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年,五品学士宋之问觉得自己才华横溢,相貌俊美,肯定能成为武则天的裙下之臣,于是写了一首艳诗向女皇自荐枕席,谁知却被女皇一口拒绝。
女皇身边的人很是诧异,如此有颜有才的人,女皇为何会拒绝呢?
女皇说:“看不上宋之问不是因为他的诗,而是因为他有口臭,并且他的人品就和他的嘴一样臭。”
女皇一眼就看出宋之问骨子里的自私卑鄙,虽然他是唐朝很有才华的诗人,但他的人品就和他的嘴一样“臭”。
宋之问的一首《代悲白头翁》,诗中有两句非常经典,时至今天,依然被人们广为称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然而这首诗不但是宋之问“抢”来的,还牵扯到一条人命。
680年,30岁的宋之问已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了,一天,他的外甥刘希夷新写了一首诗作,极为喜欢,于是兴致勃勃的找到舅舅宋之问,想让他品评一番。
宋之问读完这首诗,也异常喜爱,随后他向刘希夷提出一个荒唐的要求,让刘希夷把这首诗送给他。
刘希夷当时答应了,但不久就反悔了,想要回去。如此佳作,既然已经易主,怎么能再忍痛割爱?
于是,宋之问心生歹意,令家奴用土袋子压死了刘希夷,将这首诗据为己有。
这个故事不知道真假,但是在《大唐新语》中是有记载的。
为了一首诗,能将自己的亲外甥送上黄泉路,可见宋之问的自私卑鄙。
此外宋之问还擅长写讨好逢迎、辞藻华丽的文章。
著名的故事“龙门夺袍”,说的就是宋之问写的一首奉承女皇的诗。
690年,刚刚称帝的女皇武则天游兴大发,命上官婉儿在香山寺举办赋诗大赛,并由上官婉儿主持和判定优劣,先完成的以锦袍为赏赐。
左史东方虬领先完成,按照约定,上官婉儿将锦袍赐给了东方虬,东方虬拜谢后刚回到座位,宋之问就写完了。
上官婉儿随即为女皇念了宋之问的文章,女皇听完全诗后,神采飞扬,连连称赞:“此诗甚高!此诗甚高!”
上官婉儿察言观色,看懂了女皇的心意,立即从东方虬手中抢过锦袍,赐给了宋之问。
宋之问的诗一共286个字,围绕女皇最关心的称帝、成佛和长寿,极尽恭维和奉承。
诗中所用之词心思巧妙,大都以王母、瑶池、万年和天皇作比喻,可谓是写出了女皇心中所有的向往。
宋之问也因为这首诗声名鹊起,被女皇派到文学馆任职,不久,又被调入崇文馆担任五品学士。
697年,他的好友张易之兄弟俩先后进宫,接连受宠。心思活络的宋之问想到自己诗词歌赋样样出众,再加上同样相貌堂堂,于是他也想走这条捷径。
为了讨好张易之,宋之问还亲自给张易之提尿壶,这才得到张易之的引荐。谁知,阅人无数的女皇似乎看出了宋之问口臭之下隐藏得更臭的思想,无情地拒绝了他。
无数身处异地、思念故乡的人每每读到其中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都禁不住唏嘘感怀。
倚仗着自己的诗词才华,宋之问后来还陆续投靠过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直到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才下令将宋之问赐死。
才华横溢却声名狼藉,品行不端,最终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也是在所难免的。
只是可惜了那些佳作名句,竟然出自一个谄媚逢迎,没有气节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