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西汉最大的冤案!错杀晁错,客观上造成了西汉对匈奴的反攻。王朝实现了郡县制,能够在汉武帝时期集中全国力量对匈奴发动反攻。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一探究竟!
我们知道,巨鹿之战,项羽杀掉了蒙恬驻守北方的30万大军中的20万。要知道这30万大军是用来抵御匈奴南下的劫掠的。中国军队10万大军根本不足以抵挡匈奴的骑兵,被匈奴击败。
此后,匈奴占据了河套平原地区,汉朝对匈奴一直采取和守政策。
这种憋屈的事情,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有所改观。
因为汉武帝时期,能够集中全国兵力,对匈奴发起反攻,取得胜利。
汉武帝之所以能够集中全国兵力攻打匈奴,其实离不开一个人的冤案,他就是晁错。
其实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他对晁错最为熟悉是因为他提倡剥夺诸侯王的封地,也就是削藩,后来引起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中心。
这次叛乱虽然只持续了三个月,但还是被周亚夫镇压了下去。而晁错却因为这件事被杀,成为西汉开国时期最大的冤案。
我们知道,刘邦建立汉朝后,改革了两个政策。
一是围绕京城实行郡县制,在京城外实行会盟制。
因为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分封了一些异姓王。后来他怕这些异姓王威胁到他的权力,就想方设法杀掉这些异姓王,夺回他们的封地。
而这些收复的封地都分给了刘氏子孙,以为天下都在刘氏手中,所以刘邦死的时候很安心。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直到汉景帝时期,那些诸侯王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尤其是吴王刘濞。
汉景帝那个时候,他不仅拥有强大的军队,而且还很有钱,因为他可以自己铸钱,如果有人犯法杀了人,上州可以免除吴刑罚。
所以在那个时候,皇帝的命令对于这些皇子国王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只有京城周边的这些地方还听从皇帝的命令。
所以晁错在这个时候向汉景帝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削弱这些诸侯国,因为刘氏的这些诸侯王,如果任由他们这么肆无忌惮的发展,有钱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和士兵。可能还是会有造反的,就像战国七杰一样。而汉景帝非常支持晁错的举动,而这件事却成了导火索。武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位强大的诸侯王一起造反。
而刘濞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因为他所在的封地就是当时英布所在的地方。后来英布被刘邦所杀,而刘邦的儿子还太小,所以当刘邦发现刘濞是个人才后,就让刘濞成为了吴王。
晁错提出的削藩,就是要一点一点剥夺诸侯王的土地,其结果就是这些诸侯王最终都会成为光鲜的统帅。那么如果他们手中的权利被慢慢的夺走,诸侯王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也没有很正当的理由去造反。
而晁错的建议给了他们造反的正当理由,他们以清帝的名义发动了著名的七国之乱。
晁错也因为这件事被杀,他的家人也一样。于是成了西汉最大的冤案。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这些诸侯国的土地一点一点被汉景帝收回,终于到汉武帝时,郡县制才真正开始,土地所有的王国都实现了。
因此,汉武帝集中全国的兵力向匈奴发起反攻是有可能的。于是,一向对匈奴友好守势的防敌政策也随之改变。
晁错引发的七国之乱,让西汉逐渐实现郡县制,终于在汉武帝时期能够对匈奴发起反攻。大家怎么看这件事呢?有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