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足1.5米的酒鬼诗人刘伶,3天喝完一大缸酒,李白为其作诗

不足1.5米的酒鬼诗人刘伶,3天喝完一大缸酒,李白为其作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洪志强 访问量:2000 更新时间:2024/1/15 11:02:28

李白在诗篇《将进酒》中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可见他对于酒的痴迷已经到了一种境界,可是殊不知历史上还有一位比李白还要嗜酒如命的诗人。

这个人叫做刘伶,被称作是天下第一酒鬼,曾经被妻子推入酒缸后竟然三天就喝光了所有的酒,他如此好酒其实是有原因的。

看破朝廷统治黑暗选择归隐

西汉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唯一官方的正统思想,在思想上很多派别就这样被扼杀掉,使得一群文人对于当时的朝廷丧失了信心,纷纷选择了归隐避世。

东汉末年更是战乱不断,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建立政权后司马氏篡权建立晋朝,开始了司马氏黑暗统治的时期,在这段历史中国家是极其动荡不安的。

刘伶出生在沛国,因为样貌丑陋,而且身高仅有六尺(不足1.5米),从小刘伶就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使得刘伶自小就比较沉默寡言,很少与他人交往。

长大后的刘伶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担任参军,晋朝建立以后刘伶作为官员参与政治。

但是他性格异类,固执己见,得罪了不少人,深受庄子思想影响的刘伶,提出的无为而治政策也没有被朝廷重视。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兴起,朝廷被以血缘为纽带的统治关系所垄断,皇权衰落,政治大权都掌握在氏族手中。

像刘伶这样没有什么背景的小人物,自然就在政治斗争中成为炮灰,当官几年无所作为,在朝廷如此黑暗的统治下最终刘伶被罢免官职,归去田间,也成为了众多归隐山林的文人中的一位。

从官场罢官的刘伶开始喜好上了喝酒,人们见他的时候常常是一副醉态,生不逢时的这种苦闷抑郁。

刘伶都寄情于酒中,仿佛只有在酒里他才能找到一丝丝的成就感,还因为喝酒结识了几位酒友,刘伶便想着这样醉生梦死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但是朝廷并没有就此放弃他,过了不久朝廷便想着要刘伶重新回来做官。

公元266年,朝廷特派使臣到刘伶的住处传达旨意,下令刘伶重新回朝为官,但是对于朝廷已经心灰意冷的刘伶无论怎样也不愿再参与到政治斗争中。

于是他故意喝醉了酒,在使臣来到村子的时候他脱掉所有的衣服,发疯一样地跑到村口。

使臣一看见刘伶这样的举动便认定刘伶已经疯了,然后就回去告知朝廷,刘伶就这样彻底告别了仕途。

嗜酒如命的刘伶常常惹出笑话

从那之后的刘伶更加的喜欢喝酒,几乎没人见过他酒醒的样子,还常常闹出许多笑话来。

刘伶每次在家中喝醉酒之后都会脱掉所有的衣服躺在床上酣睡,人们进了他的屋子就嘲笑他,但是刘伶却不以为然。

他说已经当天地是自己的屋子,自己的房子便是裤子,还反问别人为何要跑到他的裤子中来,说的众人无语离开,谁也不再搭理他。

不光是这样,有一次刘伶喝醉酒后开始和人争执起来,两个人越吵越激烈,对方抬手就要打刘伶。

这时候刘伶看见形势不对赶忙说自己这鸡肋一样的瘦骨头,对方要是打了也是自己手疼,逗得对方只好作罢。

人们也都不愿和他这醉酒的人斤斤计较,而他只要有酒喝什么颜面也都顾不得了。

这天刘伶走到杜康酒坊前看到门前柱子上挂着一副对联写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写着: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一看冷笑道竟然如此大口气,看不喝光你所有的酒,在酒坊要了第一碗酒只觉得酒如蜜一般香甜,第二碗下肚觉得比蜜还要甜,第三碗喝过后刘伶却觉得天晕地转。

回家后倒头便睡,妻子怎么也叫不醒,还以为他是醉死过去了,直到杜康前来才把刘伶叫醒。

刘伶出门都是酒不离手,坐车出游,常常是醉倒在半路不省人事,人们都担心哪天喝死在哪里都不知道。

于是他叫了一个人拿着铁锹一路跟着自己,说如果自己醉死了就让别人就地把他埋了,大家都说这样一个人还真是把酒看得比命还重要。

妻子想方设法给刘伶戒酒

刘伶的妻子看见丈夫这种德性自然气愤不已,更是担心刘伶的身体,于是妻子气急败坏地把刘伶的酒全部倒掉,把所有的酒器也一并摧毁,哭闹着不愿刘伶喝酒。

刘伶看见妻子这样于是安慰妻子说自己愿意在神灵面前发誓戒酒,妻子说着就立马去准备祭祀所用的酒肉。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伶突然一改之前的面貌,跪倒在神灵面前大喊自己每日必须喝酒,不喝酒就浑身不适,请求神灵不要听信妻子的话。

说完话后立刻拿起桌上的酒肉吃喝,原来之前只是骗妻子给自己准备酒肉,吃完喝醉后又睡了过去,妻子也是万般无奈只好另寻其他办法。

看到刘伶没有一点改善的妻子又生一计,她找来一个大水缸装满了酒,故意在丈夫面前显摆,刘伶正想喝的时候妻子又说这酒还没好还得放几天。

这几天的时间等的刘伶是心痒难耐,等到妻子说酒好了的时候,刘伶赶忙跑到酒缸前喝起来,嘴里还说着好酒好酒。

妻子见状一下子把刘伶推进了酒缸,然后盖上盖子,心想他想一次让他喝个够。就这样过了三天,酒缸里突然没有了动静。

这让妻子慌了神,自己只想让刘伶戒酒,但是不能害他性命,担心刘伶是不是出事的妻子赶忙叫人打开水缸,刘伶躺在里面一动不动,但是酒都见了底。

妻子吓坏了赶忙叫众人一起叫醒刘伶,担心他是不是喝酒死了,结果刘伶醒过来一点事都没有,还说自己根本没喝够,妻子这下就没了办法,也只好由着他去了。

凭借《酒德颂》一文居于“竹林七贤”之列

在乱世中文人想要实现自己对于生活的向往和自由大都会选择归隐,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李白就曾为他们作诗,顾恺之也为七人作画,这其中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阮咸还有刘伶。

他们身处山林之间,社会越不自由,几个人就越要追求自由,其中最与刘伶交好的就是嵇康和阮籍。

嵇康在思想上也崇尚庄子,和阮籍、刘伶一样不满于司马氏的政治统治,而且三人都喜好饮酒,可能正是这种生于乱世的百般不得已使得几个人更加惺惺相惜。

阮籍和嵇康都有大量的文学创作,刘伶相比较来说作品甚少,只有《北芒客舍》和《酒德颂》,其中数《酒德颂》最为著名,还为自己喜好喝酒找了借口。

刘伶在《酒德颂》中刻画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种是喜好喝酒的大人先生,另一种是贵介公子和缙绅处士。

在这首诗中刘伶就仿佛是那大人先生,他只沉迷于醉酒中不问世事,表达一种随心所欲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从另一方面讽刺了封建礼法的腐朽和那些贵介公子的虚伪,两种形象的对比使得矛盾更为立体突出,也成就了刘伶本人。

刘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统治下恨不得志,只能寄情山水、纵酒释怀,却意外成就了他在“竹林七贤”中颇为出名。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能有这么一股清流使得人们得以领略“魏晋风流”的风采,让人们看到灰暗生活中的一丝希望也是很难得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标签: 刘伶

更多文章

  • 苏轼被贬黄州后就够郁闷了,为何还大笑称:我比刘伶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刘伶

    一、十年生死两茫茫北宋大文豪苏轼,几乎是个人见人爱的人物,虽一生几起几落,一度险被杀头,但终究靠“个人魅力”得以逃脱。尤其是其诗词水平,堪称是代表着最高造诣,而更让人羡慕不已的还有,苏轼的个人感情生活也是堪称圆满。皆知苏轼的第一任妻子叫王弗,本是一才女,嫁给苏轼时才16岁,是苏轼的结发之妻。相传他俩

  • “竹林七贤”刘伶:嗜酒如命,被妻子推进酒缸,3天后将酒全喝光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刘伶

    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这句诗无疑是对藐视礼法、追求自由的一代才子刘伶的最好形容。有个古老的传言说,他是因为偷喝王母娘娘的酒被贬下凡的仙童。酒仙刘伶竹林七贤之刘伶大佬刘伶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他喜好老庄学说,追求自由、无为而治。他喜欢喝酒,与人交游。尽管世人不解他的为人处事方式,但是刘伶还是不

  • 魏晋风流:刘伶醉酒后一丝不挂,友人说他不知检点,他的回怼真绝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刘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纵观历朝历代,这句话当真不假,可是尽管斯人已逝,英雄被历史所掩盖,其所留下的许多东西依旧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甚至值得后世人反复品味。魏晋时期,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混乱时期,便诞生了魏晋风流这种特殊时代下的文人风骨,而刘伶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一员,

  • 历史上刘伶到底多喜欢喝酒?为了喝酒竟然和妻子开了个大玩笑!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刘伶

    #历史上的刘伶是出了名的好酒,被人称为“醉侯”。刘伶尊崇庄子的学说,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他曾经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刘伶有将生死置于度外的豁达态度,当时的士大夫们非常的尊崇他,认为他是一个贤人,就都去效仿他。刘伶可谓是嗜酒如命,为了喝酒他可以上门都不在乎。《晋书

  • 古代代酒鬼刘伶,沉迷于酒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刘伶

    刘伶,字义山,东汉末年人,是中国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酒鬼之一。他以善饮而著名,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刘伶是豫州人,出生于公元220年左右。他性格放浪不羁,好饮酒作诗,不愿与世俗之人为伍,独善其身。据传他酷爱饮酒,甚至喝醉后在京城大街上唱歌跳舞,吟诵自己所作的诗歌。刘伶曾先后担任过桂阳令和湘东太守等职务

  • 何法倪、王穆之、庾道怜,东晋末世皇后一个比一个悲哀,让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何法倪

    小A读《晋书》系列文集《晋书笔记》之读《晋书列传第二》后妃列传第十五篇:穆章皇后何法倪、哀靖皇后王穆之、废帝孝皇后庾道怜文:小A斯蒂芬原文【16】:穆章何皇后,讳法倪,庐江灊人也。父准,见《外戚传》。以名家膺选。升平元年八月,下玺书曰:"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混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

  • 鸠摩罗什告诫众弟子:佛教至高无上,劝阻世人行恶,奉劝世人行善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鸠摩罗什

    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作家未央、梁瑞郴、水运宪、王跃文、阎真、蔡测海等鼎力推介:读懂了这“佛家三部曲”,就会对佛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每一个诚心向佛之人,不可不读!南无阿弥陀佛! 话说姚兴物色了十二位绝色女子要鸠摩罗什收下,鸠摩罗什生死不从,

  • 鸠摩罗什:7岁跟母亲出家,被逼破色戒娶妻生子,却成为千古高僧

    历史人物编辑:影影爱旅行标签:鸠摩罗什

    佛门有五戒,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戒邪淫、斩情根。男女之情,往往是修行路上的阻碍,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千古高僧鸠摩罗什,自幼皈依佛门,深得佛法真传,被奉为“佛教八宗之祖”,论地位可以比肩唐玄奘。在那个语言不通的时代,鸠摩罗什一生致力于翻译经书,为引进佛文化开了个好头。比如传世经书

  • 高僧鸠摩罗什:7岁随母亲出家,2次破戒守本心,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鸠摩罗什

    从古到今无数文化瑰宝被世代相传,无论在哪一个国度当中,文化都是证明一个国家是否兴旺昌盛过的证据,众所周知华夏文明具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着无数珍宝,同时那些被口口相传甚至世人们铭记于心的信念,都是华夏人们再难复刻的宝藏,人一旦没有了信念,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信念是人类生

  • 鸠摩罗什娶了十几个老婆,内心苦恼不已,想出了教她们念经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鸠摩罗什

    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这件事对鸠摩罗什的打击很大,弗若多罗一去,他不知道这部《十诵律》还能否译出来。送走弗若多罗,鸠摩罗什有好长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每当看到那些未译完的稿件,他都要痛哭一场。僧肇见状就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