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尹子奇攻打睢阳城,张巡用了什么妙计?尹子奇是如何被打败的?

尹子奇攻打睢阳城,张巡用了什么妙计?尹子奇是如何被打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朋 访问量:2129 更新时间:2024/1/17 5:36:53

过了几个月,尹子奇得到增援兵力,便重新围住了睢阳城。巡为了打败叛军,守住城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法子打击敌人。

一到晚上,张巡就命士兵们擂响战鼓,竖起大旗,摆出一副开城出击的样子,天一亮,就命兵士休息,安心睡觉。这样一来,可把叛军害惨了。

一听到鼓声,尹子奇就命令集合,摆出迎战架势。紧张一晚上,却看不见一个唐兵的影子。尹子奇知道上当了,就让疲劳的士兵们脱盔卸甲,回营睡觉。可正当睡得香甜的时候,张巡其他一些将领却各带50名骑兵,突然杀进寨来。

等叛军清醒过来,准备抵挡时,张巡已经领着唐军撤走了。张巡运用这种骚扰和袭击结合的战术,不断地消耗叛军,打击叛军。双方的兵力悬殊,张巡想射杀尹子奇,来一个擒贼先擒,使叛军失去主帅而溃散。

但是,张巡及唐军将士都不认得谁是尹子奇,尹子奇也很狡猾,上阵时总让几个将领伴随,而且穿着一样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叫人无法辨出谁是主将。张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一次,叛军又来攻城,张巡便削了一支野蒿做成的箭,射到叛军阵中。只见一个叛兵拾起野蒿箭,就去报告尹子奇,尹子奇以为唐军的箭已经用完,不禁得意起来。

城上的张巡看在眼里,忙吩咐勇将南霁云对准尹子奇射箭。南霁云对准洋洋自得的尹子奇一箭射去,正中尹子奇的左眼。

尹子奇怪叫一声,摇摇晃晃,差一点儿跌下马来。张巡命将士立即出击,尹子奇为了逃命,自己拔了箭,血流满面,眼珠子也随箭拔了出来,疼得直钻心。他打起马没命地逃跑,才算捡回了条命。主帅一跑,叛军哪还有心思抵抗,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张巡打了个大胜仗。

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张巡

更多文章

  • 死守睢阳的张巡,是挽救唐朝的功臣,还是十恶不赦的魔鬼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张巡

    张巡是谁?唐朝中期名臣名将,曾在安史之乱中,死守睢阳,挡住了叛军南下之势,有效护卫了唐王朝的赋税要地——江淮。张巡殉国后,唐肃宗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唐代宗时期,张巡被评为“至德已来将相,功效明着”第一等。唐宣宗时期,张巡图像被挂到凌烟阁。此后历代,皆对张巡有加封,到了清朝时期,张巡甚至被请

  • “张巡死守睢阳,在此过程中吃掉三万城中百姓”,史料是否真实?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张巡

    张巡在“安史之乱”的两年时间中,死守睢阳,为唐朝最终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城破被俘,宁死不降。在守城过程中,因城中粮尽,他杀死自己的爱妾给士兵充饥,最后城中妇女老少均杀之食用。这不是我的原创,这是北宋时期“四朝元老”,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谏官、也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先生在其所著的《资治通鉴》中

  • 张巡祠:商丘归德古城里的“满江红”

    历史人物编辑:叶叶草说剧标签:张巡

    唐代的归德商丘是江淮的屏障,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公元757年,安史之乱叛军为了拿下睢阳,由此南下江淮,叛军派大将尹子奇率13万将士准备夺取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雍丘防御史张巡求救。张巡立即领兵3000人进驻睢阳,与许远守军3800人一起合兵抗战,守卫睢阳。张巡有勇有谋,精通兵法,此前已多次打了以少胜多的

  • 张巡守睢阳意义何在,他最后默许士兵吃人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张巡

    张巡守睢阳是唐朝安史之乱中一处特殊的战役。主要特殊在三个方面:第一、孤立无援。当时的睢阳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城,已经完全和唐军失去了联系,并且被叛军重重包围。第二、以寡敌众。张巡的对手是尹子琦,尹子琦是叛军中的名将,用13万大军攻打近万人的睢阳城。张巡竟然还能够坚守10个月之久。第三、人吃人现象。非常负

  • 死守孤城近一年,张巡杀掉爱妾当军粮,得以进入历代帝王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张巡

    鲁迅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历史上敢于赴死的人不在少数,不见得都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不仅要敢于赴死,还要能承担责任,在国破山河碎时,虽不能救天下,但起码能守一城。笔者今天要说的张巡就是这样的人,一个真正的勇士,不仅能视死如归,还能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挽救了大唐的

  • 为固守睢阳,张巡食人三万,他究竟是英雄还是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张巡

    历史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很多历史事件的结果并不能预料,有可能某个小人物的举动就机缘巧合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当我们平心静气思忖后却会发现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却又有着历史大势上的必然性。就像天宝年间的雍丘县令张巡,在彼时他也不过只是一位微不足道的微末小官,但是当大唐王朝由盛转衰,一场涤荡王朝的安史之乱开始

  • 公道自在人心,为守孤城吃光百姓,这样的张巡做的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张巡

    公元1645年,这一年是明弘光元年,也是清顺治二年,五月南京城危在旦夕,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南明的礼部尚书钱谦益,正在酝酿着投河殉国。结果世人皆知,他连个妓女都不如,钱谦益纵身一跃,却发现湖水有些凉,慌忙爬上船来,一个以忠孝仁义著称的钱谦益,就这样自导自演了一出闹剧。第二天他就率领文武百官,跪迎清军

  • 是非功过颇多争议,如何看待张巡守睢阳?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张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忆昔二首》中的句子,反映了玄宗时期的盛世景象。唐玄宗李隆基是典型的“半世明君”,掌政前期尚能励精图治,将大唐推向顶峰。后半程表现却判若两人,听信谗言重用胡人安禄山,酿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成为盛唐转衰的节点。张巡守

  • 贺兰进明和许叔冀对张巡见死不救,他们各怀鬼胎

    历史人物编辑:冬季旅行计划标签:张巡

    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一仗,也是延续唐朝国祚最为重要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最终虽然以安庆绪和尹子奇的叛军获胜而告终,但却足足阻挡了叛军南下达到十个月之久,为唐肃宗李亨即位后调整平乱策略,重新夺去长安和洛阳两京创造了战机。而张巡和许远率领不足七千人镇守睢阳,也让江淮免于被叛军攻陷,使得唐军有了稳

  • 张巡:在历史长河中璀璨闪耀的星辰

    历史人物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张巡

    城上风威冷,城头鼓声绝。将军锦鞯归,士卒荷戈列。残兵斗未罢,日暮沙场热。泪眼望旌旗,心中为谁切。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争,其中睢阳之战可以说是最悲壮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双方军队规模庞大,而战争的结果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今天,趣历史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