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轼被贬黄州后就够郁闷了,为何还大笑称:我比刘伶幸福?

苏轼被贬黄州后就够郁闷了,为何还大笑称:我比刘伶幸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雨乐 访问量:2272 更新时间:2024/1/15 11:05:00

一、十年生死两茫茫

北宋大文豪苏轼,几乎是个人见人爱的人物,虽一生几起几落,一度险被杀头,但终究靠“个人魅力”得以逃脱。尤其是其诗词水平,堪称是代表着最高造诣,而更让人羡慕不已的还有,苏轼的个人感情生活也是堪称圆满。

皆知苏轼的第一任妻子叫王弗,本是一才女,嫁给苏轼时才16岁,是苏轼的结发之妻。相传他俩的姻缘是天定。话说年轻时的苏轼曾到“中岩书院”学习,老师叫王方。

苏轼在学习之余,总喜欢跑到赤壁下的一处水池里看水,一来二往竟看痴了,便突然大喊:“好水岂能无鱼?”结果奇迹发生,果然出现了许多鱼。

苏轼大喜就告知了老师王方,于是老师带着一彪学生们前来,然后便让学生们给这池水起个名字。众学子引经据典,搜肠刮肚,奈何起出的名字都不如意。苏轼眼见如此,便淡然说了三个字:唤鱼池!

众人皆叫好,哪料老师王方却着展开张纸,上面有三个秀气典雅的字:唤鱼池。是王方的女儿王弗。刚让一位丫鬟送来的。由此,苏轼便跟王弗结缘,最终成为夫妻。

但奈何,苏轼和王弗虽感情深厚,奈何王弗在27岁时病故,苏轼备受打击,经常梦到爱妻回来,但醒来后,却是无边空寂。于是苏轼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首《江城子》,已成了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一首爱情诗词,千年后读来,依然让人唏嘘,甚至落泪。

二、我比刘伶幸福多了

在王弗去世后,她的堂妹王闰之,便走进了苏轼的生活。谈若说王弗时期的苏轼如酒,恣意浓烈的话,那么王闰之时期的苏轼,则如茶:淡雅醇香。此刻的苏轼已经进入到了人生的中年,官场上的失败让苏轼已超脱了许多。

比如在苏轼被贬黄州后,王闰之为了照顾苏轼也跟着前来。此刻生活无浪漫,仅有柴米和油盐,王闰之其实已经成了一位标准的农妇,而苏轼也开口闭口的唤她为“老妻”。全部生活重心,就是生存。

故而苏轼便在“东坡”之下,开始种田。那时种田是离不开牛的。苏轼家也养了一头牛,却不知怎么回事给病倒了。这可让苏轼遭了难,苏轼可以数“千古风流人物”,但无法妙手回春医耕牛。

这个问题,却难不倒王闰之,她仔细打量完耕牛后,王闰之道:“此牛发豆斑,疗法当以青蒿做粥啖之。”苏轼照办,果然耕牛病愈。这事后来被章惇得知了,便调笑苏轼道:“我更欲留君与语,恐人又谓从牛医儿来,姑且去。”

且更让苏轼快乐的是,虽生活窘迫,但王闰之却从来不管苏轼饮酒。须知,对苏轼这类大文豪来言,可以几天无肉,却不可几日无酒。为此苏轼对老妻更加敬重和依赖,甚至公开表示:我苏轼可比当年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强多了。

有人问:为啥啊?

苏轼美滋滋地道:“刘伶的老婆,从来就舍不得让刘伶喝酒,而我的老妻却主动给我买酒!”众大笑……

这就是最真切的苏轼,被贬黄州生活窘迫异常下,却依然达观豁达,连老婆给买酒喝这等事,都能产生如此联想,虽有苦中作乐的嫌疑,但谁又能否认,其生活的不幸福呢?

所谓的幸福,无非是比较级而已,有家财万贯却哀叹朝中无人,有锦衣玉食者,却苦无红颜相伴。而苏轼,显然比他们更容易满足,一杯酒,足矣,一位懂自己的“老妻”,幸甚,生活在苏轼的眼中,已变得简单了。

但正是这种简单,却使得苏轼的诗词从此得了“道”,看清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从“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孤愤和荒凉中转身,“把酒问青天”,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最真的祝愿。

标签: 刘伶

更多文章

  • “竹林七贤”刘伶:嗜酒如命,被妻子推进酒缸,3天后将酒全喝光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刘伶

    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这句诗无疑是对藐视礼法、追求自由的一代才子刘伶的最好形容。有个古老的传言说,他是因为偷喝王母娘娘的酒被贬下凡的仙童。酒仙刘伶竹林七贤之刘伶大佬刘伶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他喜好老庄学说,追求自由、无为而治。他喜欢喝酒,与人交游。尽管世人不解他的为人处事方式,但是刘伶还是不

  • 魏晋风流:刘伶醉酒后一丝不挂,友人说他不知检点,他的回怼真绝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刘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纵观历朝历代,这句话当真不假,可是尽管斯人已逝,英雄被历史所掩盖,其所留下的许多东西依旧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甚至值得后世人反复品味。魏晋时期,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混乱时期,便诞生了魏晋风流这种特殊时代下的文人风骨,而刘伶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一员,

  • 历史上刘伶到底多喜欢喝酒?为了喝酒竟然和妻子开了个大玩笑!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刘伶

    #历史上的刘伶是出了名的好酒,被人称为“醉侯”。刘伶尊崇庄子的学说,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他曾经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刘伶有将生死置于度外的豁达态度,当时的士大夫们非常的尊崇他,认为他是一个贤人,就都去效仿他。刘伶可谓是嗜酒如命,为了喝酒他可以上门都不在乎。《晋书

  • 古代代酒鬼刘伶,沉迷于酒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刘伶

    刘伶,字义山,东汉末年人,是中国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酒鬼之一。他以善饮而著名,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刘伶是豫州人,出生于公元220年左右。他性格放浪不羁,好饮酒作诗,不愿与世俗之人为伍,独善其身。据传他酷爱饮酒,甚至喝醉后在京城大街上唱歌跳舞,吟诵自己所作的诗歌。刘伶曾先后担任过桂阳令和湘东太守等职务

  • 何法倪、王穆之、庾道怜,东晋末世皇后一个比一个悲哀,让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何法倪

    小A读《晋书》系列文集《晋书笔记》之读《晋书列传第二》后妃列传第十五篇:穆章皇后何法倪、哀靖皇后王穆之、废帝孝皇后庾道怜文:小A斯蒂芬原文【16】:穆章何皇后,讳法倪,庐江灊人也。父准,见《外戚传》。以名家膺选。升平元年八月,下玺书曰:"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混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

  • 鸠摩罗什告诫众弟子:佛教至高无上,劝阻世人行恶,奉劝世人行善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鸠摩罗什

    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作家未央、梁瑞郴、水运宪、王跃文、阎真、蔡测海等鼎力推介:读懂了这“佛家三部曲”,就会对佛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每一个诚心向佛之人,不可不读!南无阿弥陀佛! 话说姚兴物色了十二位绝色女子要鸠摩罗什收下,鸠摩罗什生死不从,

  • 鸠摩罗什:7岁跟母亲出家,被逼破色戒娶妻生子,却成为千古高僧

    历史人物编辑:影影爱旅行标签:鸠摩罗什

    佛门有五戒,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戒邪淫、斩情根。男女之情,往往是修行路上的阻碍,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千古高僧鸠摩罗什,自幼皈依佛门,深得佛法真传,被奉为“佛教八宗之祖”,论地位可以比肩唐玄奘。在那个语言不通的时代,鸠摩罗什一生致力于翻译经书,为引进佛文化开了个好头。比如传世经书

  • 高僧鸠摩罗什:7岁随母亲出家,2次破戒守本心,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鸠摩罗什

    从古到今无数文化瑰宝被世代相传,无论在哪一个国度当中,文化都是证明一个国家是否兴旺昌盛过的证据,众所周知华夏文明具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着无数珍宝,同时那些被口口相传甚至世人们铭记于心的信念,都是华夏人们再难复刻的宝藏,人一旦没有了信念,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信念是人类生

  • 鸠摩罗什娶了十几个老婆,内心苦恼不已,想出了教她们念经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鸠摩罗什

    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这件事对鸠摩罗什的打击很大,弗若多罗一去,他不知道这部《十诵律》还能否译出来。送走弗若多罗,鸠摩罗什有好长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每当看到那些未译完的稿件,他都要痛哭一场。僧肇见状就对他说:“

  • 《金刚经》为何这么火?南怀瑾:是鸠摩罗什的“文字般若”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大大娱乐记标签:鸠摩罗什

    《金刚经》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一部佛教经典。里面有非常多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句子。当我们心烦气躁的时候,如果能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一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妙用。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一切烦恼和障碍都烟消云散了。那么《金刚经》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广为人知呢?这还得从它的翻译者鸠摩罗什说起了。南怀瑾大师在为弟子们做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