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敬宗因喜好玩乐碰上两次大谋反案件,被宦官刘克明弑杀

唐敬宗因喜好玩乐碰上两次大谋反案件,被宦官刘克明弑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圆圆聊体育 访问量:3423 更新时间:2024/1/16 1:25:49

在皇权至高的封建帝制时期,仅仅因为一顿饭就丢了性命的皇帝,估计也就只有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敬宗李湛了。

李湛出生于元和四年(809年),是唐穆宗的长子,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原则,李湛在13岁时被立为太子,并在三年后即位,史称唐敬宗。

可能是受到老爹的影响,唐敬宗即位后,对国家大事毫无兴趣,而是将所有心神都放在了“玩”上。

虽然唐敬宗在位仅有两年,但在这两年时间里,唐敬宗基本上将所有能玩的东西都玩了个遍。

那唐敬宗贪玩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在唐穆宗驾崩时,身为太子的李湛不仅没在父皇身边守候,反而去了球场玩乐,大臣们几经寻找后,才终于在球场找到李湛继承皇位。

另外,从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开始,唐敬宗就在皇宫四处举行马球比赛,第一天在中和殿击球,第二天又跑到飞龙殿击球,第三天倒是不击球了,转而开始为球赛冠军们摆宴庆祝。

李湛

而接下来的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又是同样的循环,唐敬宗不是在打马球,就是在大摆宴席庆祝,简直将“玩乐”的基因刻在了骨子里,一天不玩就浑身难受。

而且,唐敬宗不仅自己喜欢打马球,还特别喜欢看别人打,为了能满足这一喜好,唐敬宗就在宫中举办了一场大型“运动赛事”。

参加者有宫中禁卫、宫女、太监等等,基本上能找到的宫人都被唐敬宗拉来参赛了,而比赛项目除了常见的马球、摔跤、搏击等运动外,还有一项唐敬宗独创的运动——“驴球”。

所谓的“驴球”,其实就是马球的翻版,只是将骑乘的马换成了驴,因为驴更加难以掌控,所以宫人在骑驴打球时,更有趣味性,因此深受唐敬宗喜爱。

另外,除了白天带着宫人四处举办比赛外,唐敬宗还将晚上的时间也利用了起来,每天深夜时分,唐敬宗都会带人前往猎场狩猎狐狸,也就是所谓的“打夜狐”。

李湛

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玩乐,唐敬宗连早朝都不参加了,群臣为此愁白了头,不断有大臣对唐敬宗进行劝谏,可惜唐敬宗就是不改,表面附和大臣的劝谏,回头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皇帝每天沉迷玩乐,那皇宫中的禁卫、宫人自然也开始变得疏散起来,在此情况下,皇宫被有心人趁虚而入,接连发生了两起“大”规模的谋反事件。

第一起谋反事件是由两个老百姓发起的,一个是在长安城街边算卦的苏玄明,另一个是染坊的役夫张韶。

张韶和苏玄明本是好朋友,有一次苏玄明给张韶算卦时,称张韶未来必大富大贵,而且不久后还会在皇宫的御榻上吃饭。张韶听后顿时兴奋不已,在御榻上吃饭可是皇帝才有的权利,而自己既然能在御榻上吃饭,岂不证明自己要当皇帝了?“丙申,贼张韶等百余人至右银台门,杀阍者,挥兵大呼,进至清思殿,登御榻而食,攻弓箭库。左神策军兵马使康艺全率兵入宫讨平之。是日,上闻其变,急幸左军。丁酉,上还宫,群臣称庆。谏议大夫李渤以上轻易致盗,言甚激切。己亥,九仙门等监共三十五人,并笞之。辛丑,染坊使田晟、段政直流天德,以张韶染坊役夫故也。”

不过,在第二次叛乱中,唐敬宗就没这么好运了,因为发动此次叛乱的乃是唐敬宗深信不疑的身边人,也就是野史上著名的“假太监”刘克明

刘克明是唐穆宗时期的大太监刘光的养子,在十多岁时就入宫服侍还是太子的唐敬宗,因为两人年龄相近,再加上刘克明懂得趋炎附和,所以没用多长时间,刘克明就成了唐敬宗的心腹。

在唐敬宗即位后,刘克明的身份也水涨船高,成为了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可刘克明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权势,他想得到更大的权力。

于是,在一天深夜,“帝猎夜还,与克明、田务澄、许文端、石定宽、苏佐明、嘉宪、阎惟直等二十有八人群饮,既酣,帝更衣,烛忽灭,克明与佐明、定宽弑帝更衣室,矫诏召翰林学士路隋作诏书,命绛王领军国事。明日,下遗诏,绛王即位。克明等恃功,将易置左右,自引支党颛兵柄。”

可惜,刘克明的想法虽好,但还没等他拥立李悟即位,就被唐敬宗时期的另一个大太监王守澄率人给灭了。

就这样,年仅17岁的唐敬宗不明不白地驾崩在了饭局上,估计他到驾崩都不知道,为何曾经最信任的太监会对自己刀兵相向吧!

其实,关于刘克明杀唐敬宗的理由,在野史中还有另一说法,传说刘克明是个假太监,不仅在皇宫中勾搭了十多位宫女,还给唐敬宗带了绿帽子。因为害怕唐敬宗发现自己和后妃的奸情,所以刘克明就先下手为强杀了唐敬宗,但在正史中,并没有关于刘克明是假太监的记载,所以此事多半为后人编造,并没有可信度。

标签: 刘克明

更多文章

  • 历史上3个假太监:刘克明弑君,嫪毐让太后生子,而他则睡遍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刘克明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但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太多荒诞离奇而又充满人性丑恶的事物,这其中就有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那便是“太监”太监又称阉人、宦官,因为在古代的皇宫大院内,皇帝以及其他的妃嫔等都需要奴仆服侍。而为了防止这些奴仆与妃嫔发生关系,皇帝便将这些奴仆都在进宫前强制采取了生理措施,也就

  • 后唐的太监刘克明,历史上真实的韦小宝!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刘克明

    后唐的假太监,做这事让皇上难堪!真实的韦小宝不知道大家可认识刘克明?这位刘克明可真的如同周星驰电影里的韦小宝了,在历史上十分的风流放荡,而且就连皇上都不怕,各种针锋相对。甚至曾经一度想要杀了皇上,取代其位置。就连皇上的各种妃子都敢霸占,真的没谁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风流倜傥的刘克明!都知道宦官是在

  • 同朝为官20多年,白居易和刘禹锡才第一次见面,却催生了这首杰作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刘禹锡

    唐朝诗人之中,白居易和刘禹锡是非常奇怪的一对。他们是同年出生的,分别在29岁和24岁时进入朝廷为官,尽管都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在此之前却从未见面。这倒不是因为两人关系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仕途都遭遇了挫折,经常被贬外放。一来二去,同朝为官的诗王和诗豪,竟然没有打过照面。那时候没有微信群,即便是超级大V

  • 白居易写下一诗平平无奇,刘禹锡删掉2句后,却成了一首千古绝唱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刘禹锡

    诗歌是浓缩的艺术,最讲究的就是语言的精炼,比如李白写了两首《望庐山瀑布》,五言古诗的版本名不见经传:“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一样的内容改成了七言绝句的版本后却达到了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

  • 相聚时难别亦难,分别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共写一诗,温暖了整个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刘禹锡

    唐朝是诗歌的国度,而且从唐初火到唐末,经久不息。在盛唐时出现了李白、杜甫之后,将诗歌文化推向了顶峰,按照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来说,就应该走下坡路了。然而中唐诗歌却是一个例外,虽然没有李杜那样的大神,但以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李贺、贾岛等为首的一流诗人,依然将唐诗的大旗高高举起。虽然中唐诗歌没有盛唐时的

  • 白居易夸刘禹锡是诗豪,后人却评论:其实写得好的就这一首嘛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刘禹锡

    唐诗是中国诗歌文化的巅峰,但是唐朝跨越了近三百年,按诗歌分类又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按照常理来说,盛唐出现了李白和杜甫两大顶尖牛人,应该是唐诗的最顶峰,然而文化界却并不这么认为。中唐诗歌虽然没有李杜这样的最伟大诗人,但诗歌的群众基础更好,诗人更多,而且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诗人普遍对于社会

  • 白居易此诗无人知晓,刘禹锡的和诗却家喻户晓,还选入唐诗三百首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刘禹锡

    人生百年,能够遇到一个懂得自己的知音,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唐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他在诗坛上遇到了两个知音,一个是元稹,另一个就是刘禹锡。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形成了追求通俗易懂的元白诗歌流派;白居易和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将两个人之间100多首唱和诗编成了《刘白唱和集》。元

  • 唐朝诗人刘禹锡,34岁被贬,10年后因一句话又被贬,却造福更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大王标签:刘禹锡

    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在805年因革新失败而被贬,当时他年仅34岁。10年后,他虽然被召回并准备重新被重用,但由于一句话惹恼了当时的朝中文武大臣,再次被贬。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次被贬反而让刘禹锡造福了更多的人。刘禹锡原本仕途不顺,但在朝廷征召后,他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然而,一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

  • 白居易赠言刘禹锡,1首诗诉说3个美好愿望,也道出很多人的心声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刘禹锡

    人生苦短,岁月悠长。在尘世间奔波,谁都经历过艰难;于迷茫中拼搏,谁没有过低谷。俗话说,平安知足是幸福,清心寡欲是福禄。世事沧桑如溪流,莫把名利挂心头;浊酒一杯随缘过,缘聚缘散莫强求。而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赠言刘禹锡,1首诗诉说3个美好愿望,也道出很多人的心声。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

  • 周末逛公园,邂逅李商隐刘禹锡,最后一首壁上的诗有几人识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刘禹锡

    西出郑州十里,即到荥阳。荥阳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但是小编去荥阳,完全是冲着两座公园,和公园里的诗。这首诗只要稍识文字的人,都应该认得。李商隐的代表作,美到极致的情诗。和偶像站在一起,真是舒坦。每个毛孔都熨帖,每个细胞都自在。“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展开”。李商隐这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原本就是文曲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