁在樊城之战后受到的羞辱与悲惨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茅舍品历史标签:于禁

    大背景: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北伐曹魏,围曹魏大将曹仁于樊城。八月,曹操派于禁率七军来援助曹仁,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这是关羽的巅峰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天下,而于禁在这次受到了三次不同的羞辱而导致了自己的悲惨命运。于禁被水淹后,面对关

  • 于禁从来就没当过叛徒谥号暴露真相:曹丕憋屈死于禁只是因为二十四年前的一桩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于禁

    三国是个招降纳叛的年代,我们翻一翻《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就会惊奇地发现,当年战败投降换阵营,真比今天白领跳槽换老板还容易,不要说那些夹着一本书在袁绍曹操刘备阵营,跑来跑去的谋士,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的五虎上将,居然只有四个半属于起家老班底。而有过投降经历的更多,是六个。我们可以把这五子良将和五

  • 为什么同是投降,于禁和关羽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他为何得不到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于禁

    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杀庞德,投晋的故事广为流传。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谈论关羽的事迹。有多少人认为此时的胜利者关羽也有同样的失败投降的经历?不过,关羽的投降并没有成为他光辉一生的污点,反而给他留下了忠义、善良、勇敢的美誉。不同的是,于禁投降后的下场极其悲惨,令人惋惜。于禁的投降为何不被世人承认?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