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权倾朝野、立志要“遗臭万年”的桓温最后为什么没能篡位?

权倾朝野、立志要“遗臭万年”的桓温最后为什么没能篡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鬼说天下 访问量:2995 更新时间:2023/12/17 17:33:24

本鬼在前文《东晋简文帝让桓温“如诸葛亮王导”,桓温为什么不高兴?》中提到,东晋权臣桓温一直有篡位之心,不仅废了皇帝,还说出了“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的名言。然而直到去世,桓温都没有能篡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汉末三国是士族门阀崛起并成为社会主导阶层的时代,而士族门阀的巅峰时代就是东晋。从建立时的“王与马共天下”开始,东晋本质上是士族门阀组成的联合体,东晋皇帝只是联合体的共主而已。东晋皇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极为稀薄,皇权不振,大出风头的都是士族门阀。

不过联合体意味着没有士族门阀能做到一家独大,只能一起维护司马家的共主地位,这也是存在感稀薄而又皇权不振的司马家能保住皇位的根本原因。从“王与马共天下”开始,东晋朝廷基本上是以皇帝为共主,士族推举出来的代表负责日常执政,实权由各家士族门阀共享。

正因如此,桓温篡位的最大阻碍并不是东晋皇帝,而是与他同在联合体里分享权力的其他士族门阀。只有把其他士族门阀搞定了,桓温才能篡位,否则就是沦为第二个王敦。于是桓温掌权后对内推行土断,打击异己,清除反对派;对外西征成汉和三次北伐,积攒政治资本。

然而桓温的对内对外政策都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桓温对内虽然沉重打击了东晋的士族门阀,但没有真正改变东晋是士族门阀联合体的本质,桓温篡位失败的直接原因就是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的阻碍。桓温的对外战争更是以耻辱性大败收场,反而严重打击了桓温的威信。

士族门阀联合体的本质是司马家保住皇位的根本原因。桓温没有改变东晋是士族门阀联合体的本质,自然也就不可能取代司马家成为皇帝。于是东晋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南郡公桓温最后也没能篡位。

标签: 桓温

更多文章

  • 桓温未及篡位就病卒,他的家族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桓温

    桓温权臣之路桓温出身名门,祖上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大儒桓荣,高祖辈桓范死于高平陵之变,到了西晋时,桓氏已经没落。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桓父桓彝积极结交名士,成为“江左八达”之一。苏峻之乱时,桓彝被造反的将领杀害。史载,为报父仇,当时年仅15岁的桓温,白天勤习武艺,晚上枕戈而眠,最后假扮吊客,混入丧庐,

  • 曹操与桓温——欲行大事者,为何身后都颇具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妖火说历史V标签:桓温

    在我国古代,“加九锡”是人臣的最高礼遇,一般没有极其特殊的功劳是不得也不敢受封的。而在王莽以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加九锡也成了权倾朝野乃至篡位者的标配。比如曹操、孙权、司马昭、刘裕、萧道成等;也有推辞没接受的,比如蜀汉尚书令李严就曾建议给诸葛亮加九锡,被其婉拒;司马懿在世时也没有加九锡,到其子司马昭时

  • 桓温北伐趣闻:叛徒打叛徒,两败俱伤时桓温来捡漏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桓温

    永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356年,晋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桓温进行第二次北伐,目标是占据许昌的姚襄。姚襄本听命东晋朝廷,殷浩北伐时,姚襄临阵当了叛徒,并直接导致殷浩北伐失败。后来他先屯于淮南,招掠流民,众至七万,同时派使者上疏晋廷罪状殷浩,后又听从其将佐的建议,称大将军、大单于,带兵

  • 世间奇男子伟丈夫桓温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桓温

    恒温,字元子,典型的豪门公子,其父是恒彝,在驻守宣城的时候,被江播所害为国捐躯。东晋追授其为廷尉,一等男爵。当时恒温不过15岁,身怀家仇。时刻都想亲手宰杀仇人。替父报仇。不料江播病死,父亲死了,那就儿子偿还,就在江播的吊丧的灵堂之上,恒温身怀利刃,闯入灵堂,出其不意,一刀下去斩杀江播长子江彪。趁众人

  • 篡位登基的驸马爷桓温

    历史人物编辑:娱在笑牛标签:桓温

    东晋穆帝登基以后,庾氏逐步失势。大驸马穆帝的姑父,东晋明帝的女婿恒温逐步执掌国政,可以说人气,才气,运气,都让恒温占全了,而且恒温此人天生领袖气质,文武兼资。属于他的时代终于拉开帷幕大驸马恒温有灭国(成汉)之功,逐渐掌控东晋朝局,可以说,自打东晋立国,东晋皇帝就没有当过家,不过是几个权臣来回秉政而已

  • 桓温为何不杀谢安,如果谢安早于桓温而亡,桓温称帝也未必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桓温

    桓温篡位称帝没有成功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过于求稳和心善,实际上他当时是政治环境远远高于刘裕。桓温又是世家大族,姿貌伟岸,风度不凡,又是晋明帝的女婿。妥妥的头号外戚,功绩也是不浅,灭亡成汉,三次北伐,击溃姚襄。没有篡位成功也和运气差点有关系。谢安这人真没有多大的本事,最大本事就是运气好,淝水之战完全是老天

  • “貂不足,狗尾续”:司马伦糗事,亲政百余天被赶下朝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司马伦

    魏晋南北朝武帝司马炎继承了祖父司马懿的“功业”,老爹司马昭的“功业”,开创了“三国演义”,并为终结“三国之乱”立下了丰碑。但他也留给后人两份“劣等传承”,一份是把自己的愚蠢之子司马衷立为皇位继承人,也就是那位在饥饿中高呼“不如吃肉”的晋惠帝。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自己的亲弟,被大封特封,这才导致了“八

  • 为了反对司马伦,三王起兵,开启了西晋内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司马伦

    洛阳郊外北芒山巅,狂风骤至。司马懿鬼魂现身,降下圣言欲辅佐司马伦执掌西晋,天下大震。不信邪的齐王等人欲废黜司马伦,但仙人突临嵩山布下大阵,齐王所部兵马大败。谁在操弄鬼神?公元300年,盛极一时的西晋京师洛阳,突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皇后贾南风被毒死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内,贾氏灭族。国家栋梁张华、裴頠全族

  • “狗尾续貂”的司马伦如何能坐上西晋的皇位?是靠颜值还是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司马伦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专注高质量历史文章,文章较长喜欢的可以关注支持一下!欢迎关注转发,留言。永康二年(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即皇帝位,改元建始,虽然司马伦经过贾后乱政与淮南王争权后成功上位,但是目前西晋的形式不容乐观,这一时期有实力的诸侯王不在少数,这也直接决定了他这个皇帝做不长久。司马伦称帝,

  •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伦,为人庸鄙,篡夺侄孙的皇位,掏空司马家根基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司马伦

    文/格瓦拉同志《虎啸龙吟》第二集中,导演让柏灵筠为司马懿所生之子司马伦上场,并将其塑造为一个聪明早慧、乖巧可爱的“小人精”,也预示着将来必大有作为。然而历史上的司马伦形象却与此大相径庭,此君不仅庸鄙不堪,而且权力欲极强,为了皇位不仅把侄孙晋惠帝尊为太上皇,还把西晋的江山搞得一塌糊涂,由此引发诸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