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3个假太监:刘克明弑君,嫪毐让太后生子,而他则睡遍后宫

历史上3个假太监:刘克明弑君,嫪毐让太后生子,而他则睡遍后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邀月历史阁 访问量:1937 更新时间:2024/1/16 10:26:48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但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太多荒诞离奇而又充满人性丑恶的事物,这其中就有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那便是“太监”

太监又称阉人、宦官,因为在古代的皇宫大院内,皇帝以及其他的妃嫔等都需要奴仆服侍。

而为了防止这些奴仆与妃嫔发生关系,皇帝便将这些奴仆都在进宫前强制采取了生理措施,也就避免了发生那些关系的可能了,这个也成为了历朝历代的既定制度。

但是百密一疏,历朝历代总会有几位“漏网之鱼”,而这几位“漏网之鱼”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面三位,第一个弑君,第二个让太后为其生子,第三个睡遍后宫!

弑君的刘克明

刘克明是大太监刘光的养子,自小他凭借刘光的势力就进了宫,成了一名太监。

但是他与其他太监不一样,因为他没有净身,所以刘克明就以假太监的身份常年混迹在后宫

公元824年,16岁的李湛即位,即唐敬宗。这个唐敬宗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整日玩乐,不学无术,而刘克明也因为这一点,就故意讨好太子。

他经常陪太子在一起玩,时间日久便深受太子李湛的喜爱,而仗着得宠于太子,刘克明便开始了后宫之中呼风唤雨的岁月。

当时,许多宫女在得知刘克明并非真的太监之身后,纷纷献身于他。那时,刘克明夜夜笙歌,每晚都有不同宫女为他侍寝,简直比皇帝还有滋润。

后来,李湛登基皇位,因为其人昏庸,所以依旧整日玩乐,根本不管朝政,后宫佳丽更是不管不顾。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克明更加肆无忌惮,他欲望也就不止那些宫女了。随即,刘克明将魔爪伸向后宫妃嫔,时间一长后宫便成了他的天下。

直到有一天,刘克明陪着李湛打猎,一支箭不小心射在刘克明大腿上,李湛因为极其宠爱这个“太监”,所以对他关怀备至、恩赏有加。

可是,受了伤的刘克明,生怕自己的假太监身份被揭穿,便借着一次酒宴偷偷找人杀死了皇帝李湛。

杀死皇帝之后,刘克明还不满足,他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把控朝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克明伪造假的皇帝诏书,拥立了绛王李悟作为傀儡皇帝。

奈何,当时另一派的大太监王守成,他带着大批兵马攻入的皇宫,而他们是要拥立李涵为帝。

两军交战,刘克明作为背后的操作者渐渐败下阵来,此时刘克明见事情败露,无力回天,便投井而亡,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让太后生子的嫪毐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嬴政在即位以后逐渐成长,让一直与其母赵姬关系不一般的吕不韦感受到危机。

为了抽身,于是就献上一位健壮的男宠伪装成太监来代替自己伺候太后,这样自己就可以全身而退,而这名男宠便是嫪毐。

当时,为了让嫪毐进宫,吕不韦派人拔除了他的胡须,以掩藏他假太监的身份。进宫之后,嫪毐深受太后欢心,整日待在一起寻欢作乐。

更甚至,有一次嫪毐与太后一起去游玩,两人在一起五天都没有下马车。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后对嫪毐更加宠爱了,甚至还封嫪毐为长信侯,赏赐给了他一些属地。

这在当时的宦官制度里是绝对不可能的。一时间,嫪毐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呼风唤雨,一时风头无两。

但是长此以往,纸也未必包的住火,由于整日肆无忌惮与嫪毐待在一起,太后竟然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

奈何,这个嫪毐也不争气,竟然在一次醉酒后不小心说出了这个秘密,并且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嬴政的“假父”,即继父的意思。

这件事很快传到嬴政的耳朵里,嬴政的个性哪能忍得了如此奇耻大辱,通过一番探查发现了嫪毐与太后的事情,随即下令立即捉拿他。

而嫪毐得知嬴政要捉拿自己,便打算先下手为强,准备发动叛乱,经过一轮轮战斗,最终他不敌兵强马壮的嬴政。

嫪毐被捉拿后,被嬴政五马分尸而死,也算罪有应得,太后赵姬被驱逐流放,最后抑郁而死。

不过,对于秦始皇来说,嫪毐与其生母太后的这段往事,也是他一生抹不去的耻辱。

玩转后宫的高菩萨

公元497年,有一个医生名叫高菩萨,医术也算得上高明。当时,历史处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孝文帝的皇后名叫冯润,这个女子生性水性杨花,在还未进宫时,就与高菩萨结缘了。

有一次,他在家生病了,便是这高菩萨为其诊治,一来二去两人竟日久生情,勾结在了一起。

后来,冯润进入了皇宫,因为离不开高菩萨,顺便就把他带进了宫里。为了掩人耳目,以太监之名将其伪装,以方便二人继续私通。

一次,趁着孝文帝外出打仗,他们二人更是肆无忌惮,活脱脱给一代名君孝文帝一顶大绿帽。

高菩萨在后宫因为与皇后的关系如鱼得水,宫女和妃嫔个个也投怀送抱,这个高菩萨可比前文讲的刘克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几乎将后宫的女人睡了一个遍,从妃嫔到宫女,每晚不同的女人睡觉,荒淫无比,而高菩萨和皇后的事皇宫上下无人不知。

只是,因为保密措施做得很好,所以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孝文帝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孝文帝要将自己的妹妹嫁给皇后的弟弟,皇妹不从。

因为她觉得皇后家里没有一个好人,情急之下才说出皇后的为人以及与高菩萨的事情。

孝文帝得知震怒,随即抓来高菩萨与皇后审问,最终二人将所有事情以及高菩萨在后宫的所做作为和盘托出。

事情败露后,高菩萨最终落得个不得好死。对于冯润,孝文帝念及旧情,虽将她也一并处死,但是并未剥夺其皇后封号,也算仁至义尽了。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历史上无数次的人与事见证了这句话,而太监这个群体也不例外。

人总用贪欲,无论对于权力还是美色,皇宫大院也并非像大家看到的那样端庄高贵,上述所说的三位假太监,作出的事情也让人叹为观止。

总而言之,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位,什么处境,我们只有遵循正道,严格律己,才能善其身。

标签: 刘克明

更多文章

  • 后唐的太监刘克明,历史上真实的韦小宝!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刘克明

    后唐的假太监,做这事让皇上难堪!真实的韦小宝不知道大家可认识刘克明?这位刘克明可真的如同周星驰电影里的韦小宝了,在历史上十分的风流放荡,而且就连皇上都不怕,各种针锋相对。甚至曾经一度想要杀了皇上,取代其位置。就连皇上的各种妃子都敢霸占,真的没谁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风流倜傥的刘克明!都知道宦官是在

  • 同朝为官20多年,白居易和刘禹锡才第一次见面,却催生了这首杰作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刘禹锡

    唐朝诗人之中,白居易和刘禹锡是非常奇怪的一对。他们是同年出生的,分别在29岁和24岁时进入朝廷为官,尽管都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在此之前却从未见面。这倒不是因为两人关系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仕途都遭遇了挫折,经常被贬外放。一来二去,同朝为官的诗王和诗豪,竟然没有打过照面。那时候没有微信群,即便是超级大V

  • 白居易写下一诗平平无奇,刘禹锡删掉2句后,却成了一首千古绝唱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刘禹锡

    诗歌是浓缩的艺术,最讲究的就是语言的精炼,比如李白写了两首《望庐山瀑布》,五言古诗的版本名不见经传:“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一样的内容改成了七言绝句的版本后却达到了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

  • 相聚时难别亦难,分别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共写一诗,温暖了整个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刘禹锡

    唐朝是诗歌的国度,而且从唐初火到唐末,经久不息。在盛唐时出现了李白、杜甫之后,将诗歌文化推向了顶峰,按照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来说,就应该走下坡路了。然而中唐诗歌却是一个例外,虽然没有李杜那样的大神,但以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李贺、贾岛等为首的一流诗人,依然将唐诗的大旗高高举起。虽然中唐诗歌没有盛唐时的

  • 白居易夸刘禹锡是诗豪,后人却评论:其实写得好的就这一首嘛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刘禹锡

    唐诗是中国诗歌文化的巅峰,但是唐朝跨越了近三百年,按诗歌分类又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按照常理来说,盛唐出现了李白和杜甫两大顶尖牛人,应该是唐诗的最顶峰,然而文化界却并不这么认为。中唐诗歌虽然没有李杜这样的最伟大诗人,但诗歌的群众基础更好,诗人更多,而且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诗人普遍对于社会

  • 白居易此诗无人知晓,刘禹锡的和诗却家喻户晓,还选入唐诗三百首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刘禹锡

    人生百年,能够遇到一个懂得自己的知音,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唐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他在诗坛上遇到了两个知音,一个是元稹,另一个就是刘禹锡。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形成了追求通俗易懂的元白诗歌流派;白居易和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将两个人之间100多首唱和诗编成了《刘白唱和集》。元

  • 唐朝诗人刘禹锡,34岁被贬,10年后因一句话又被贬,却造福更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大王标签:刘禹锡

    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在805年因革新失败而被贬,当时他年仅34岁。10年后,他虽然被召回并准备重新被重用,但由于一句话惹恼了当时的朝中文武大臣,再次被贬。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次被贬反而让刘禹锡造福了更多的人。刘禹锡原本仕途不顺,但在朝廷征召后,他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然而,一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

  • 白居易赠言刘禹锡,1首诗诉说3个美好愿望,也道出很多人的心声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刘禹锡

    人生苦短,岁月悠长。在尘世间奔波,谁都经历过艰难;于迷茫中拼搏,谁没有过低谷。俗话说,平安知足是幸福,清心寡欲是福禄。世事沧桑如溪流,莫把名利挂心头;浊酒一杯随缘过,缘聚缘散莫强求。而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赠言刘禹锡,1首诗诉说3个美好愿望,也道出很多人的心声。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

  • 周末逛公园,邂逅李商隐刘禹锡,最后一首壁上的诗有几人识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刘禹锡

    西出郑州十里,即到荥阳。荥阳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但是小编去荥阳,完全是冲着两座公园,和公园里的诗。这首诗只要稍识文字的人,都应该认得。李商隐的代表作,美到极致的情诗。和偶像站在一起,真是舒坦。每个毛孔都熨帖,每个细胞都自在。“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展开”。李商隐这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原本就是文曲星下

  • 白居易一生有三位知己,湘灵已经无处寻觅,元稹和刘禹锡却能长存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刘禹锡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公元840年,这一年知己好友元稹已经去世了9年,69岁的白居易,满头白发,坐在窗前,一阵阵沙哑的咳嗽声从窗边传出,可见他的身体状况也已经很不好了。他在怀念过去的日子,也想到了这一生最重要的好友元稹。他们曾经一同高中进士,也曾经一同被贬谪外地,贬谪期间依旧能够写诗互诉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