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谈谈那些文人风骨——宋之问:才高八斗有何用,终究是个奸佞小人

谈谈那些文人风骨——宋之问:才高八斗有何用,终究是个奸佞小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蕾蕾搭配秀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4/1/19 19:57:10

中国之文学,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灿烂如满天星霞,之后又有汉赋、乐府、骈文,到了隋唐之时,古诗开始大行其道,我们熟知的如李白杜甫之类,其诗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唐朝近三百年历史,诗人、文学大家辈出,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在其中也绝对有名。

宋之问,汾州人,主要的活动轨迹是在武后到睿宗这一段时期,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笔下生花,佳句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等等,这些句子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写出这些诗句的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一定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可惜,事情却恰恰相反,才华和品德从来都没有必然的匹配关系。

有一个人叫刘希夷,大家可能不认识,但是有一句诗大家肯定知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首诗叫《代悲白头翁》,全诗全无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当真是难得的诗篇。刘希夷是宋之问的外甥,当宋之问看到这首诗后,第一想到的并不是称赞外甥才华横溢,反而是想将这一首诗占为己有。自己辛辛苦苦创作的东西怎么肯轻易送人,刘希夷自然开口拒绝,而宋之问呢,竟然下令家仆将刘希夷推入土坑之中活埋了。如此饱读诗书,但是又如此灭绝人性的畜生,历史上也还是少见。

做人如此,也就可以想象宋之问做官的样子了。女皇武则天后期早已昏庸无道,她自己养了很多男宠,最有名的要数张易之。这位除了英俊的外貌之外一无是处的男人,在得到武则天的宠爱之后,一跃成为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封恒国公,权倾朝野,一手遮天。

宋之问呢,把书中学到的全部总结成了四个大字:阿谀奉承。他处处逢迎这位女皇面前的大红人,张易之所写的诗词歌赋几乎都是宋之问等人代笔,甚至张易之的尿壶,宋之问都抢着忙着地去倒,如此文人风骨,真是可叹可叹!

神龙政变之后,张易之倒台,宋之问也受到了波及,被流放到了泷州,也就是现在的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而他竟然在不久之后私自逃回了洛阳,藏匿在好朋友张仲之的家里。张仲之对其也是尽心尽力,在府中也是以礼相待,礼数不曾有缺。当时武则天虽然已经退位,但是武三思在朝中还有很大的势力,所以张仲之就联合王同皎等人想要刺杀武三思,安定李唐皇室,不想这一消息被宋之问无意中听去。宋之问面对着这位甘愿冒着杀头风险收留自己的好友,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选择了告密。他自己因此获得了赦免,还加官进爵,而他的朋友张仲之却早就身首异处了。

到了唐睿宗即位,终于对这位恶臭不可闻的文人动手了。先是流放桂州,之后便直接赐死。可笑宋之问死到临头,竟然连交代家人的几句话都因为恐惧而无法说出口。这样的人,即便才高八斗,终究也只是奸佞小人!

标签: 宋之问

更多文章

  • 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人品果真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宋之问

    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人品果真那么不堪?楚云婷中国历代诗人中,最为人所诟病的,莫过于唐代诗人宋之问了。翻开《新唐书宋之问传》,述其立身行事,可谓劣迹斑斑:卖友求荣,收受贿赂,媚附武则天的内宠张易之,至为其奉尿壶,谄事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就连对他生理上的齿疾也不乏揶揄之词。而坊间流传甚广的,宋之问因想夺取他

  • 被世人唾弃的宋之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赤彦说历史标签:宋之问

    公元656年,宋之问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虽然宋之问没有显赫的家世,但却遗传了父亲宋令文的才华。在宋令文的教授下,宋之问写诗词的水平日益精进。19岁时,宋之问已经长成一位翩翩美男子,他自信满满地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想到宋之问竟然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前三名,并被授予“进士及第”的称号。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参加

  • 宋之问自荐枕席,被武则天拒绝,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宋之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对于上述诗句,其实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却很少知道出处,不过这首诗却有一个怪相,因为他有两个作者,在全唐诗中,在诗人刘希夷名下有这样一首诗,在宋之问名下也有这样一首诗,区别在于,诗句中有一句“洛阳女儿惜颜色”,其中在宋之问名下这句改成了“幽闺女儿惜颜色”

  • 隋末十八路反王之李子通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子通

    自古乱世出英雄,由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开槽运河,导致国内空虚,朝政日加腐败,天怒人怨,各地相继爆发起义,大隋王朝就被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路烟尘给覆灭了,今天为大家讲述的的就是十八路反王之一的楚王李子通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李子通,东海郡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由于朝政腐败,李子通加入农民起义军中,通过不

  • 杜审言:敢为“狂人”的资本是,他的确很会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莱说科技标签:杜审言

    每天学一点知识,让生活充满诗意01 | 一个狂人圣历元年,即公元698年。武周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时任洛阳县丞的杜审言因“不慎言”被贬吉州任司户参军,这在“风声鹤唳”的武则天时代,为官被贬本是司空见惯的事,连谈资都算不上。但是杜审言赴任时,以陈子昂、宋之问为首的文坛巨匠多达45人,纷纷为杜审言送行饯

  • 杜审言:文坛上的第一狂人,号称屈原和王羲之都只配给他当下属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杜审言

    杜审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稍微学点文史之人,定是知道这杜审言的,且不说他是奠定唐诗格律之人,还同李峤、崔融和苏味道一起,被称为“文章四友”,红极一时,并且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孙子,名叫杜甫。其实在唐代,杜甫的诗作并未被人所赏识,那名声最大的是李白,可以说,杜审言在唐代的名气是高于杜甫的,只是到了宋代

  • 杜审言自傲无人能比,却有个孝顺儿子和一个受后世敬仰的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杜审言

    如果要推选一个狂士,我觉得此人可以入选,为什么呢?请看一看他到底有多少狂。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五·轻薄一 》 屈原和宋玉是著名的辞赋家,宋玉是屈原的徒弟,这位仁兄觉得他写的文章,如果屈原和宋玉看到了,也只能当他的帮手。他写的字,如果书圣王羲之见到

  • 重识薛家(增八)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凭什么号称孤篇盖全唐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张若虚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中国文化的风潮也重新吹遍了大江南北。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推广中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唐诗的魅力依旧不减,赢得了很多文学爱好者的推崇。在各方文学爱好者称赞唐诗的文章中,总会提到一首唐诗叫做《春江花月夜》。他们对这首诗极为推崇,号称

  • 张若虚一生留下2首诗,仅用一首击败李杜,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历史人物编辑:天生有梦标签:张若虚

    一眼大唐,梦回神都。如今大唐距离我们千年之久,但唐诗百首陪伴我们跨越千年。一首首对仗工整的诗句,仿佛带我们回到那大唐盛世。世人皆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却不知唐朝还有一位“孤篇盖全唐”的诗人——张若虚。大唐盛世,诗赋满朝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开放且最强盛的一个朝代。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 杨广这两首诗,启发了张若虚,写下孤篇横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张若虚

    世人只知“孤篇横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不知杨广也有两首在唐朝的历史当中,除了那些非常有名的政客,还有很多出名的文人,要想了解整个唐朝,眼光不能只是局限于朝堂中,还应该把目光看向那些大诗人们,他们的人生也向我们反映了唐朝的一些状况。在唐朝时期,有着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张若虚。关于他的字还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